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但中國人也有一句老話:“盡信書不如無書”。
Joyce Boutique 在91年上市后,業務和海外版圖不停地擴展,香港、臺灣、泰國、南韓和菲律賓。規模龐大的旗艦店是一間接一間開設,僅是香港曾位于中環Galleria和九龍彌敦道的兩間旗艦店便分別占地1萬6千平方呎和4萬7千平方呎,現已結業的臺灣Joyce Boutique 亦不遑多讓,占據了遠東大樓購物商場的一整層。當時替Joyce Ma營運、管理以及向銀行貸款和融資的是一位意大利人Roberto Dominici,他曾于意大利航空任職,卻從未涉足過時裝零售及百貨業。他對90代中期兩本經濟學暢銷書 << Asia Rising>> ( Jim Rohwer 著) 和<< Thailand's Boom!>> ( Pasuk Phongpaichit、 Pasuk 、chris Baker 合著) 奉若神明,深信不疑,認為21世紀是亞洲的天下,以泰國為首,于是他為Joyce Boutique 野心勃勃地擴張業務和東南亞版圖。結果,97年底爆發亞洲金融風暴,后事如何?也無庸贅言,21世紀亞洲的天下也輪不到幾個東南亞小國吧?但Joyce Boutique 從泰國、南韓和菲律賓市場撤退便合共撇賬8千萬,尤以泰國是致命傷,撇賬5千萬,造成Joyce Boutique 沉重的包袱,在98年最壞的時候,其虧損高達2億7百萬,負債比率是70%。
當時有一次與馬太訪談,我忍不住問她是否所托非人? “No!”她登時斬釘截鐵地說,“我從來沒有埋怨過任何人,就當學習吧!之前經濟欣欣向榮,那些書也是這樣說嘛,泰國是將來亞洲的經濟命脈,哪想到會一下子陷入谷底。一個人要懂得無悔,將困難當是一種挑戰吧!而且當時也怨不得別人,如果christina Ong不是與我競爭,我便不會不停地擴張生意。像Armani,她不斷替它在海外開店,如果我只有香港市場,Armani會干脆連香港代理權也一并交給她吧!這令我當然要開拓海外市場。當時如果我不穩住這個局面,現在則連香港市場也失去了!”

( Joyce Boutique是馬太于1968年一手建立,這80年代后期的廣告正是Joyce 繁華盛世時期的經典代表作,代理的品牌在當年全是最紅的。)
世事無常!Joyce Boutique曾是Giorgio Armani 和Emporio Armani全球三大代理商之一,誰又會想到就算Joyce Boutique 不積極發展海外市場,后來Armani 也還是取回代理權,由品牌直接經營。時尚界的兩位女王在90年代拼個你死我活,以christina Ong 為首的新加坡時裝零售集團Club 21不斷擴展商業版圖,從馬太手里奪取了經營多年的Donna Karan、DKNY、Calvin Klein 及CK by Calvin Klein香港及東南亞代理權,最后又如何?現時除了DKNY 外,也難逃被這些大牌取回代理權的命運,直接經營。而一場亞洲金融風暴雖然令雙方平息戰火,卻元氣大傷,雙方均疲于奔命向一些大牌售回合作經營權以套取現金,像Joyce Boutique售回Prada和Gucci 香港及東南亞合作經營權、Club 21則向英國Joseph 銷售Prada當地代理權 ( Prada現于英國已直營 )。
我只感奇怪的是,馬太并非生意人無可厚非,她以獨特而優雅的時裝品味和藝術眼光稱著,但當時身為董事總經理的Roberto Dominici卻單靠兩本參考書便作出重要的商業決定,倒很匪夷所思。
“當天如果丈夫和Adrienne 拉住我,我便不會這樣如火如荼地擴張,雖然我亦一樣會擴張生意。做了Joyce這么多年也不曾如斯境況,沒關系啦,這是天意!”

( Dries Van Noten 1997 A/W)
結果,Dominici 自然要離場,馬太的二女兒馬美儀 ( Adrienne ) 從Joyce Boutique 市場傳訊部主管升任為董事總經理,時年33歲。馬太曾言:“以前我沒想過要栽培她 ( Adrienne ) 成為接班人,但冥冥之中自有主宰。公司一發生危機,很順理成章地推她上位,難道又再交給外人嗎?我只有兩個女兒,長女已婚,要照顧三個小孩啊!”而Adrienne 當年臨危受命,亦揚言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在商業上扭轉乾坤,提升盈利,減低債務,重新擦亮馬家Joyce Boutique的金漆招牌。翌年( 1999 )她亦將集團的虧損由2億多下 降至8千8百萬,但若要東山再起談何容易。
其時Joyce Boutique 雖然已配股20% 予意大利服飾制造商集團HdP,令馬家的持股量由59% 減至47%,而HdP亦有權在未來5年內增持股份至34.99%,在全面收購最少所需有35%股份的臨界在線,但馬太始終非常篤定,對我說:“我又不擔心HdP會并吞Joyce啊!他們不干零售業的,也不懂遠東市場。一旦有這一天再看吧!我很有信心,他們不會這樣做。我們雙方的協議是Joyce Boutique 會幫他們的品牌在遠東市場開店,we are their eyes!”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00年以吳光正為首的會德豐卻成為了Joyce Boutique大股東。后事如何,下回終極分解。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