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于FTD觀潮員Cecilia的一篇觀點。
Fashion is not something that exists in dresses only. Fashion is in the sky, in the street, fashion has to do with ideas, the way we live, what is happening. ——Coco Chanel
History has remembered the kings and warriors, because they destroyed; art has remembered the people, because they created.——William Morris
"對于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暗語,隨身帶著的一種袖珍戲劇。"——張愛玲
You know in those days, fashion was not what fashion is today. There was no fashion on TV. There was none that existed. ——Karl Lagerfeld
(1)We just use so many fashion words in our lives, but, do you know what's fashion? What's fashion in your eyes? Honestly, for me,…… hard to say.
時尚與社會各個領域息息相關,反映在好多方面,通過不同層次表述、傳遞。"時尚服飾、時尚家居、時尚健康、時尚名人、歐美時尚、國際時尚、時尚廚具、時尚餐廳、達人時尚" ,再看大大小小的報刊亭,光是帶"時尚"兩個字的報紙雜志名稱甭費什么力氣就能找出不少。每季的時裝發(fā)布會里,不僅僅是向大家傳達時尚界的流行訊息,還蘊涵了設計師的觀點和個人立場,還記得the former fashion icon(前時尚偶像)Kate Moss因涉毒事件被幾家國際一流奢侈品牌公司同時解除合約,其好友Alexandra McQueen卻在此事發(fā)生之后的個人商業(yè)時裝秀出場謝幕時,身穿"We Love You Kate"logo的 T恤表明了自己對她的支持;也許你可能對John Galliano 的anti-war(反戰(zhàn))系列記憶尤深,然而,更讓我有所感觸的則是設計師Miuccia Prada。她不遵循常規(guī),出位卻并非另類,始終的優(yōu)雅的表達著,好比一次上海服裝展示會把傳統(tǒng)的Fashion show搬到了上海著名的和平飯店,以藝術展覽的形式策劃的市場宣傳贏得了時尚界的廣泛贊賞。我更加想提及的是2007-2008Miu Miu秋冬F(xiàn)ashion show被時尚評論家稱為"conceptual fashion show"的這季展示,從頭至尾都傳達著有關"fake"(假的\欺騙\偽裝)的信息,她在回答記者問題的時候,解釋了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
"It's a vision of what'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right now with women. On videos and TV all of the women look fake. I wanted to show this plasticized vision, but filtered through classic pieces and sticking to tradition." Miuccia簡單的話恰到好處的表達了作為一名設計師對社會的反思,非常睿智的表達。
(2) "時尚慈善"-------一種社會必然發(fā)展趨勢
在時尚行業(yè)里,以慈善為主題舉辦的各種時尚活動,不僅可以讓社會得到更多福利,使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及時的救助,一定程度上來說,對于企業(yè)也是一次極好的改善和提高企業(yè)品牌形象的方式。情理之中,有些人懷疑他們策劃這樣的活動,到底是搞公關策劃以此來變相宣傳自己,還是真心的本著辦實在事兒的態(tài)度來幫助他人。的確,有些時尚慈善活動中那些奢華、耀眼、名流云集的場面和氣勢更像是一場國內(nèi)大的娛樂頒獎晚會,較為容易給人一種錯覺感.換個角度來想,國家法律沒有規(guī)定慈善活動非得以某種固定模式舉行啊?況且,也并不存在所謂的約定俗成之類的行規(guī)業(yè)訓啊?