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與鳳凰在中國人心目中有神圣地位,龍鳳呈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人的普遍愿望。龍與鳳凰也被經常使用在象征尊貴的東西上,比如龍袍。當然,龍鳳原本都只高高在上于皇家,不是誰都允許穿龍戴鳳的。時代變遷,龍鳳依然神圣,但不再遙不可及。
2011年初的日內瓦SIHH上Piaget伯爵推出了龍鳳腕表系列,不過當時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的只有一對Altiplano龍鳳腕表,已經引起了極大關注。
其實龍鳳系列一共有20多只表款組成,而正是的上市時間是2011年12月左右,正好迎接2012年龍年的到來。
Piaget伯爵強調,這些珍寶腕表絕不是針對中國市場,伯爵以國際化品牌的設計理念會面向全世界的收藏夾家,愛表人士,因此世界各地的鐘表玩家都將其收入囊中。
我曾經瀏覽過一個國外知名手表論壇,里面按照手表品牌分區(qū),比如伯爵就是一個專區(qū),此外該論壇還開了一個中國表專區(qū),里面的老外紛紛展示收來的各個年代的各種中國本地產的手表。Piaget伯爵的手表自然全部在瑞士生產,但是這個龍鳳元素卻很中國,或許未來需要開出一個專區(qū)來集中展示帶中國元素的表款。
7月4號上海永福路的雍福會,Piaget伯爵特別展示了這批由40名專業(yè)大師制作的獨特腕表系列。創(chuàng)立于1874年的Piaget伯爵以鐘表起家,其自產的超薄機芯在行業(yè)內獨樹一幟,也基于此Piaget伯爵可以在手表上鑲嵌珍貴珠寶而又保持手表的優(yōu)雅而不至于笨重,漸漸珠寶手表成為伯爵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產品,此后就有了伯爵的純珠寶系列。
Piaget伯爵為龍鳳系列特別拍攝了一部震撼炫目的3D電影,順便拍了幾張照片,效果還挺好。
此后伯爵中國區(qū)行政總裁Thomas Bouillonnec慕容韜和Revolution雜志的主編向我們詳細解讀了這些表款的與眾不同之處。

Piaget Emperador XL大型腕表
這只Piaget Emperador XL大型腕表是龍鳳系列中生產數(shù)量最少的,僅8只。手表采用世界上最纖薄長方型陀飛輪機芯,機芯厚度僅3.5毫米。18K玫瑰金表盤上手工精雕龍型裝飾表盤,鑲飾257顆碎鉆。
型號:G0A36577 人民幣定價:RMB 1,794,900

這只Piaget Altiplano Double Jeu 43 mm腕表,也僅全球限量8只。
上層表殼鑲飾60顆梯鉆 (總重約4.6克拉) 及500顆美鉆 (總重約3.5克拉) ,18K白金材質3D立體手工精雕鳳凰裝飾表盤,鑲飾355顆美鉆 (總重約0.7克拉)。
下層表殼采用銀色表盤,搭載伯爵830P超薄手動上鏈機械機芯,機芯厚度僅2.5 mm。
型號:G0A36553人民幣定價:RMB 2,438,700

Limelight Twice腕表
Piaget將曾獲獎的雙面腕表Twice應用到龍鳳系列中,雙面腕表搭載2只伯爵自制56P石英機芯。第一面,由226顆美鉆 (總重約4.6克拉) 鑲飾出放射狀太陽紋;第二面鑲飾52顆美鉆 (總重約1.2克拉)。
型號: G0A36536 人民幣定價:RMB 583,300

最后要重點說說這對人民幣定價497,700,各全球限量38只的Piaget Altiplano 38mm腕表,其不同之處在于用大明火燒制的琺瑯表盤,其特別處是遠超過一般琺瑯熔點的攝氏820到850度之間。
琺瑯是一種類似玻璃的物質,最早出現(xiàn)在中古世紀拜占庭帝國所留下來的古物里,它與珠寶、金飾密不可分,從15世紀開始被運用在鐘表上。琺瑯的特性是不變質不退化,色澤與光芒都不會碎時間而稍減。
琺瑯的制作工藝需要經過研磨(GRINDING)、填料(LAYING)、燒制(FIRING)和磨平及燒結亮面(SMOOTHING AND GLAZING)這四道工序。
琺瑯可說是一項極少人掌握的艱深工藝,優(yōu)秀的掐絲琺瑯和內填琺瑯本身已經是件不容易的手藝活,而要在38毫米的表盤上完成如此杰出的琺瑯制作,沒有超過十年豐富經驗和很高悟性的大師是無法完成的。
除了使用掐絲琺瑯和內填琺瑯技術,還使用了微縮琺瑯技術 (MINIATURE ENAMELLING)。
微縮琺瑯,或稱為畫琺瑯(painted enamelling)必須以琺瑯覆蓋整個金屬胎體,經燒制后,金屬胎體上的琺瑯層成為畫琺瑯繪制的“畫布”,琺瑯大師再以手將圖案繪制在已覆有琺瑯的胎體上。
微縮琺瑯用細毛筆分層多次繪制,每繪好一層就要燒制一次,燒制越多次,圖案的顏色就愈深,琺瑯大師必須預先估計燒制的次數(shù),以及每次燒制對各種顏色產生的影響,才能按照原本設計呈現(xiàn)色彩。
這款手表還運用了西方繪畫中名為“grisaille”的灰色或單色繪畫裝飾技法來制作單色微縮琺瑯,有點像中國的國畫。就是在這款作品上僅使用兩個顏色的釉料:黑色釉料打底,利蒙日瓷白色釉料(Limoges white)繪制龍身,再以大明火工法(grand feu)燒制。利蒙日瓷白色釉料本身近乎透明,要表現(xiàn)出顏色,必須一層層地涂抹釉料;琺瑯上看似灰色的部份,則透過刷薄釉料而成,釉料被刷得越薄,灰色就越深沉。龍身就由這一層層疊加的釉料繪制,依琺瑯大師想要呈現(xiàn)的效果決定刷涂釉料的厚度。肉眼就可以見到這種疊釉效果,因為龍身是陽紋,凸出于背景之上,因此會呈現(xiàn)出令人拍案叫絕的浮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