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塑造一個成功的時裝系列,屢見不鮮的連衣裙、鉛筆褲等基本款式不足以凸顯個性,需要加入創(chuàng)意剪裁營造出"綠肥紅瘦"的對比感;仡櫧鼉赡,F(xiàn)/W 06強調(diào)知性獨立的女性形象,繭形輪廓、帝國式高腰、燈籠袖拔得頭籌;S/S 07是迷你長度的天下,A字形輪廓、襯衫裙成為其代名詞;F/W 07主打建筑衣形,斗篷高調(diào)登場。今年春夏,天馬行空的剪裁形式層出不窮,以前所未有的洶涌姿態(tài)傲視國際T臺,撼動主流正裝統(tǒng)治地位的雄雄野心令人嘆為觀止。
連衣褲
工業(yè)時代被壓榨的貧潦礦工,抑或是利欲熏心而引發(fā)的淘金熱潮,連衣褲留給人們最初的回憶,都是貧瘠而市井的。這種樣式典型的工裝,面料通常是帆布或粗布,價格低廉,結(jié)實耐磨,因此廣受底層民眾所青睞。1957年在電影《Funny Face 》中,Audrey Hepburn身著由Hubert de Givenchy特別設計的黑色緊身連衣褲在巴黎咖啡館里跳舞,婀娜的姿態(tài)、浪漫的場景曾傾倒了無數(shù)人,自那時起連衣褲與時尚結(jié)緣。
在Prada,連衣褲擁有旗袍的斜襟、蟬翼紗的質(zhì)地,抑或呈現(xiàn)出針織運動裝的外觀,并搭配曾在F/W 06出現(xiàn)的墨綠色狹長型腰帶,讓原本已經(jīng)矛盾復雜的主題風格更加難以界定——貫穿整個系列的胸前曲線挖空設計代表Art Nouveau的新藝術(shù)風格,喇叭褲和蓬裙象征70年代嬉皮主義的復辟,中國風和運動元素則又另有所指。平心而論,Prada這回在創(chuàng)新的路上有些找不著北,力求革新并不意味著喪失設計重點,否則后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
向來以剪裁著稱的Giorgio Armani也試圖追逐浪漫。傳統(tǒng)的褲裝毫無影蹤,取而代之的是燈籠褲和連衣褲?v觀晚裝部分,連衣褲及其衍生物占有重大比例,這在大師作品里絕對算破天荒。盡管輿論界毀譽參半,但創(chuàng)新本身無關(guān)乎是非,畢竟任何改進都是一種進步。隨之熟悉的流蘇、刺繡、亮片、水晶釘珠不斷涌現(xiàn),表明即使打破陳規(guī)也不可失去品牌精髓。Armani這次在兩者間做了恰到好處的權(quán)衡。
在Stella McCartney,連衣褲出奇的平易近人。顏色由野花的斑斕過渡到矢車菊藍和杏仁白,剪裁和面料都一律從簡,簡約到讓人不禁懷疑其高級成衣的基本屬性。
繼S/S 07運用覆蓋烏干紗的牛仔面料后,Chanel重新詮釋這一元素。選用質(zhì)地柔軟的藍色牛仔布,使連衣褲呈現(xiàn)出粗布工作褲的原始狀態(tài)。鏤空的腰部設計視覺上有收腰作用,佐以斜紋軟呢和粗花呢外套,展現(xiàn)復古優(yōu)雅與潮流街頭的有機結(jié)合。柔軟的藏青綢使連衣褲浮動出韻律感,星月圖案外襯紅白條紋,星條旗的影子呼之欲出。Karl Lagerfeld在向美國顧客熱情搖動橄欖枝?不置可否。在世界貨幣持續(xù)貶值的今天搖身變成親美派,制造話題、縱橫輿論浪尖,Lagerfeld想必都是甘之如飴的。
長袍
2007年春夏,迷你主義大行其道,上演了一場場青春的革命。今年,時尚逆上一季潮流而行,廓型寬松的穆斯林長袍擺脫了宗教的附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各大T臺,向盛行數(shù)季的短打衣裙宣戰(zhàn)。
在Lanvin,Alber Elbaz別具匠心啟用無縫螺旋針法。長袍由一塊完整布料構(gòu)成,并在邊緣處形成波浪形褶裥,集垂墜感與雕塑感于一體。在Hermès,Jean Paul Gaultier嫻熟拿捏珊瑚色、紫羅蘭色、桃紅、橘紅等明麗色彩,緞帶飾邊、斜肩剪裁儼然是受紗麗啟發(fā)的靈感之作,帶領世人重溫"時尚西游記"。
Raf Simons堪稱"破除流行"第一人。在Jil Sander,服裝經(jīng)過斷裂平齊剪裁呈現(xiàn)出極端/極短的尺寸,硬紗和喬其紗的堆砌運用則是其關(guān)于輕盈、透明、色差、體積的大膽嘗試。刺眼的桃紅色長袍在剪裁與面料上均無過人之處,只有妖冶的色彩符合主題,不免有些遺憾。
Matthew Williamson和Salvatore Ferragamo不約而同將長袍置于廣袤的非洲大地,用重疊菱形的波普圖案表現(xiàn)圖騰的張力,無規(guī)則的條紋色塊象征大地的荒涼滄桑,赭石、土黃、深棕等低沉色調(diào)彰顯出非洲特殊的人文特色和歷史厚重感。