如果這種活動形式以一切和這有關的開銷都是在合理范圍之內(nèi),不與"慈善"這個主題原則相違背的話,慈善活動當然也可以方式多樣化. 況且,時尚行業(yè)舉辦的慈善活動,其強勢就在于時尚行業(yè)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強大的媒體號召力,當然也就能夠獲得更多的社會關注、爭取到更多的社會支持和幫助。高調不等于夸張,更不等于假象. 當然, 我并不是否定這種"偽善"行為的存在,也不是想減弱你對"偽善"的質疑程度. 帶著懷疑精神去看待事物和其相應現(xiàn)象可以更好的接近真實,但并不是說每當看到或聽到某個觀點或是什么現(xiàn)象就帶著急于給予否定的心態(tài)立即尋找漏洞(又不是雞蛋,當然能找出不大適當、大太合理的地方啊);也不是說"聽起來有道理"就淺顯、無意深思得表示贊成。多給你所不了解或是未知甚至是已知的人和事物一種可能性,可能你眼中的世界會更加美妙,因為美妙所以美好,不是嗎?多給自己一些可能性,就等于給了自己更多的空間。
(3) 金子總會有發(fā)光的一天, 只是在某一點、某一刻那個光的亮度和速率是有強弱和大小的。
我們同樣也不能割斷時尚同歷史的聯(lián)系,時尚是過去和現(xiàn)在的見證。christian Dior老先生的那一剪刀(1953年迪奧大膽地將裙下擺提至離地40厘米的位置,而當時女裝都是及地長裙),不只是對傳統(tǒng)女裝的革新成為當時時尚界的轟動事件,更成為了一個時代永遠的象征;幾千年前古老的埃及人肯定沒有想到,(等級制度劃分苛刻 歷史王國統(tǒng)治下)對服裝的樣式、花紋等細致方面的講究,對現(xiàn)今的科學家進行"考古調查""史學研究"具有極大的重要性,還是一個時代和人類文明的見證。小巧的ipod使以電腦為主營業(yè)務的Apple公司扭虧為盈(更是使得sony公司音樂播放器也在市場上的強勢地位急轉直下,大不如前,弄得他們的CEO在接受美國60mintues是坦白的說到"it hearts"),如果你也是"ipod"一族的話,相信你肯定相信其時尚的設計因素的加入,對其市場銷售來說幾乎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我所以為的"時尚",是以不斷變化的有形的外在形式為具體表現(xiàn)(這種具體表現(xiàn)一般是人的感覺器官能具體感受到的),并隨著時間的變遷而變化,但溯其根本其實是人們通過外在某些方式對任何人和事物的內(nèi)心反應、回應。而且,我還相信,時尚最終必將上升為藝術。我們前人曾經(jīng)批判或否定過的藝術,有時往往被后人是為"藝術典型代表",雖然覺得有些諷刺,但也實在是說明了歷史在前進人類在發(fā)展,時尚呢?我想也是。我想有些網(wǎng)友可能知道Y.B.A---- Young British Artist(英國青年藝術家) 時間映證了他們的重要性,被視為"英國新文化意識崛起的象征",它的巨大影響下,稱之為英國的社會變革都不為過。"震撼藝術"是他們的典型代表并因此而為人所關注并享譽國際,就是這幫"玩兒"前衛(wèi)藝術的Y.B.A, 因他們藝術風格和作品巨大影響的不僅僅是藝術領域,他們對大眾傳媒、時尚領域以及政治領域的影響,用一個字形容的話,本人不才,說實話用中文我會說"啊?!"(中文很美麗,誰能用更好的字替換的話,就幫一下吧,呵呵。)我想英文應該是"Unbelievable"或是"Fantastic"。 然而,就是這樣的Y.B.A, 在他得到公眾認可之前卻也經(jīng)過了"十分低沉"的幾十年, 起初的那些時間里,他們自我的直白藝術表達方式,媒體反映一直很冷淡甚至表現(xiàn)出輕視的態(tài)度。于是突然想到,就像我們現(xiàn)在部分社會大眾對某些和時尚有關的人或事物持肯定或否定的態(tài)度,說不定幾十年后卻得到咱們重n代子孫的高度贊揚呢,有句話就說到了點子上,"我們無法預測時尚,但你可以創(chuàng)造時尚。"
(4)有時候,多給自己一種"可能性",因為一切可能和你想象的不一樣。
我喜歡德國數(shù)學家高斯的觀點----"空間是彎曲的,兩條平行線最終會相交在一起",因此我更加相信可能性的存在。我們對時尚的一些既成觀念、遲疑態(tài)度以及整個時尚發(fā)展變化,很可能等不到我們想要驗證某些觀念、想法的那天,多一種可能,就等于給了自己更多的空間,思維也就可以飛得更高、高遠。多一種叫做"可能性"的附加向,讓你自卑時多了一份兒自信,位于困境時多了一種堅持,失望甚至絕望的時候給你希望或是找到"希望"的勇氣和睿智。做其它事也是如此,沒準會比現(xiàn)在快樂許多呢。
(5)生活中的我們習慣了把好多類似"理所當然"的事情給"理所當然"化,即使我們知道"金玉其外"并不一定"敗絮其中",就像是價值連城n多克拉的鉆石項鏈,換個角度-----不就是金屬鏈子上掛著些碳元素物質嗎?
