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Devil Wears Parda》和《The September Issue》教普羅大眾認識到國際時裝教母、美國Vogue 雜志主編Anna Wintour 如何呼風喚雨的威勢,連今年夏日國際電影節也選映這兩出電影。普羅大眾對于時裝編輯的工作從此產生美麗的幻想,無可厚非,但連香港和內地原本跑專題特寫、人物專訪和文化版的年輕記者們也忽然對時裝編輯這職業向往不已;若是內地的時裝雜志主編,持著大國的崛起,超級名牌紛紛向大國獻媚,更幻想自己是Anna Wintour ......我統統只能冷笑一句:“妄想癥候群發作!”
無疑在時尚界工作的人總是打扮得光鮮亮麗,時裝編輯是半只腳已在這門坎內,當然也不例外,正如銀行家和律師總是有他們行業的dress code。時裝編輯則還須打從心底里喜歡時裝,否則年終無休地緊貼時裝潮流,身體力行示范最新服飾,還要展示自己mix & match 的功力、準繩的眼光和高尚的品味,也還是很累的。最磨人的是身上所有最新最漂亮的服飾統統須要金錢投資啊!別妄想當上時裝編輯后,所有名店是你的私人衣櫥,不用付賬,予取予攜!最多是給你一點折扣優惠,偶然送你一個It Bag。
多年前市場上已盛傳Anna Wintour年薪達100萬美元,另加每年服裝津貼費是25,000美元。但高薪厚職也不足以支撐她整個氣場。Wintour雖非出身自名門世家,但她的前夫Schffer 是紐約著名兒童心理學家, 不少求診者是富豪們的子女。她的現任男友Shelby Byran則是美國通訊及石油業巨挈,Wintour早已躋身于美國上流社會, 人脈網絡是往來無白丁!莫非以為她每件華衣美服都是送的或借來的?送的該有,但她買的更大手筆!有一年,我有朋友在美國Vogue的巴黎辦事處工作,為Wintour及她的一幫下屬安排逗留巴黎高級訂制時裝周的行程,而Wintour的行程便包括去Dior量身訂做百萬華衣,是自掏腰包的。能當時裝女王豈會是那些打腫臉充闊之輩?歷年來她能請來美國總統夫人當Vogue封面女郎,也別以為光靠雜志的寶號,還須有她這位主編的雄厚背景和實力。連我這位幫她做跑腿的朋友也是富二代。

( 時裝教母和女王的稱號是須有這樣的實力和地位,起碼Karl Lagerfeld也要賣帳給你。)
不過,有錢有面也并未能完全成就Anna Wintour這時裝女王及教母的封號,最重要是她對時裝界的貢獻,才能令她呼風喚雨,亦寸得起!她的氣場,我早年亦曾領教過。有一次在巴黎時裝周的秀場內我便曾粗著膽子,嘗試上前自我介紹,希望訪問她,結果女王二話不說,馬上頭一擰別過臉去,相反不知道哪兒的洋人電視臺攝制隊要訪問她,她卻馬上面露笑容欣然接受訪問。當時我心里氣極了,但另方面我始終佩服她一直慷慨地提攜不少富才華的年輕設計師。當年John Galliano 往巴黎發展,窮途潦倒時,便幸得Anna Wintour為他尋找投資者,并游說她的富豪朋友免費借出私人大宅作為Gallaino的時裝秀場地,令他可以重踏時裝舞臺。后來Galliano 獲LVMH 集團主席Bernard Arnault 垂青,最初欽點他為集團旗下Givenchy 的主設計師,也是承蒙Wintour 的引薦。又如近年Proenza Schouler 在美國時裝界火速上位,幕后設計師Lazaro Hernandez 和Jack McCollough 由一出道亦是得到Anna Wintour 的眷顧,包括為他倆引薦投資者。所以,不少設計師成名后都向Anna Wintour 和Vogue報恩。去年在全球金融海嘯下,消費指數急劇滑落,令時裝從業員的飯碗朝不保夕,于是她發起了世界各地Fashion's Night Out 的活動,更是一種善舉。
她這種種為時裝界主動作出的貢獻,豈是任何一個身處遠東的時裝雜志主編或作者只管模仿Anna Wintour 的排場和氣焰,還要統統是靠強搶、威脅、贊助等種種手段得來的,卻自以為是時裝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