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Benjamin Cho在08春夏紐約時裝周上發(fā)布的系列,讓人聯(lián)想到了一個使用微觀攝像機的科學家,他說到,我們可以從自己縮小一萬倍后的視角來看待我們周圍的世界。也許,Benjamin Cho模特身上那些扭曲的繩結的效果不僅僅是縮小了一萬倍而是甚至是數(shù)十萬倍縮小后的微觀生物世界景象吧,如寄生昆蟲身上的絨毛、植物的花蕊細胞、甚至如脫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
Benjamin Cho是一個奇怪的設計師,甚至可以說他有些不務正業(yè)。
他用針和墨水為自己的朋友繪制紋身,或是每周在Sway俱樂部擔當"80年代之夜"的DJ,或是拉大提琴,或是與像Chloë Sevigny這樣的朋友一塊兒閑聊,或者穿者自己墨黑的不對稱得上衣騎自行車穿越整個城市的名聲遠遠勝過了他當時裝設計師。Benjamin Cho總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工作狂和一個奇怪的思考者,作為一個時裝設計師卻始終偏離著事業(yè)的中心。
在過去的十年間,Cho從那個時裝學院退學的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多才多藝的杰出時裝設計師。除此之外,這期間他的風格旨在將每個女性都打扮成為都市中的女主角,穿著他超短并鏤空的裙子的女人們在他擔當DJ的Sway俱樂部的周末派對上瘋狂,他們稱作為"Cho Time",他業(yè)余還為East Village Radio播報新浪潮節(jié)目。
這是怎么回事?Benjamin Cho總是毫不忌諱的公開宣稱自己的觀點,這就是,一方面具有高超傳統(tǒng)技藝,另一方面又具不被推崇的時尚個性,Ben Cho顯著的特點就是顛覆舊習和酷。他說:"紐約的時尚已經(jīng)幾乎成為野餐服裝的同義詞,我想人們已經(jīng)被過分的基本款和安全感所困擾了。"
時尚,被普遍認為過分的商業(yè)機警,盡管有些古怪的行為也能被接受。"當我看到博客上有人在評論Hussein Chalayan的電子時裝時說道'這個衣服給誰穿呀',他們是在侮辱一個聰明的頭腦",Cho說道:"我自己認為,這簡直就不算是一個問題。"
不難看出,對于現(xiàn)今過于商業(yè)化的時裝界來說,Benjamin Cho的確是個邊緣人,他不停的思考著如何做自己的衣服,而不是買衣服,除此之外他就將經(jīng)歷花在完全不同的領域,這樣足以保持自己的服裝領域神圣而不可侵犯,將自己的和他人都擋在了外面,只是適時地進去用自己的天賦去完成單純的設計思考。
1998年當21歲的Benjamin Cho離開Parsons設計學院時,就已經(jīng)展示了兩個小的設計系列,并于2001年推出第一場時裝秀,展示了風衣、塑身衣以及魚尾裙。在他曾經(jīng)的一場秀被安排在位于Trump World Tower第80層的空曠公寓內(nèi)進行,沉重的拉鏈和超大的心形圖案和花卉設計展示了他的設計理念:被稍作扭曲的經(jīng)典。流浪小女孩造型、曲線畢露的裙子以及滿身繡花的的晚禮服,有時加上一些S&M的靈感,編織、褶皺、蕾絲,嬌小領口的襯衫連衣裙,強調(diào)鈕扣了燙褶的緊腿褲。
向08春夏的Benjamin Cho秀問一個相同的問題,"這個衣服給誰穿呀"。雖說沒有Hussein Chalayan高科技那樣的過于曲高和寡,但是那些比例失衡的細節(jié)讓人失去了安全感,關于細胞、切口、螺旋結構的描述似乎很難讓新心平氣和的接受,盡管仍然是低調(diào)的色彩、簡潔的廓形。這就是Benjamin Cho的時裝,不僅僅是表面化的形制,而是充滿思考的,撥動情緒的內(nèi)在設計。簡單來說,就是讓人看了心里不是很舒坦,服裝的表情可能會壓抑住穿著者的心態(tài),引起一種波動和共鳴,這樣來來并不亞于Hussein Chalayan為我們帶來的科技體驗。一些微觀的景象,如螺旋結構、細胞分裂、鰓裂、橫切面等,這些獨特的視角讓人瞠目。
螺旋結構
Benjamin Cho秀長上從模特的頭發(fā)到腳都出現(xiàn)了很多的螺旋結構,擰在一起的頭發(fā)或者面料都收縮在一塊兒,而螺旋結構的確與生命最休戚相關的。雖然人類設計建筑與馬路時均偏好于筆直的線條,但大自然的選擇對此并不贊同,而更傾向于螺旋狀的卷曲結構。小到?jīng)Q定生命形態(tài)的DNA結構,乃至關乎我們后天性狀美丑的蛋白質(zhì)結構及我們賴以生存的食物的主要組分淀粉,無一例外是螺旋結構。把一個能隨意變形、但不會斷裂的管子浸入由硬的球體組成的混合物中,管子就像是一個存在于十分擁擠的細胞空間中的一個分子。觀察發(fā)現(xiàn)對于短小易變形的管子而言,U形結構的形成所需的能量最小,空間也最少。而它的U形結構,在幾何學上與螺旋結構最為近似。
裂口
有幾件服裝上出現(xiàn)了成系列的規(guī)則的裂口,這種如扭曲的百葉窗般的結構很像生物體上的鰓裂。現(xiàn)今普遍認為生命起源于海洋,因此,不僅魚類有著明顯的鰓部結構和功能,兩膝動物和哺乳類也在生命初期或多或少有著鰓的痕跡。在生物學中,鰓裂是(gill slits)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動物生物學特征之一。咽部兩側一系列成對的裂縫,直接或間接與外界相通。低等脊索動物及魚類的鰓裂終生存在,其他脊椎動物僅在胚胎期有鰓裂。當然在服裝史上,很早就出現(xiàn)了功能性的裂口,現(xiàn)今在很多休閑裝中也大量出現(xiàn)裝飾性的裂口,而Benjamin Cho這次的裂口設計更加貼近生物體的本能,內(nèi)部與外部直接或間接的相通。
細胞分裂
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細胞構成。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細胞是生物界中,不可缺的一部分。而細胞分裂是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細胞的過程。分裂前的細胞稱母細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細胞稱子細胞。在單細胞生物中細胞分裂就是個體的繁殖,在多細胞生物中細胞分裂是個體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基礎。Benjamin Cho連衣裙上鏤空的后背,千絲萬縷的細胞絲爬滿了整個細胞,猶如無數(shù)的拖了尾巴的精子細胞在游動,而在另一處的肩部和小腿部分,細胞正在發(fā)生分裂,新的細胞從帶有小突起的細胞壁上分類出來。
橫切面
如同Elsa Schiaparelli那樣的超現(xiàn)實主義風格,將巨大的裝飾配件安放在服裝上造成比例失衡的效果,然而Benjamin Cho的裝飾是碩大的云母石或者樹干橫切面或者更為極端的生物體某部分的橫切面,這也是有可能的。對于人類普遍的視覺經(jīng)驗都是縱向的正面的,如果要看到橫向角度就不得不從頭頂或者腳底入手,而通過X光能夠呈現(xiàn)橫切面視圖,而我們間接經(jīng)驗就是用刀將一個物體橫向切開,就會出現(xiàn)奇妙的視圖。
血色
在充滿黑白灰這樣的無彩色或者低調(diào)的色調(diào)中,一抹紅色似乎更加嚴厲,亦或給整個系列增加了血色,紅色代表生命,而這微觀的機體世界多我們來說是清冷的,因為它們過于微小,只是靜靜地流淌在生命體的基本組成元素中,而血液是紐帶般貫穿始終,到過每一個角落。大紅色的花蕊造型的上衣,自然的聚攏與展開,預示著生命自然的綻放。大紅色的寬織帶編結貫穿于白色的連衣裙上,延續(xù)著生氣。
發(fā)表評論
相關的文章
"觀潮"共有2238篇與該文章相關的內(nèi)容。
(查看全部),以下顯示其中最新文章5篇。
on
September(9月)25, 2015 at 16:30 AM | Posted by
XOXO

