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中國本土品牌一度背負著“缺乏創新和靈魂”的刻板印象,這樣的偏見隨著時尚消費力的釋放,在近幾年得到了極大的改觀,據《麥肯錫 2020 中國高端消費報告》,本土高端品牌自2019 年起市場規模增速維持在 20%。告別了隨大流的階段的本土消費群體為帶有中國血液的高端時尚品牌帶來了契機。
在中國,做一個能夠踏實輸出文化內涵,并同時兼顧商業價值的設計師品牌究竟有多難?在 2021 春夏季上海時裝周首次亮相的女裝品牌 RUE AGTHONIS 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最開始,這只是一支單人獨斗的“膠囊團隊”,經過兩年成長,RUE AGTHONIS 團隊不但開拓出高端買手店的合作渠道,還于今年 10 月正式入駐天貓,不久的將來甚至可能會在一線商場開設線下門店。WWD China 邀請了 RUE AGTHONIS 品牌創始人 Syl,與這位新生代設計師、企業家聊一聊她的商業藍圖。
戲夢交織的創業之路
RUE AGTHONIS 工作室像一個小小的家,每一方角落都烙有很重的奮斗印記:一半空間被掛滿樣衣的龍門架占據——帶有純手工珠串的重工款被帶著標志性 logo 的防塵袋碼得整整齊齊,像極了時裝周神秘的后臺;另一半空間掛滿各種設計手稿、靈感拼圖、布料小樣,其中最顯眼的是一張大大的白板,從 12 月到明年年底的重要時間節點被一一標記,我們看到了工廠、平臺、店鋪、活動......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已經布局線上、線下,蓬勃發展的品牌,在 2018 年還沒有擁有正式的品牌名稱。創始人 Syl 曾是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的學生,不同于大多數懷揣明星夢的同學,她的關注點始終在各式各樣的戲服。“有一次需要為莎翁劇《羅密歐和朱莉葉》尋找一條飄逸、帶有蕾絲的白色睡裙,市面上找不到這樣的服裝,我干脆自己動手做了一條。” Syl 告訴我們,首次接觸服裝制作,最大感觸是力不從心。除了設計之外,打版、剪裁、縫紉、面料改造等一系列復雜的流程,每一項都會決定呈現效果,專業的事情必須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隨著實踐的累積,Syl 的個人品牌也慢慢有了雛形,她希望“以正確的方式,善用一塊優秀的面料,制作成可以被人珍愛更久的服裝。”。起初只是在朋友圈做做推廣,最終讓她下定決心“好好做品牌,不把服裝當成退路”的契機,居然是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18 年夏天,Syl 拎著滿滿一箱樣衣去法國旅拍,沒想到所有行李在火車站被盜,兩手空空的她回到國內,在“放棄”和“從零開始”之間選擇“認認真真從頭來一次”。在翻看旅行照片的時候,地圖定位顯示那個頗有故事的南法街道叫做“Rue Agathonis”—— 從哪里跌倒,就要從哪爬起來。
打造品牌就像孕育新的生命,初創階段,Syl 不斷收到熟人的反饋:“不少人會覺得,RUE AGTHONIS 風格非常戲劇化,是我當不成演員的一種延續。這種說法最初很讓人不舒服,但現在我反而十分贊成。戲劇精神的確貫穿著 RUE AGTHONIS 每一個系列。”
人生如戲,服裝的確是保存生活故事最鮮活的載體。正如小小的舞臺能夠承載幾十年的悲歡喜樂,RUE AGTHONIS 也將打破地域、時間、空間的概念注入服裝,“比起國際化品牌這種說法,我們更追求不帶標簽的自由度和獨特性,設計師只是拋出一個問題,一切答案都在穿著者身上。”
慢一點,姿態更優雅
時裝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能讓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消費者買單的往往是價值觀:跳脫出“國際”的框架,不追求在打造“符號”上做表面文章;用賦能于社會價值的影響力、擁有新生代特色的記憶點、決定品牌爆發力的社群視角打造一個“常青衣櫥”——這些要素在 RUE AGTHONIS 2021 春夏季秀場上都能窺見一斑。
