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哪里買奢侈品?這是個問題。
伴隨著世博會,這一年上海的大牌旗艦店開了不少。比如,原先要買Louis Vuitton只有去南京西路,現在淮海路和陸家嘴都能買到。未來這些大牌會不會開更多店?那是一定的。我估計未來的上海,每個商業區域都會布滿大牌奢侈品的店鋪。
買奢侈品講求購物體驗,店鋪環境、客戶服務都要過硬,還得貨品齊全。當然品牌多么選擇最好也多一些。這一點浦東的IFC應該拔得頭籌,在一個商場里匯聚如此多大牌全世界也找不出幾個,何況未來還會有更多大牌的二線品牌入駐。如此豐富的品牌陣容確實值得原本只在浦西活動的購物者前往。
不過,逛馬路的樂趣就在于能逛,所以浦西還是有優勢的。南京西路本來依靠梅泰恒金三角奠定勝局,卻未想淮海東路來個徹底大改造大有趕超之勢。LV、Zegna、Cartier、Tiffany家家旗艦店都精彩,而這幾天在淮海路舉辦“縫制時間”皮革展的Hermes更將在展覽的地方建起愛馬仕大廈,而且愛馬仕推出的中國風格奢侈品牌Shang Xia的全球第一家旗艦店前些日子在香港廣場里開張。另外,緊靠淮海中路的新天地也即將推出新天地三期商場新天地時尚,Agnes b.的上海最大旗艦店就在里面。
其實,南京西路和淮海東路的競爭背后是靜安區和盧灣區的比拼。當然,參與游戲的并不止這兩家,LVMH大廈將建在長寧區的遵義路,據說LVMH旗下所有品牌都會入駐開設旗艦店。現在主推大虹橋概念,隨著各方面建設完備,誰知它是不是黃雀?這么看徐匯區好像確實落后了。目前徐家匯沒有幾家大牌店鋪,也沒什么開大牌店的商場或區域。不過作為上海西南的中心,說不準什么時候也會來一個大變臉。
當然,買奢侈品未必一定要在上海,去香港或出國買畢竟能便宜不少。巴黎的奢侈品店鋪外一直有中國人問其他游客借護照好多買兩個包包;Louis Vuitton更為了保證到圣誕節時店鋪不斷貨,從最近開始每天都會提前閉店一小時。Burberry則開始考慮在全世界10大奢侈品市場的店鋪為中國游客提供導購服務。除了品牌,國外的大商場也開始在國內做推廣,英國的Harrods、歐洲的連鎖Outlets這些原本只在旅游書里的名字,現在卻頻頻出現在媒體的購物指南里。
不過,如果仔細盤算一下,到外面買奢侈品是便宜,但是去香港打個飛的來回也要兩千多,就算能經常打,人也覺得累。至于指望將來國內降關稅讓奢侈品價格降下來,這應該短期內實現不了。因為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香港這幾年的旅游和零售增長主要就來自大陸游客,不夸張的說這就是香港經濟的輸血管。
所以,網上買奢侈品才是找到劃算性價比的渠道。已經有許多人從國外的奢侈品購物網站如net a porter買設計師品牌,算下來加上運費都相關費用還比國內便宜不少,更何況選擇多得多。由此,海外代購也開始紅火起來,不過最近海關一條規定把郵遞物品進口稅費免征額度由此前的500元統一降至50元將大大影響代購的價格優勢。而且,代購本來就存在諸多風險,個人信用畢竟比不上公司,而公司做代購又存在法律問題。
說到底,奢侈品之所以奢侈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銷售渠道的限制。這一特性或許讓奢侈品網購成為外資在中國網絡領域唯一能取勝的方面,因為它們能掌握貨源——而這是最重要的。做會員制奢侈品網購的魅力惠現在就不斷地推出大牌特賣活動,而意大利奢侈品網購集團Yoox也計劃在2011年登陸中國。到那時候,購買奢侈品的渠道之爭可能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