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網上買奢侈品的途徑越來越多了。品牌官網和國外購物網站紛紛開通運送中國業務,私人代購業務競爭激烈,折扣誘人的知名購物網站也開始瞄準中國市場。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買奢侈品的時代,可區別就在于你在什么時候買,以及上哪兒去買。
B=《外灘畫報》
Y= 葉琪崢
B :近半年來,“魅力惠”這家會員制的奢侈品折扣網站很熱門,這種網購模式在國外是不是已經流行多年?
Y :魅力惠的原型就是法國的Vent-privee,該網站每天的訂單超過40 萬份,年銷售額可達10億歐元。這種折扣銷售模式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效仿者,來自日本的魅力惠也是其中之一,它去年8 月剛在日本成立,今年4 月就來搶灘中國市場了。說得直白一點,這就是網絡上的特賣會。
B :魅力惠標榜自己為“奢侈品購物社區”,但是嚴格來說,網站上賣的并不全是奢侈品,也有大量的中檔品牌,比如Lacoste 和Juicy Couture。
Y :中檔品牌恰是受眾面最廣、最熱銷的。對中國消費者而言,其實更重要的一個概念是“名牌”,而非奢侈品。太昂貴的商品在網絡上未必賣得動,而千元上下的產品再享有3 - 7 折,價格就很實在了。另外,我注意到魅力惠上也賣美容產品,比如前陣子我看到他們推出了嬌韻詩的圣誕節禮盒,雖說是去年和前年的貨,但是保質期限才過半的護膚品對折出售,還是大有吸引力的。
B :前不久,你在一篇專欄里提到,意大利的購物網站YOOX 也打算進入中國市場了?
Y :沒錯,Yoox 已經與我們有過接觸,他們打算明年在中國開設分站。就我所知,他們正在尋找國內的合作方,因為中國政府目前是不允許外資公司進入網上零售業的。
B :YOOX 也是以價格便宜而著稱的,但是在它的主頁以及商品頁面上,卻都沒有折扣的提示。
Y :YOOX 賣的基本都是過季商品,所以才那么便宜。如果說Vent-privee 和魅力惠是網上特賣會,那么YOOX 就是網上Outlet。兩者都是賣折扣商品,但是賣法各有千秋。
YOOX 故意淡化“過季”、“折扣”這些概念,僅以品牌好和價格低作為賣點。對于大多數顧客而言,只要覺得牌子過硬,式樣好看,價格又實惠,便不會去追究到底是哪一季出的產品,大家在國外去Outlet 血拼的時候,都是這樣的心態吧。而且YOOX 的貨品不是限時推出的,新品不斷增加的同時,沒有售出的商品也會留在網站上繼續賣,因此整個網站上有幾千件商品,給人以琳瑯滿目的感覺。
Vent-privee 和魅力惠則可以說是另辟蹊徑,以形式感取勝。他們非常強調折扣幅度,而且僅限會員購買,而會員也不是可以隨時注冊的,必須獲得邀請才行。雖說成為會員一點也不難,會員人數其實也相當龐大,但是多少也會給人一種“exclusive”的感覺,這是奢侈品購物體驗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在網上買打折貨卻還能獲得這種感覺,是挺難得的。另一方面,他們又推出限時銷售的概念,一批貨數量有限,而且只賣兩周,就算賣不完,也會下架,寧可過一陣子再重新上架。這樣一來,尊貴的會員們就會爭相搶購了。所以,這些會員折扣網站真是兼顧了體面與實惠。
B :如果YOOX 明年順利進入了中國,會不會成為魅力惠的有力競爭對手?
Y :這倒也未必。正如剛才所提到的,兩者的模式有所區別。而且,魅力惠雖然沒有YOOX 那樣龐大的規模,但是兩者的貨源是不一樣的。就我所知,YOOX 手握著多個意大利品牌的獨家代理權, 比如Armani、Diesel、Dolce & Gabbana、Missoni、Prada 等,作為一個意大利的網站,他們在意大利原產品牌方面是具有得天獨厚優勢的。而魅力惠也號稱擁有300 多個國際知名品牌的網上零售授權,加上它來自日本,進入中國市場比YOOX 早,對亞洲顧客的偏好和消費習慣應該會更加熟悉。
倒是另一家叫作美西時尚(MEICI)的國內奢侈品購物網站,可能會遭受這些外來網站的沖擊。MEICI 成立已經兩年了,它是類似于YOOX 的折扣銷售模式,只是規模較小。雖然乍一看有點像海外代購網站,不過他們的商品都是國內現貨,保證顧客在下單付款后的2 - 5 天即可收到。MECI 賣的全都是一線奢侈品牌,但是它的渠道讓人摸不著頭腦,有意大利品牌,有美國品牌,也有法國品牌。
一般來說,奢侈品的經銷渠道是很嚴格的,不可能拿到這么廣泛的貨源。在MEICI,你甚至可以買到打對折的Chanel 項鏈和錢夾。所以,我認為MEICI 更像是一個“網上奢侈品折扣買手店”,如果今后不能打通一手的經銷渠道,恐怕會難以為繼。
B :這樣看來,奢侈品代購也很難有將來嗎?
Y :代購始終只能是小打小鬧。要是作為公司行為,其合法性本身就要打上一個問號了。再加上新的關稅,代購不僅變得越來越難,利潤空間也越來越小了。我有一個朋友在淘寶網上做Coach 的代購生意,因為現在競爭太激烈,她不得不一再壓低價格,最后發現根本賺不到錢。
B :不論是哪種奢侈品網購手段,價格低廉始終是消費者們追求的終極目標。那些看完Burberry 的秀就要直接下單訂購的顧客畢竟只是極少數。
Y :沒錯,便宜就是網購的最大優勢,在中國更是如此。英國的Net-a-porter 現在很時髦,經營得也相當成功,但是它的年銷售額也只有2 - 3億歐元,比起Vent-privee 的10 億歐元還是有相當大差距。Net-a-porter 好賣的全是設計師品牌,這樣的網站假如開到中國來,生意必定慘淡。這些設計師的名字有幾個是中國消費者普遍熟悉的?即便現在微博上天天有人說“Alexander Wang 好美啊”,但既認得這個牌子又愿意掏錢買正價正品的人又有幾個呢?中國人現在剛開始買第一件、第二件奢侈品,最認可的就是那幾個最早進入中國,名字已經瑯瑯上口的品牌,而且以購買配飾為主,設計師品牌時裝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還很遙遠呢。
B :網購的普及是不是會對奢侈品的傳統零售業態產生影響呢?
Y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Net-a-porter 開出了一個叫theOutnet 的折扣分站, 最低至3折。而YOOX 如今也與意大利版《Vogue》和AltaRoma 合作,在網站上搶先銷售一些年輕設計師的2011 春夏系列。他們還有一個“Vintage”分區,專賣獨此一件的古董首飾。可見,這些奢侈品購物網站在保持各自優勢的同時,也在相互取長補短,變得越來越全面和強大,因此個個不容小覷。
不過在奢侈品行業,渠道始終是關鍵,渠道不同,貨品千差萬別。有一次我看中一只BottegaVeneta 錢夾,可是在國內外網站上遍尋不到。同樣道理,你若想去Outlet 里找心儀已久的貨品,多半是無功而返。款式多而數量少是奢侈品的一個特點。專為折扣店而生產的款式在國外的服裝行業由來已久,上一季的款式賣完了,這一季也可以再生產一批,直接送去Outlet 銷售。
所以,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買奢侈品的時代,區別就在于你在什么時候買,以及上哪兒去買。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