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城市時尚名片和享譽全球的業界標桿,上海時裝周一直積極發揮著重要的平臺聚集效應,致力于讓時尚創意產業與社會經濟發展和大眾美好生活有機串聯共存。10月9日乘2025春夏上海時裝周開幕之風,圍繞新一季時裝周“識見新生態”的主題,已經舉辦多季的M SPACE開場論壇發揮“提要鉤玄”的定調作用,從“綠色可持續”切入,進一步將話題延伸至“品牌的可持續發展”,特邀安踏品牌CEO徐陽;獨立設計品牌Short Sentence品牌創始人管林;上海服裝設計協會常務副會長、上海時裝周組委會秘書長呂曉磊;Labelhood聯合創始人劉馨遐;Ontimeshow創始人顧葉麗;著名時裝媒體人、評論人唐霜等中國領先時尚品牌代表與一眾時裝周生態鏈各維度嘉賓,在主持人canU參聿創始人、M SPACE共創聚談特邀顧問崔丹的話題引導下,通過個人演講與圓桌聚談的模式,探討時尚企業、品牌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與商業可持續發展新模式,共話新一輪經濟周期大背景下,時裝周和創意生態在當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探索新增長
眾所周知,在過去3-4年,全球時尚產業零售消費行業正經歷著飛速的變化和發展,這為時尚品牌的發展帶來巨大和復雜的不確定性。但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一些中國時尚品牌實現了逆勢崛起,迎來了令中國乃至全球時尚行業驚嘆的高速增長時期。
這其中,在中國運動鞋服市場份額穩居第一,位居2024年全球運動品牌價值10強排行榜第五的安踏,更是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M SPACE開場論壇上,安踏品牌CEO徐陽首個上臺,分享了安踏集團ESG與可持續發展中至關重要的【1+3+5】環境目標以及當下的踐行情況,并通過對安踏位于上海武康路的首家零碳使命店ANTA ZERO的誕生初衷與未來愿景的重點闡述,傳遞了自己對綠色可持續發展與品牌可持續發展的理解。“品讀比爾·蓋茨創作的經濟小說《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后,我就曾發朋友圈感慨,對安踏這樣巨大的企業而言,以我現在所處的位置而言,我可以做更多不一樣的事情,也由此推出了ANTA ZERO。在我看來,任何需要用道德綁架消費者的商業行為都不會長久,綠色不是一個慈善事業,而是一種情緒價值。企業需要做的,是用更好的面料打造’’舒適+環保’’,更好的設計師合作帶來’’美觀+環保’’,并通過媒體正向的宣傳加強消費者身份認同感,來把綠色溢價從負數做到正數,把所謂的回報社會做成可持續商業模式。而ANTA ZERO,既是零碳概念,也是可以滾動放大、良性循環的商業可持續概念。盡管這家店還沒有實現我最初的商業想法,距離我想到達的彼岸還很遠,但當有一天中國有10家、100家、1000家安踏以及其他品牌的可持續概念店時,我們也將真正實現可持續的夢想。”
安踏品牌CEO徐陽
而作為一個即將發展到第10年,已經建立起一套自有品牌設計、管理和銷售體系的獨立設計品牌,Short Sentence短句的增長“秘訣”同樣值得關注!現場,獨立設計品牌Short Sentence短句品牌創始人管林,通過對品牌理念定位的介紹、可持續嘗試的案例分享、藝術日常的時尚生活方式闡述,以及品牌調整階段門店升級、全新可持續生活方式品牌Society of Home的打造等布局的透露,指出,當可持續不是一個新詞、一個吸引消費者眼球的的時髦標簽,而成為新一代消費者與新一代品牌必須符合的世界觀價值觀時,怎樣加強產品、供應鏈與消費者的相關度就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通過牛仔褲、條紋T恤這樣的日常基礎品類、邊角料拼接單品,探討可持續生活方式的社區項目,還是毛衣限時回收站等快閃店,亦或者品牌VI升級后的全新價值觀塑造,在當下這個溝通交流非常方便的時代,我們一直致力于通過創意的故事或共創,來加強與客戶、與消費者的鏈接,也已經習慣了以與時俱進的調整,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今年我們選擇從自己的小空間里走出來回到上海時裝周的大家庭中,在新天地主秀場舉辦大秀,也是因為在當下很多不確定存在的環境下,我們想和大家一起去發聲、一起去做一些事情,讓更多人看到我們不斷適應變化的韌性與生命力,感受到我們想要給客戶帶來新鮮體驗的用心,洞察到我們在可持續方面修煉的內功。
