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ia Bercsek充滿巴西桑巴風情的混搭風格確實了得,無論色彩、材質還是款式都在不斷打散重構中。Fabia Bercsek是一位出色的時裝插畫家也是同名品牌的服裝設計師,以其極為敏銳的觸角去獵取靈感。充滿詭異甚至古怪元素的搭配,走進了年輕人的心,色彩亮麗的混搭不斷刮著旋風。
作為時裝插畫家和服裝設計師,雙重身份之下,更顯示出雙重的表達方式,平面和立體的具象和抽象的,這樣的混和搭配之下呈現出不一般的設計風格來。2008年春夏季系列靈感源于古埃及華麗的皇室宮殿甚至墓葬。這正是20世紀初人類發掘出圖坦卡門法老陵墓是掀起的裝飾主義藝術運動,那些幾何形抽象的圖案成為藝術家創作元素的集中體現。
在
Fabia Bercsek品牌的2008年春夏系列服裝上面多出現了古埃及壁畫中的象征性圖案,法老相,眾神像,還有一些特殊的符號。而在古埃及,墻壁成為了一種藝術形式,遵循著程式化的儀式小心翼翼地描繪著諸神、國王和奴隸的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狀況。人物或動物兩兩配成一雙,與象形文字、圓柱和和大雕像一起裝飾著房間。那個時代的宗教文化熱促進了墻壁裝飾的視覺審美,使墻壁設計既有高度的規范性又有高度的裝飾性。有限的裝飾手法成了墻壁藝術的風格模板。由此可見,古埃及的壁畫故事是一敘事為主的,而Fabia Bercsek的服裝也是用平面裝飾放在立體的服裝上面,在三維之上展示二維的圖像,正是平面繪畫在服裝設計上的運用,也展現了設計師的強項。
來自于北非的靈感,充滿了神秘久遠的色彩,藍色的天、白色的沙、炙熱的陽光,那些來源于沙漠中的裝飾主義在這次的時裝設計中體現出來。
碧藍
藍色在沙漠文明中是極為珍貴的顏色,晴朗時碧藍的天際孕育著沙漠的兒女,在一望無際的沙海中,那一潭碧藍的水就如海市蜃樓般極具誘惑力,而古埃及的女人們也會為自己畫上藍色的粗粗的眼線,這成為標志性的妝容。這樣的藍色中略代綠意,如沙漠中的一灣綠洲,植物映照下的濕地。因此在設計師這次的作品中大量出現了藍色,為繁復混搭的服飾偶爾的將將溫。如那一件銀色小提琴圖案的對襟針織衫,銀色的低,黑色的邊,還有如紅黃色火焰燃燒著的裝飾圖案,只拿一點點藍色的音符作點綴,以及披掛著的藍色雪紡,無論從質感的對比和色調的對比,都更加冷艷了。
本白
設計師著灰的設計中大量運用了本白色的輕薄面料來塑造女性裙裝,這是受到古埃及面服裝面料和款式的影響。古埃及的衣裳通常以亞麻布制成,式樣簡潔:一條短纏腰布,很像是男人穿的褶裙,女子則穿有肩帶的裙子。這種基本款式依地位高低錢財多寡而會有些小小的變動,但在整個埃及歷史中,卻不曾有根本上的改變。褶裙的長度分好幾種,在舊王國時期較短,中王國時長及小腿,經常與無袖襯衫或長袍搭配著穿。穿的時候將它纏繞在腰際,有時會打上褶,或者以腰帶固定住。因此設計師將本報色的半透明的面料披掛在模特身上,搭配不同只得的白色,廓型簡潔,上有傳統圖案的提花,再加之精致的水晶配飾,更如來自于遙遠的古代的一位女王。那些半透明狀的斗篷,也正好取材于古埃及的面料。據考證,新王國時期最有特點的女裝是"紗麗",這種服飾可能是從印度或伊拉克以東地區傳來的,它與古王國和中王國時期的服裝完全不同,用長布條制成,長約5米,寬約半米,穿著方式隨意。
橙色
設計師將古代男裝元素運用到了現代女裝設計上來,埃及起初最基本的男裝是采用一長塊布巾圍在臀部并用腰帶系住的纏腰裙"申提",所以這樣延伸出來的半身裙就在設計中經常出現。新王國時期女裝的另一特點是在衣服上打裥、開叉,這樣的衣服能使婦女顯得更加迷人、漂亮。只是將傳統的白色變成了明年的流行色橙色。在了古埃及的服飾與建筑物的形狀有密切關系,第五王朝的服裝大多為錐形,與金字塔形狀相似,王室成員的服飾后來才逐漸變長變寬。因此金字塔幾何形的裝飾無處不在,無論是鑲邊、耳環、皮帶還是鞋子,都大量體現出來源于那個神秘王國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