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reth Pugh自2005年在小平房里工作生活到現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成功的道路并不平坦,盡管如此,他在Vice的new Style Issue中透露:“我們在之前的時裝秀上沒有賣出任何一件產品,直到第四場第五場秀以后。我的第一場秀是臨時確定的。我只是在思考與時裝秀相關的事情而不是這些產品的售賣。而一旦你開始了一場秀,你就已經站在了跑步機上并且要持續堅持下去。”即使是幾年前,他說,“曾經有一次,在一場秀之前,我發現我的資金僅夠我的設計團隊到達巴黎。”
然而現在Pugh已經開始考慮他品牌的經濟前景(這也許可以解釋他為什么用短篇電影來代替模特走秀):“此刻我感覺到處于一種搖晃而艱難的處境之中。大家期待一場驚艷的秀,但是要在巴黎舉辦那樣的活動你必須要銷售很多的服裝,或許意味著人們必須能夠想象到它們掛在店內衣架上的樣子。”
Pugh在Vice的采訪報道
為什么將第一家店開在香港:
“Rick Owen的妻子Michelle Lamy(Pugh的贊助人)認為中國富有的女性喜歡時尚的裝扮,像是前衛龐克。我只是覺得那樣更為可行。在美國我給人們的印象已經有點怪誕和小眾化。”
與Rick Owen的關系:
“我跟他的妻子Michelle更熟悉一些。他總是把自己扮演成嚴厲的有距離感的父親的角色,而她就像是慷慨的母親。她對于我的工作十分挑剔和嚴格。有人對你提出批評和意見對我來說是很好的事情。”
關于他與眾不同的時尚界經歷:
“與Jeremy Scott, Suzy Menkes, Jefferson Hack, 和Anouck Lepere一起駕車去凡爾賽宮是十分有趣的。每個人都想觀看Jeff Koons的展覽,Anouck拼命想翻過圍墻,Jefferson跟保安人員起了爭執,Suzy Menkes還在拍照。那些都是很不同尋常的經歷。還有我與同居室友一起在Gran Canaria度假時轉戰紐約與Mario Testino一同拍攝。我在結束Met Ball的活動以后發現我和christian Slater疲倦地呆在廁所里而David Beckham正在小便。后來我完全想不起來我是怎么到了那里的。”
他的著裝:
“我從來不買衣服,所以在考慮我要穿什么時我都沒有什么選擇,它們都是我從Rich Owen和我的員工們那兒'偷'來的衣服。(我曾經偷過我自己的樣衣,我沒有對它下訂單。)我也會去買H&M的連帽衫和Topshop的牛仔。”
不用過多色彩的原因:
“設計的整體感比細節更重要,假如我的焦點在結構廓型上,那色彩就不能成為主角。粉色或者紅色會把它推向失敗設計的邊緣。”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