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由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 Shanghai)主辦、著名當代藝術策展人陸蓉之女士策展的“漫——陳漫視覺藝術展”在上海當代藝術館揭開帷幕。此次展覽既是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 Shanghai)舉辦的第一位女性藝術家的個展,也將是迄今為止陳漫最大規模的個展。在展覽中陳漫向觀眾呈現了其創作過程中最經典的近百件攝影和影像作品。從2011年11月24日至2012年2月7日的兩個多月時間里,觀眾們將在上海當代藝術館感受這一場由陳漫帶來的視覺盛宴。
上海當代藝術館首個女藝術家個展
國際著名策展人陸蓉之自2003年來到大陸后就一直持續關注著年輕藝術家的發展。陳漫是最早進入陸蓉之老師視野的藝術家之一。當時還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的陳漫,就以其獨特的“繪畫式攝影”在時尚圈和藝術圈嶄露頭角。幾年來,陸老師見證了陳漫從青澀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今年,兩人找到合適的機會合作。本次展覽由陸蓉之老師為主導和周子書、王慰慰一起共同策劃。對于這位成長于80后的女藝術家,陸老師評價陳漫道:“80后這一代的藝術家成長在改革開放的環境里,物質環境比起上輩要富裕許多,普遍渴求物質的消費生活,一般都比較向往西方的“當代性”,而對于自身傳統中國文化是比較淡漠的。陳漫的態度反而使她在80后一代顯得獨樹一幟,不與群同。”
館長龔明光先生表示:“陳漫在她的作品中使用了當代藝術的語匯,闡釋她對于社會、自然與人類之間緊密難分、糾結復雜關系的理解;對傳統文化中個人和社會之間無法切割的聯系,探索對中國哲學的種種體悟。”
從“陳曼”到“陳漫” 中國當代視覺藝術的先鋒
出生于1980年的陳漫,成名于2003年,她為《Vision》雜志拍攝的一組封面,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通過電腦后期技術,將繪畫與攝影結合起來,一度成為陳漫攝影的標簽。但是隨后陳漫又出乎意料地幾乎完全放棄了后期制作,拍攝了一系列人物頭像。這兩次創作對當時的攝影界和時尚界產生了很大的沖擊,沖破了中國雜志業保守主義的束縛,也使她在堅持創意理念的中國新生代藝術家中獲得了領導地位。
通過與《VOGUE》、《ELLE》、《BAZAAR》、《MARIECLAIRE》 、《ID》、《L'OFFICIEL》 、《Madame Figaro》、《WALLPAPER 》、《UNLIMITED 》、《NYLON》 、《SPORT & STREET》、《Le Monde》等眾多國內外一線雜志的合作拍攝封面,陳漫廣泛建立起了自己的聲譽。陳漫開始將中國當代社會及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作品創作的主題,并且將這一理念融入到更多的商業拍攝中。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成為她創作靈感的源泉。天安門、長城、國旗、胡同、國旗等中國元素與國際化的消費語境融合,這些作品已成為國際世界看向中國的一扇窗口。正是因為她在攝影、設計、繪畫方面的創造力,使其不僅在藝術方面的成績斐然,跨界演繹拓展藝術的可能性,成為國內最成功的時尚攝影師。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直是貫穿陳漫整個創作過程的特點。她近些年的代表作品中,越來越多的開始從傳統道家和佛家文化中汲取靈感,運用她獨有的、細膩的視覺語言,表達她對個人與宇宙、人與環境等涉及“生命”的主題的探索。
陳漫的名字近期從“曼”改為“漫”,也更加體現出她個人心境的變化和作為一個藝術家在創作上的飛躍。從觸及視覺藝術伊始,陳漫就以其獨具一格的風格和手法,引領著當下時尚攝影和藝術攝影的革新。
佛學“六塵”貫穿, “色”“聲”“香”“味”“觸”“法”涵蓋歷年代表作品
佛學的“六塵”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相應的六種對境,也是六識所感覺、認識的六種境界。此次展覽,陳漫從自己創作的大量作品中選擇了六個部分,分別對應“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
“色”主要展出的是陳漫早期作品《Vision》系列,也是陳漫“繪畫式攝影”的代表作品。這組作品在2003年已發表就造成了極大的轟動,“(它們)完美地捕捉了當下社會年輕人的形態,他們浮華的外表,放肆的生活和不愿被禁錮的青春夢想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凱倫•史密斯)。”其中被為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展出并收藏過的“宇航員”,也在此次展覽中。
“聲”主要展出的是作品“祖國萬歲”系列。中國特色元素與當代攝影視覺語言的完美結合,使陳漫開始為世界當代藝術所接受,她也由此在國際范圍內建立起自己的聲譽,引領年青一代攝影師在國際上發出中國的聲音。其中包含2010年應劉香成先生之邀,為世博會創作的系列作品“祖國萬歲•上海”。
“香”則大部分是時尚圈、影視圈等社會名流肖像作品,包括王菲、范冰冰、李冰冰、周迅、辛迪•克勞馥、萬寶寶等眾多為公眾所熟知的面孔,在陳漫的鏡頭下,被賦予了以前從未被發掘的個性和魅力。在這里,陳漫向公眾展示出一個膏澤脂香的夢幻世界。
“味”部分展示的作品,都有著濃重的色彩和夸大的視覺效果。陳漫善于運用大膽的色塊,這些讓人垂涎的美麗中,又透露著華麗外表下的內心情愫。那些飽滿而鮮活的食物和人物,構成了這一系列作品奪人眼球和刺激味蕾的特征。
“觸"是2008年陳漫與攝影師楊大衛合作的“Cotton”系列的10幅雙拼作品,呈現人像的背影和棉在自然與人工環境中的對話。這一系列環保主題的作品,只是單純的記錄式攝影,未使用電腦軟件進行上色或修飾,兩位攝影藝術家以最樸實的手法,探討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展示出浮華背后的最真實、最具“觸感”的景象。
“法”是陳漫最近一段時期的代表作品——她在這個階段不再解釋自己,而是明確了自己的創作道路。陳漫近年來運用電腦繪圖技巧所創作的代表作,包括“雙米奇”系列、“少先隊員”系列以及“紅”系列,以及最新的作“五行、“四大天王”、“水與愛”等,這些作品展示著陳漫怎樣一步步逐漸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與當代攝影視覺語言相結合,逐漸形成她自己藝術創作的“法”,并逐步向更深層次的哲學命題探索。
感謝此次展覽得到了浪琴、周大福、摩托羅拉、及迪奧(Dior)的全力贊助;現代傳播集團及旗下《周末畫報》、《商業周刊/中文版》作為展覽的媒體協辦方;上海明天廣場JW萬豪酒店作為此次展覽的唯一指定贊助酒店,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同時,STAND設計事務所全程參與了此次展覽的展廳設計及畫冊設計,LEAF數碼后背、ACQUA DI PARMA帕爾瑪之水等也對此次展覽和開幕活動的圓滿舉辦提供了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