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國(常熟)服裝貿易高質量發展圓桌論壇”隆重召開。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張錫安和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國棟出席論壇并致辭。國家商務部外貿司、埃塞俄比亞和白俄羅斯駐華使館以及來自中國、日本、匈牙利等海內外70余家企業、商協會和機構的代表參加了論壇。
面對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外部環境的日益復雜,受新冠疫情和貿易摩擦雙重影響,國際紡織服裝消費和流通正發生著顛覆性改變,新興市場和貿易模式將成為今后外貿增長的新引擎。此次圓桌論壇著重探討疫情之下紡織服裝企業的突圍之路,如何培育外貿發展新模式,打造常熟服裝城與中外貿易市場交流對接的新平臺,以“數字貿易+平臺經濟”驅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共促外貿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副會長張錫安在致辭中表示,疫情發生以來,紡織商會密切跟蹤紡織服裝外貿形勢,在政府的指導下大力開展穩外貿、促轉型、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今年1-8月,在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產品出口的帶動下,我國紡織服裝外貿回穩向好,好于預期。在國際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形勢下,紡織商會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六穩”和“六!惫ぷ饕螅詤⑴c國際國內市場“雙循環”為契機,積極引導企業開展外貿創新,促進內外貿融合和出口轉內銷工作,全力以赴推動紡織服裝外貿的高質量發展。
副市長陳國棟在致辭中介紹了常熟紡織服裝產業以及服裝城的基本情況,并表示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常熟積極搶抓“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以“市采通”創新服務平臺引領外貿新業態融合發展,以“數字貿易+平臺經濟”驅動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大商貿、大物流、大市場”的服裝貿易轉型升級,特別是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額同比翻番,實現了疫情時期外貿新業態的逆勢突圍。
論壇期間,由紡織商會、常熟服裝城和滬江浙皖四省市進出口商會共同發起的“長三角紡織服裝內外貿雙循環發展聯盟”正式啟動。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張錫安、常熟市人民政府陳國棟副市長、常熟市商務局局長陶俊明、常熟服裝城黨工委書記萬曉軍、浙江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會長吳金根、上海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湯春方、安徽進出口商會副秘書長仲建芬和江蘇進出口商會主任范亞萍參加啟動儀式。聯盟旨在依托紡織商會豐富的海內外網絡和長三角地區雄厚的紡織服裝產業資源,就內外貿雙循環、國內外市場開拓、出口轉內銷、內銷國際化等內容開展促進和推廣工作,賦能長三角地區紡織服裝行業的內外貿融合,為長三角紡織服裝進出口行業打造國內國際一體化平臺。
圓桌論壇上,江蘇中服焦點跨境貿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偉分享了對市采通—小微企業合規出口新通道、數字貿易港的展望;埃塞俄比亞駐華使館公使埃弗恩•布茲外尤介紹了埃塞俄比亞和中國貿易投資合作趨勢;白俄羅斯駐華使館一等秘書科里索夫•阿列克謝介紹了白俄羅斯輕工業與中國合作潛力;日本纖研新聞社上海支局支局長田中一郎分享了中日在紡織服裝合作中的新機遇;匈牙利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區副總經理朱瑞臣解讀了中國企業應如何開拓中東歐紡織服裝市場;出口產品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促進聯盟秘書長郭京從技術角度介紹了如何有效推動內外銷一體化。
與會商協會和企業代表也紛紛踴躍發言,分享交流了疫情之下,行業和企業危中求機、開拓創新的經驗和體會。
服博會期間,與會代表還赴常熟服裝城聚道中心、云裳小鎮、江蘇金辰公司和常熟新凱盛公司參觀交流,深入了解了常熟紡織服裝業在培育品牌、提升設計研發能力、整合產業鏈方面卓有成效的實踐和成果。
在這美麗的初秋時節,海內外業界同仁共聚常熟,共同探求疫情之后的新商機、新空間,可謂熱度空前、熱情滿棚。在政府和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以常熟為代表的紡織服裝基地必將引領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國際化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