今年來黑、白、灰三色平底鞋鞋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無處不在,成為時裝受害者們的洗腦利器。于是各種時尚街拍都變成每人一雙“一腳蹬”、“小白鞋”……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5, 2015 at 14:22 AM | Posted by
XOXO

UNIQLO[優(yōu)衣庫]與迪士尼前所未有的跨界合作,為LifeWear[服適人生]日常時尚增添迪士尼的夢幻魅力、漫威的英雄氣概、星球大戰(zhàn)的冒險色彩與皮克斯的新奇創(chuàng)意,讓產(chǎn)品與購物體驗耳目一新。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4, 2015 at 21:20 AM | Posted by
Amber.Y

是的,作為Versace副線的Versus Versace現(xiàn)在越來越年輕,親民,并且,它最近時髦地出了時髦人必買膠囊系列!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4, 2015 at 15:55 AM | Posted by
文文

倫敦時裝周(LFW)秀場前排大咖們都穿啥?愛時尚的女人們肯定不會放過這些時尚弄潮兒的造型,趕緊搶先看,了解最潮的服裝款式,刷新時尚視野。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4, 2015 at 14:42 AM | Posted by
李儀

從紐約、倫敦時裝周一下子跳轉到米蘭,2016春夏系列在這里好像忽然調(diào)轉了風頭,Normcore、都市運動這樣的主基調(diào)在第一天的米蘭秀場上幾乎是不存在的,以Gucci為首,品牌都將斑斕的色彩、精致的細節(jié)作為藝術表現(xiàn)的手法,呈現(xiàn)出一場場如同享受移動藝術盛宴般的大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