我們往往喜歡把贊成和否定分別同選擇和拒絕相互對應,真的是這個樣子的嗎?當你贊成某種事物的時候,你會選擇它嗎?這就好比我們的社會生活,當面對人或事物及其相應狀況的時候,而你所處的環(huán)境有要求你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候,考慮到諸多復雜的周圍情形以及后果,你還會選擇自己原本支持的嗎?你會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還是"順勢而作"呢?我想說到這里,就讓答案各自心中留吧。不過倒是想說說Karl Lagerfeld, 因為模特界存在eating disorder的不良影響,三位女模因此而亡的事件更是加劇了公眾輿論和社會壓力,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隨之開始對時裝周上的模特體重進行限制(主要是指B.M. I即Body Mass Index, 一種衡量體重是否健康的指標,一般對模特的規(guī)定則一般不能低于18,不過現(xiàn)在有科學證明說此法并不科學),這個規(guī)定一下來,娃娃臉的名模Lily Cole可是真的被擋在T臺前一次,Gisele Burchen 有段時間也忙著增肥,嚴格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即使部分設計師和模特以及其他一些圈內(nèi)人認為此項制度不合理,但也不敢公開表示什么,Karl就是Karl, 他就公開發(fā)表"認為此項規(guī)定不合理"的聲明,不談此事意義大小,就是欣賞他的個人做事態(tài)度,能夠真正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有時并不是"智力"問題,和"機遇"也無關,是"勇氣"問題,同時還更加在于一個人的"氣度"。
(6)"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好多使用的用語、詞匯都已經(jīng)隨著時代而發(fā)生了變化,"時尚"這個詞匯也是如此,人們對時尚的理解更多元化,"時尚"的概念其實正在外延,就像設計師Bill Blass 說過的:Sometimes the eye gets so accustomed that if you don't have a change, you're bored. It's the same with fashion, you know. And that, I suppose, is what style is about.
看了好多時尚人士對國內(nèi)時尚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的評價,大都提到了"要更加理性化的看待時尚",的確是如此,但什么是所謂的"更加理性化呢?"社會分工大致決定社會消費需求和消費水平都會有所不同,更加"理性化"出發(fā)點是好的,以什么標準來判定和劃分呢?我想, 對我個人而言大概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明確自己想做什么,了解自己能做什么,當著這三者之間存在不協(xié)調更甚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時候,說服自己靜下心來仔細思考如何更好地協(xié)調好他們之間的關系,當必須有所取舍、有所放棄的時候,選擇那個"快樂的自己"而不是在許多外力強加下做出的"違心" 選擇,因為所謂的"舍小我之幸福來成全大家的快樂"并不適用所有情況,因為你的不開心同樣也給你周圍的人造成影響。中國自有"誠于忠而形于外"的古語,我們的社會從來都喜歡"成功人士",因而不可避免的會以名利、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讓你穿得像個成功者""CEO形象指導"等等諸多形象設計、造型之類的時尚行業(yè),可以以時尚、高雅的手法從你的外部整體形象上進行加工或適度的改造,但有一點可能忽略了,那就是這些修飾和改造是為了更能突出你的個人氣質,使得他人能夠更好的更準確地通過你的外在形象收集有關你的"內(nèi)在"信息,有助于彼此間獲得更好地交流與合作。"蛇蝎美人"這個詞的形成-----某種程度上,難道不是我們對一個人"內(nèi)在"錯誤的評價錯怪在其本人以及根本不相關聯(lián)人的"外在"上了么 ?(漂亮有什么錯?嚇著你了嗎?)由此看來,什么是"時尚"?我想不管怎樣,它能夠通過你的外在反映你的內(nèi)心,也是一種屬于你自己的時尚觸覺,它很寬容,允許你以自己的方式來思考、表達,即使你的"快樂"是別人的"精神錯亂";它給你空間,讓你自由,自由的選擇"能夠讓你快樂"的各種方式。So, just be happy in your life, in your style.
當然,我們不夠理性,我想是我們對時尚的誤解也是部分原因。就拿"luxury goods"來說(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奢華產(chǎn)品")。 這里先說一下"Luxury"這個單詞,源于拉丁單詞"Luxus",解釋為"超乎尋常的創(chuàng)造力",用來形容那些耗時費力精雕細琢以更接近完美的珍品。Luxury是個褒義單詞,中文把它譯為"奢侈",明顯了曲解了Luxury goods的形象,也更加說明了咱們中國人對現(xiàn)代西方時尚奢侈品牌的誤解以及錯誤推崇。我們總是習慣將它同鋪張、浪費、虛榮、不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卻忽略了除去它可能承載的歷史背景、文化傳承之外,僅僅只是一件商業(yè)產(chǎn)品,一種處于消費高端水平的衍生物。(注:考慮到避免篇幅過長,奢侈品的負面影響在此不多說了。)
