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上海DBHK開幕可謂明星閃亮,開場輝煌。不僅是復興公園兩場秀,新天地店本部也同時做了發布。復興公園的發布會上看到葉童也在觀眾席中,始終保持優雅的笑~


閑篇少敘,回來說說服裝,DBHK中印象比較深的是Cecilia Yao,關于皮草與真絲連身裙的碰撞式搭配的確結合的不錯,皮草的豪放,真絲的典雅并沒有沖突反而有互相掩映的意思。小棉褸的實穿性在造型演繹的同時昭告設計師市場眼光的老道。還有個英國留學回來的男孩設計師。鯨魚骨,蕾絲,緞面全手工精制的黑色系列禮服既有造型也有細節,很好的彰顯了這位年輕設計師可待挖掘的潛力。


很巧,聽到的DBHK旗下的CHAI CHAI和Sovereign Romancel by Keu YIU兩個品牌的設計師接受采訪時都是以強調女性化為主。眼看著21世紀隨著中性時代的大幕拉開,女強人,男色消費,偽娘,春哥…充斥的社會舞臺,從時尚人士開始追捧又由時尚人士呼吁回歸了。如果以獨立作為開場白,個人認為中性化未嘗不是一個值得倡導的生活方式。補充一句,只要不是唯一方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這個角度我們未嘗不能解釋時尚為混沌生陰陽,陰陽生中性,于是陰與陽,還有中性可以衍生出各種風格迥異的時尚在混沌的流行世界里快樂生存。偶爾東風壓倒西風,西風再壓倒東風,生命不息、糾結不止,最大限度的為拉動時尚消費品的GDP做出貢獻。
在問起如何看待設計相對藝術更需要理想與現實的平衡,現在年輕一代設計師估計都是豐厚家底出身,對這個問題只是輕描淡寫的說這是個相互選擇的過程,不會因為大眾而改變自己的追求云云。這個有趣的現象現在各大時尚學院里已相當普及。早些年無法想象的各色漂亮的跑車將現如今的校園裝點得分外靚麗,車位搶手。念及謝峰在《時尚之旅》中寫的當年在日本文化學院求學時,因為沒有真正進入上流社會社交圈,懂得社交禮儀,在去高級餐廳上課出溴的事,曾發出感嘆,如果沒有融入這個環境,又怎能理解這些人的需求呢?!今非昔比,現在的孩子們應該可以身體例行以真正高端消費階層的視角來設計出屬于自己的奢侈品了吧。應該替他們高興的,而我卻沒有,自責一下下,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