漢服流行,古法黃金流行,復古花絲,琺瑯彩流行,咱大中華呈現出花團錦簇,萬花爭艷的局面,在手工業,與美相關的行業,呈現出新中式風貌。
國潮新中式風格,除了配色外,中式元素的自然不能缺少, 在咱們珠寶首飾中流行的新中式元素很多,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如雅致的竹節、吉祥靈動的醒獅,萬能耐看的如意和葫蘆等。

1,雅致的竹節“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老話是這樣講的,竹是君子的化身,象征君子之道,與梅花、松被稱為“歲寒三友”。古之文人騷客愛竹,為之揮毫吟詠,繪畫抒懷,形成了獨有的竹文化。
竹有七德,分別是:竹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是曰正直;竹雖有竹節,卻不止步,是曰奮進;竹外直中空,襟懷若谷,是曰虛懷;竹有花不開,素面朝天,是曰質樸;竹超然獨立,頂天立地,是曰卓爾;竹雖曰卓爾,卻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是曰擔當。
國外一些潮牌會以竹節的形態來表現人脊椎的生力和個性美,國內這段時間流行的竹節手串就是應用竹節元素結合現代極簡審美的新演繹。

2,吉祥靈動的醒獅醒獅一詞源于民間藝術中的舞獅活動,代表性的自然就是佛山醒獅,人們通過舞獅來表達驅邪避害及“無事”的寓意。同時獅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圖騰之一,自漢代起一直作為瑞獸被流傳至今。它寓意著神圣、威嚴、高貴、神秘、吉祥,向人們傳遞出一種崛起、爆發的力量感,是勇敢、威武、吉祥、平安的象征。
黃金材質的醒獅手串,獅身點綴以七彩琺瑯彩,呈現出生動精致的樣子,小巧的一顆不重,根據大小從零點幾克到5-6克為主流。
向前追溯一下,醒獅在珠寶行業的流行應該源于Qeelin麒麟XIXI系列主題的成功演繹帶來的信心。中式經典的神獸圖騰元素重新設計帶來新的體驗。

3,耐看的如意和葫蘆說起如意和葫蘆自然又少不了要提一下Qeelin,紅色調的如意吊墜鏈特別符合國人對喜慶珠寶的定義,葫蘆有紅色調和黑色調,流行程度比如意更為廣泛。
中式傳統元素重新演繹第一招就是極簡,極簡的輪廓打破傳統繁美的配色和結構,新中式的設計呈現出返璞歸真,取其精華的傾向。
新中式元素重新演繹的第二招,目前重點表現在黃金首飾上,精雕細刻的古法黃金,以花絲、鏨刻、琺瑯等古法工藝為特色點,重新演繹出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美好。代表性的品牌如周大福的傳承金、老鋪黃金等。
新中式元素有很多,基本上咱們傳統的元素都可以重新再次演繹,結合新時代的工藝和審美呈現出不同時代的珠寶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