獨立設計品牌Short Sentence品牌創始人管林
識見新生態
如果說,前兩位時尚品牌佼佼者意在向我們展現中國實力品牌逆勢下探索品牌新增長與新機遇的思維與方式,M SPACE開場論壇圓桌聚談環節,則旨在聚集受益于上海時裝周所引領和建設的時尚生態圈的品牌和創意社群從業者們,共同“識見新生態”,探討、認識和洞察新生態下的機遇與挑戰。現場,上海服裝設計協會常務副會長、上海時裝周組委會秘書長呂曉磊;Labelhood蕾虎聯合創始人劉馨遐;Ontimeshow創始人顧葉麗;著名時裝媒體人、評論人唐霜受邀到場,從各自的視角出發,深入淺出的為行業有著相同困惑的命運相關者答疑解惑,也在思維的碰撞中,竭力抓取時裝周和創意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之道的全新靈感火花。
在上海服裝設計協會常務副會長、上海時裝周組委會秘書長呂曉磊看來,每個時代和階段的挑戰是一直存在的,就看大家如何在挑戰中做到自己領域中的最好成績。在整個中國社會產生巨大變化的環境背景下,作為新興行業的時尚行業,最大的挑戰便是在不斷動態變化的挑戰中挑戰自己。“從早期的國外品牌走秀,到商貿平臺出現、產業氛圍發生巨大變化……20多年來,上海時裝周一直在變。而成立于2009年的上海服裝設計協會的職責也在不斷變化,從最開始只是想把時裝周年輕設計師聚集,到開展設計師海外推廣項目,將中國設計師送到國外,讓海外知道中國商業環境的蓬勃發展,并帶回創意人才,再到現如今,我們也需要重新考慮,如何發揮好橋梁作用和價值,與大家攜手共創,挖掘新興市場、打破傳統模式、探索全新路徑,幫助設計師實現創意設計與商業的突破。而設計品牌和創意機構的主理人在時代變化中,也需要不斷調整想法、模式,以適應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做服裝很辛苦,身處變化調整階段,每一位主理人只有堅持才不負多年努力,也才會迎來美好新未來。”
上海時裝周組委會秘書長呂曉磊
“這十年,從上海時裝周里走出來的成長不錯的品牌不在少數,他/她們如燈塔一樣展現著我們取得的小小成果。但我們無法忽視的狀態是,市場肉眼可見得變得更復雜和艱難了!如何在這樣的狀態下讓更多品牌成長起來,是我們接下來要一起努力的事情。”Labelhood聯合創始人劉馨遐強調。作為一家致力于為中國年輕設計師提供孵化社區、幫助他們開辟商業化之路的設計師聚集平臺,Labelhood將“決心”視作選擇標準。聚談中,劉馨遐就表示:“我們鼓勵年輕設計師發聲,發聲即生效!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只要有決心做,為自己的時尚事業持續努力,不間斷不放棄,在這個舞臺上的所有人我們都會去支持、去好好保護起來。而迄今為止,走秀都是一個設計師品牌最高效最低成本的營銷方式,是信息爆炸時代品牌最重要的一個武器,也是尋找最新鮮創意力量的舞臺,也正因如此我們今年為年輕設計師重新提供了PRESENTATION時裝演示的發布形式。’’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也告訴設計師們,走秀一定要一季一季地堅持積累下去。當下,我們已經找到了越來越能夠理解品牌價值的消費者,他/她們能夠辨別真正的好品牌,我們也有能夠對抗起伏的經濟環境的好品牌,相信我們能夠等待一個春天的到來。”
Labelhood聯合創始人劉馨遐
著名時裝媒體人、評論人唐霜則將中國時尚行業的近十年再度“細化”,發出“近四年沒有強勢后浪新設計師走出來”的唏噓感慨。對以媒體視角看行業的她而言,時裝行業和別的行業很大的區別就是無論是創作、消費端還是情感驅動都很難總結出一個適合推廣給所有設計師的模式,設計師必須搞清楚自己擅長什么并堅持做下去。“對不同品牌來說賣得好的標準不一樣,有些品牌在自己的規模或模式下呈現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哪怕是反商業的模式。更需要潑冷水的是,現在的年輕設計師反而習慣追流行,缺乏自己的堅持和成熟設計師身上的那股勁兒。”