RUE AGTHONIS 團隊成員告訴我們,這也是品牌創辦以來首次走秀,甚至申請過程都是瞞著創始人悄悄進行的。“接收到通知的那一刻非常恍惚,焦慮和喜悅一同涌上心頭。”
既然要做,就要拼盡全力。走秀不同于尋常的靜態展示,輻射怎樣的核心價值觀成為 Syl 最為關心的點。碎片化的內容在競爭高度激烈的服裝市場難以觸達和打動消費者,真正吸引目光的理念背后是更為沉浸式的解決方案。這一次,RUE AGTHONIS 將“可持續”和“定制化”的概念定為向大眾傳遞的重點信息。
在 RUE AGTHONIS SS21 系列中,經典設計元素和高品質的面料構建出 RUE AGTHONIS 的產品世界,比起更迭頻繁的時裝潮流,RUE AGTHONIS 選擇給出消費者理性且具社會意識的穿衣理由——以不過時的慢時尚來抵御快時尚對環境的破壞。另外,新系列中頻繁出現北極熊的圖案和配飾,這樣的安排意在探討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喚起公眾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時尚的關注。Syl 認為,做印花僅僅停留在呼吁關注的層面,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影響力是非常小的。現在 RUE AGTHONIS 正在與一些國際 NGO 接觸中,希望能開啟更深入的合作。另一方面,除了設計師品牌常用的小批量手工制作工作室外,團隊也開始與AI智能運作的小批量供應鏈工廠合作,以滿足精確生產的目標,減少無意義的浪費。可持續絕對不只是噱頭。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之下,人與人的情感和見面變得更為珍貴。RUE AGTHONIS 秀場仿佛穿越到黃金時期的巴黎,以私密沙龍秀的形式呈現出神秘而尊貴的氛圍。在這里,每一位來賓都是前排客,都能體驗到最細膩的感官盛宴——觀秀應如同細品米其林美食,而不是坐坐就走的堂食快餐。
的確,在中國,“Aspirational Class (有抱負的階層)”正在崛起。這類群體誕生于后物質主義時代,他們告別了炫耀型消費,更愿意選擇定制化、經典化的消費記憶,所做的購物決策是基于價值觀認同、文化社群的感召力以及產品背后的精神體驗。
成功的個案背后,是原創產業鏈的崛起
好的創意不但著眼于設計,更需要有層層遞進的商業布局支撐。RUE AGTHONIS 目前的銷售渠道主要集中在買手店及電商:一方面,在過去的兩年中,憑借紐約、巴黎、倫敦、米蘭以及中國主流訂貨會的核心關系,品牌在初創階段得以進駐一線買手店并站穩腳跟,提升了在業內的美譽度;另一方面,剛剛開啟的天貓業務凝結了品牌對未來的增量期望。
天貓旗艦店的開設,是原創品牌主動向終端消費者靠近的關鍵一步。在過去,RUE AGTHONIS 以 B 端合作為主,很少有機會直接得到客戶的反饋,銷售范圍也局限在一線城市。自營天貓旗艦店的意義在于完善用戶畫像的構建,為下一步開拓線下旗艦店建立堅實的基礎。
Syl 補充道,對于品牌而言,線上和線下渠道并不是爭奪流量的競爭關系,而是流量如何順滑被承接的一種關系,所有環節走直接指向用戶體驗。RUE AGTHONIS 精煉的團隊構建方式,會更有利于通過扁平化的方式去促成這種承接關系的建立。
今年因為疫情影響,RUE AGTHONIS 原本計劃中的巴黎時裝周線下項目也不得不轉向線上,但 Syl 卻認為當下是在國內大力發展,并為長期目標積累經驗的大好時機:“中國作為新崛起的世界工廠,其實各方面的產業鏈(包括服裝制造加工)支持已經具有了世界一流的生產水準,但受制于一些歷史原因,產業鏈仍以低附加值的生產方式為主,始終沒有特別成功的,具有中國血統的高端品牌出現。但在疫情期間,中國崛起的產業鏈和蓬勃的內循環加速了本土品牌的成功。”
中國高端品牌向全球格局挺進是大勢所趨,根據《2019 中國設計師品牌白皮書》,即便真正產生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時尚品牌仍然有限,但中國設計已經從“模仿階段”升級到“原創階段”,而背后的力量有原創品牌的成功,有產業鏈的支持,也有消費者對本土設計的認同感。至于中國原創的高端品牌離世界級別還有多遠,相信不久后我們就能看到答案。
轉載自WWD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