That is the key of this collection, being yourself. Don't be into trends. Don't make fashion own you, but you decide what you are, what you want to express by the way you dress and the way to live. ——Gianni Versace
中國的現(xiàn)代"時尚史"很淺,然而從上述一系列數(shù)據(jù)的例舉,不難發(fā)現(xiàn)在我國購物消費量持續(xù)快速增長過程中,國人對在奢侈品消費方面更是加速增加,如果說這種現(xiàn)象說明了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國民收入的相對增加,另外一方面卻同樣讓人擔憂:或者如剛才所說"中國現(xiàn)代時尚的歷史很淺,我們的本土時尚作為藝術文化的一種,相對于歐美已經(jīng)成熟的時尚行業(yè)一直沒有發(fā)展成一定模式,并且社會群體普遍欠缺自己獨特的時尚觀點, 過于盲從。這也是為什么我想再提最后一個人,她是Beth Ditto-----美國Gossip樂隊的主唱。能同The Formal Fashion Icon爭奪最佳著裝獎,入選ELLE評選出的2007世界最佳著裝女人的Top50,名次都在品味向來口碑不錯的名模Irina之前, 我沒見她真人照片時還在想"是何方神圣?"話不多說,我是真的佩服這位"以胖為美"的女人,沒有任何諷刺意味,因為她活出了真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那種他人難于模仿甚至看似不可復制的個人魅力,令我記憶深刻,你可以不喜歡她,但相信你不會否定她的獨特。以她為結尾,剩下的沒說完的,盡在不言中吧。 (因為你的想法、感受同樣很重要,以此表示尊重。)……
(編者后記:終于寫完了這篇文章,寫的時候查詢了好多國外網(wǎng)站的相關資料,自認為看的還算是不少的,真想把自己看得都寫出來,但又覺得沒有關聯(lián),就只好把其中部分放在腦袋里存儲著等她自動刪除。我對時尚看法僅僅是從一個非時尚行業(yè)的門外漢的角度來考慮的,不合理的地方,請指出。感謝上次網(wǎng)友對我英文翻譯"失誤"的指出,謝謝你了。
接受祖國三年義務教育期間,我寫作文時有個百用不厭的"小招數(shù)" ------相應的甚至有點刻意地從哲學的角度提到要尊重"存在于聯(lián)系的可能性"以顯示自己比別人更有點兒深度,今天又故技重施拉. …… 不許笑我, 否則我用鼻孔瞪你. 嘻嘻.
當你對此有些遲疑的時候,多給自己一種"可能性"。可能你們會想了,想得更加悲觀豈不更糟糕?我思考過這個問題后發(fā)現(xiàn),就像是用一個小鏡子同另外一面鏡子對照,反射、反射、…. n多次之后,卻還有一種,所以嘍,永遠都還有一個可能性在等著你。^_^ 太主觀了,只是我的個人感情表達,沒有實用性。 Well, see you. LOL)
發(fā)表評論
相關的文章
"觀潮"共有1129篇與該文章相關的內(nèi)容。
(查看全部),以下顯示其中最新文章5篇。
on
September(9月)22, 2015 at 10:37 AM | Posted by
Digest

習近平主席與其夫人彭麗媛女士一同參與訪美活動,訪問當天習主席與夫人出席完白宮玫瑰園的媒體發(fā)布會后,便于白宮內(nèi)與美國總統(tǒng)等人一同就餐。中國是時尚產(chǎn)業(yè)里一個極其重要的資源大國以及出口大國,據(jù)美國政府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今年7月31日,美國向中國進口的紡織物數(shù)量占總進口數(shù)量的38.7%,價值428億美元。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1, 2015 at 12:52 AM | Posted by
XOXO

2015年9月19日, “DAZZLE FASHION RUN女子十公里時尚跑”于上海浦東世紀公園再鳴戰(zhàn)鼓。作為國內(nèi)首個時尚界路跑以及國內(nèi)最大型的女子路跑賽事,DAZZLE傾力打造全方位運動時尚感,旨在將時尚、健康與愛的生活理念傳遞給每一位女性。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9, 2015 at 17:28 AM | Posted by
可樂

現(xiàn)在流行It ,無論是It Bag還是It Girl總能在時尚圈刮起一陣大風。現(xiàn)在最有名的It Girl幾個指頭就能數(shù)過來,比如時尚博主Chiara Ferragni、金家姐妹、Cara Delevingne等超模們。但是或許你們不知道80年代也有一群It Girl,當時火遍了時尚圈。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8, 2015 at 16:55 AM | Posted by
可樂

腿看起來粗有很多種原因,有的是因為短,有的是因為胖,也有的是因為腿不直。而解決這幾個問題自然要對癥下藥,總不能分明是個短腿偏偏要穿燈籠褲吧。下面看看今年秋天你一定要買的一條牛仔褲吧。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7, 2015 at 17:19 AM | Posted by
陳蕾蕾

距離紐約時裝周僅為一周的時間,為時裝周做好準備,美國時尚設計師協(xié)會發(fā)布了一封信件,提醒業(yè)界只有年滿16周歲,體型健康的模特才能夠走秀。這個倡議書由Diane von Furstenberg和Steven Kolb支持,旨在倡導健康的T臺形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