此外,她也強調,時裝是一種氛圍,不是簡單的產品或一件衣服本身,“時裝史上每一個知名設計師都有過成名的秀,如果沒有秀,時裝會變得多么無聊!好的設計師就像是舞臺劇導演或魔術師一樣,能把你帶進某種情境中,讓你心甘情愿為華服買單。SHOW MUST GO ON是對這種堅持最好的一種詮釋。越是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越到了設計師比拼的時刻,越是資源有限,越到了創造力生長出來的地方。此外,依托我國非常高效、高性價比的供應鏈優勢,供應鏈各環節及消費者觀念的共同改變,我們的行業發展也將獲得更大助力,我們這一代人也定能看到中國品牌的新氣象,看到一個或多個享譽全球的中國好品牌。”
著名時裝媒體人、評論人唐霜
Ontimeshow創始人顧葉麗認為:“恰逢其時”這四個字是對10年前、也是上海時裝周發展萌芽時期的最佳詮釋。正是基于之前十多年的鋪墊,基于上海時裝周的開放性和前瞻性,適配我們成長及發展的土壤得以孕育起來,于是,中國的設計師品牌們、類似Ontimeshow的showroom們以及各個平臺都能得以發展。在這樣的氛圍感召下,大批畢業于如中央圣馬丁和帕森斯設計等海外設計名校的時裝設計人才紛紛歸國創業建立自己的品牌,當時的市場環境也為設計師品牌們的發展提供了恰逢其時的時代機遇。同時,她也強調:“在幫助品牌發展這個共同的前提和基礎之下,每一個平臺兼具各自不同的使命。上海時裝周對于年輕獨立設計師一直秉持著開放態度,在整個中國時裝產業里,它在孕育與支持方面都是具有先導性和前瞻性。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之下,我們也希望Ontimeshow成長為一個多元化且包容的平臺。從初創發展至今,我們已經建立了Ontimeshow展會、ROOMROOM showroom、時尚中心產業園、品牌孵化天使投資等項目,所有上述這些,宗旨都是希望更深入了解品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挑戰,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持續修正自身更好的為品牌賦能,讓Ontimeshow始終成為上海時裝周這一亞洲最大訂貨季生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她堅信“只要你持續堅持在不同時間段審視、修正、調整自己,持續在做品牌,你總能迎來新的轉機。”
Ontimeshow創始人顧葉麗
canU參聿創始人、M SPACE共創聚談特邀顧問崔丹在最后的總結陳詞中,結合自身近二十年的行業經驗,將中國設計師品牌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上揚表象下的“陣痛”剖析呈現,也將應對未來的信心與態度傳遞:“陣痛是成長的必要元素,我也經歷過低迷,但無論是從事媒體還是品牌共創工作,亦或者走上可持續探索實踐的道路,我都在不確定、不尋常的狀態里不斷找尋自己內心的穩定。而這份自我心智的成長也是邁過不同關卡的決定性因素。今天的開場論壇我們聽到了安踏品牌CEO徐陽解讀安踏ESG戰略與可持續實踐項目ANTAZERO何去何從,逆勢中提振,信念與責任的多重擔當;管林分享了內外兼修的Short Sentence近十年的品牌征程;敬愛的呂老師除了夯實時裝周生態持續遞進的信心,也帶來了設計師協會聚能的新能量;劉馨遐講讀新生設計力量如何在當下找到最合適表達;顧葉麗則分享如何在宏觀行駛中精進模式;而唐霜一句前浪還是后浪SHOW MUST GO ON是全場金句。在當下,只有心智穩定,身處當下階段,當別人沮喪抱怨時,我們才能夠頂住壓力,邁過不同的坎兒,并堅信下一階段一定會以比我們想象中更快的中國速度回歸。我們無法逃避困難,但有中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有行業協會等組織,有不斷變化以適應不同機制的各種平臺的力量,我們無所畏懼!”
canU參聿創始人、M SPACE共創聚談特邀顧問崔丹
自此,2025春夏上海時裝周M SPACE開場論壇正式落下帷幕。即日起至往后的4天時間,M SPACE項目將攜手諸多行業領軍合作伙伴,從豐富多元的角度帶來10場精彩的論道聚談和主題討論會,敬請關注與參與!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