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5月12日-5月31日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
楊惠姍 “我的獨特與美麗” 系列作品,正式發表。
向七位獨特女性致敬,勇敢堅強出色的你。
2011年5月8日,紐約時報,紐約林肯中心舉辦臺灣故事影展,新浪潮時期導演張毅 -「我這樣過了一生」,入選為臺灣影史20部重要電影之一,其中,楊惠姍所詮釋的桂美,一個為家庭全心奉獻的傳統女子,展現出讓觀者為之動容的強韌、堅毅性格,即使美國十大最偉大的女明星之一,擅長詮釋女性心里角色的傳奇 - 瓊•克勞馥,都會為其驚嘆。

十一年的表演藝術家時期,楊惠姍演出過124種角色,透過演出,經歷了124種不同的女性的人生。對于每一個女性角色的探索與學習,是表情、肢體、和情感、內心,是一番全心投入式的詮釋和揣摩。她把這種詮釋和揣摩,作為觀念佩飾的創作的動力,將對女性生命的點點滴滴,投入到佩飾的創作里。
一件佩飾,戴在身上,為什么不能多一些意涵,作為心里的標志?
設計一款佩飾,楊惠姍希望它能有多一點的想法,不那么虛榮,有一點獨特,一點知性,不再只是裝飾。這就是LIULI PLUX,(觀念佩飾)。
張愛玲,喬治亞・歐姬芙,伊莎多拉・鄧肯,弗里達・卡洛,居里夫人,多麗絲・萊辛,特蕾莎修女;這七位女性,你有多少的認識?
這七位女性,太偉大,熟悉又陌生,他們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楊惠姍一一的去閱讀她們,像一位表演者,進入她們的世界里,那些凄涼的,情欲的,愛與恨,勇往直前的人生奇妙經歷。

藝術家佩飾作品,半年的創作期間,楊惠姍帶著工藝師和幾位工匠師傅,一起雕塑,然后,她把佩飾做得越來越大,一件佩飾幾乎大到無法想象,至完成時已不再只是一件佩飾,其工藝的程度和對工藝的追求,是世界少見的琉璃水晶佩飾創作。在中國,也可能僅有。
代表特蕾莎修女的佩飾,是一顆澄凈的愛心,琉紋其中流動,心的表面鑲了一支看似不完整的十字架,用火烙燒;純凈的心,又看似傷痕累累。特蕾莎修女曾說過:”一顆純潔的心,會自由的給,自由的愛,直到它受到創傷。”
而那飛舞的琉璃,像是舞衣,一看即知是鄧肯。在楊惠姍的想象里,她想要重回鄧肯在舞臺上無拘無束舞動的情景,與狂烈的奔放的姿態。讓人就好像身臨其境一般。
"回想一路走來的歷程,這七位女性的生命經驗,面對種種的阻礙、挫折、痛 苦,卻能一直堅持不懈,朝夢想前進、不輕易妥協的決心,啟發我在創作過程中的學習。"楊惠姍說。

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楊惠姍對這七位女性,心里只有感動,而且是了解愈多,感動愈深。楊惠姍滿足這樣的過程。她感覺到了張愛玲的揪,歐姬芙的清澄,鄧肯的理想,卡洛的痛,居里夫人的探索,萊辛外冷內熱的心,和特蕾莎修女的偉大。
楊惠姍希望,這樣的學習,能帶給現代女性一些的指引;在黑暗里找到自己的光,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放棄,在現今虛浮的世界里,找到堅定的力量。
“我并不認為每位女性,都應該像這七位女性一樣,但是這七位女性,是我們的一個提醒,在面對生命中的疑惑、不安,能夠有一種由不同生命經驗建立起的對自己的信心、能量,我們應該有自己真正的堅強、與發自內心的堅定。“
這七件觀念佩飾,是楊惠姍對這七位女性的致敬。
每個女人都是一朵盛開的花朵
楊惠姍也同時設計這七位女性各個代表性的牡丹佩飾。
牡丹花,琉璃工房的象征。傳說中,牡丹不違背時節去開放,而違背了武則天的旨意,被武則天貶至洛陽。牡丹,具有桀驁不屈的性格,富貴華麗,又充滿生命力,它開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里,你看牡丹花那樣地綻放,那樣地盛開,生命為何不能如此?
每個女人都是一朵盛開的花朵,都可以是美的,都屬于自己的。每個女人都可以是獨特的,堅強的,像牡丹,也可以更出色,勁烈地開放。
楊惠姍與你分享七個奇特女子的生命經驗;而這些故事,讓她對生命認知清晰而堅定,楊惠姍希望將整個創作過程的感動,傳達給更多的人。
這七位女性當中,你比較像是哪一位女性?選一件觀念佩飾,作為你自己。
LIULI PLUX,觀念佩飾,琉璃藝術家楊惠姍設計,
是女性的佩飾,女性的宣言。
LIULI PLUX是LIULI琉璃 + PLUS X,
是無限,是永遠持續不斷的探索與學習。
觀念佩飾;觀,是眼,念,是心。
從女性的角度出發,看一些屬于女性的事。
觀念佩飾,是心里的標志。
勇敢,堅強,知性,愛。
逃開所有的不愉快,去看山林野外的一朵花開吧!
就勇敢追尋你的愛情啊!因為你善良、好心,又積極向上;
不要害怕黑暗、阻礙,那些無所謂的東西,因為那只會讓你不安。
觀念佩飾相信;
每一個女性都是一個美麗的獨立的自己。
觀念佩飾,就是你自己。
“勁綻放 我的獨特與美麗” LIULI PLUX品牌巡回展,5月上海,6月北京、石家莊,邀請您蒞臨參觀,與我們一同感受女性的獨特與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