燈籠褲
當時間定格在1970年代,時裝界是另一番世俗風貌。70年代的年輕人擁有強烈的自我覺醒意識,于是崇尚娛樂,拒絕束縛成為當時的主流。風靡一時的千鳥格紋、流蘇、喇叭褲、荷葉邊上衣在今天仍然不褪流行。當然,還有燈籠褲。
Riccardo Tisci為Givenchy塑造出凌厲的巾幗角斗士形象,皮質(zhì)綁腿靴、陸軍夾克、金屬質(zhì)感的鏤空上衣悉數(shù)上陣,燈籠褲和Polka圓點圖案則為這個陽剛系列憑添幾分幽默與隨興。入主老牌時裝屋,Tisci太過于謹慎保守,導致作品總是沉悶而欠缺亮點。故伎重施的次數(shù)出現(xiàn)太多只會深陷囹圄,遭人質(zhì)疑。在這方面他應該向Nicolas Ghesquière取經(jīng)。
電影《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的詭譎頹廢在Jean Paul Gaultier的個人作品中靈光重現(xiàn)。綴滿金屬珠片的海軍條紋衫,外罩非洲狩獵夾克,搭配在側(cè)邊堆積出褶裥的燈籠褲,曾經(jīng)的水手姑娘變身為不羈的海盜船長。沿襲中性路線,Gaultier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正如Miuccia Prada和Hedi Slimane為男性服飾逐漸剝落性別的標簽,Gaultier甘當女裝領域中性潮流的推手。事實上,中性主題還具有很充沛的挖掘空間。Lagerfeld說過,"中性是亙古不變的流行"。模糊性別的設計將成為時裝的終極發(fā)展目標。
在Hermès,Gaultier采用鱷魚皮材質(zhì),燈籠褲得以跳脫松垮的廓型。無獨有偶,無論是面料還是造型外觀,上一季其異域王子作為靈感的高級定制系列已經(jīng)擁有幾乎完全雷同的款式。創(chuàng)意理念可以借鑒,但產(chǎn)品原樣不可復制。Gaultier始終禁錮于"抄襲自己舊作"的泥潭而無法自拔,這是他過去三年來最大的敗筆。
寶塔肩
隨著中國人購買力的持續(xù)提升,中國市場日益倍受關(guān)注,中國元素也成為時尚先鋒取之不盡的源泉。因此,寶塔肩應運而生。寶塔肩,顧名思義,是一種肩末端上翹的樣式;厮葜袊糯裨拏髡f,佛經(jīng)眾神無不七彩玲瓏,寶塔肩上陣。眺望時裝舞臺,Tom Ford正是將仿旗袍式寶塔肩外套搭配鉛筆裙當作其告別YSL Rive Gauche的歷史絕唱。
本季,寶塔肩率先在christian Dior上淋漓展現(xiàn)。John Galliano將其揮之不去的貴族情結(jié),幻化成對Madame Butterfly的景仰。寶塔肩與縐緞刺繡洋裝、斜裁禮服裙相嫁接,搭配薄紗亮片裙、雪紡曳地長裙,用現(xiàn)代手法演繹Giacomo Puccini筆下的悲凄壯烈。但評論家總是如此挑剔:當實穿性獲得滿足,又會被抱怨屈服于商業(yè)化。其實"商業(yè)"并無罪。時裝產(chǎn)業(yè)的最終目非盈利莫屬,Lagerfeld在Chanel耕耘的數(shù)十載就是典范。
Alexander McQueen以Savile Row英式西裝剪裁、花劍運動員的比賽服作為支撐,用弓型的硬朗肩線表現(xiàn)寶塔肩。Balenciaga則在蝴蝶蘭、一品紅、三色堇、金合歡的簇擁下,截取旗袍的立領、斜襟烘托寶塔肩。運用昂貴的高級定制服面料,使肩部輪廓宛如激光切割般,充滿夸張而逼真的建筑感。
重拾"商業(yè)"的話題。McQueen和Balenciaga的春夏新裝已經(jīng)上市。單論在媒體面前曝光的消費者,寶塔肩的廓型蕩然無存,修改成平滑的肩線或者吊帶裝成為普遍趨勢。誠然,堅硬如盔甲的寶塔肩確實與大眾日裝相距甚遠,舞臺上締造的神話有時也就是一場"虛話"罷了。
此外,寶塔肩更可依附于夸張的線條,著重刻畫肩部比例而出現(xiàn)變奏。在Yves Saint Laurent,肩部朝側(cè)面懸空延展,借助腰帶整體呈現(xiàn)出沙漏型輪廓,顏色不外乎石墨藍和牡蠣白。Stefano Pilati始終利用精良的剪裁堅持嚴謹?shù)姆ㄊ絻?yōu)雅。同樣忠于自我的還有Maison Martin Margiela。上一季極限的"倒三角"趨勢有所削弱,肩部因刻意擴充而像鎧甲般厚實堅挺,依舊維持剛毅女強人的作派。特立獨行的Margiela多年來不遺余力地推廣解構(gòu)主義設計,兼具革命性和顛覆性的成就如今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肯定。
查看原文點擊
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