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原來有兩大表展,一個是巴塞爾表展,另一個是以厲峰集團品牌為主的SIHH。巴塞爾表展我也連續去過幾屆,展會規模之大令人嘆為觀止,每次都跑到腿要斷,可惜目前已經停辦,而SIHH則在今年更名為Watches & Wonders鐘表與奇跡,本來上半年要在日內瓦舉辦,卻因為疫情取消。
按照我之前去表展的印象,感覺一定會規模很大,不過這次W&W可謂精致,并不在西岸藝術中心的主展館,而是在邊上的帳篷展廳舉辦,且三個帳篷只用了兩個,而且品牌的展位也都小小的。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看起來瑞士制表業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戰。
那么,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瑞士制表業的歷史,以下不少內容參考自中國駐瑞士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全球鐘表產業主要分布在瑞士、日本以及中國。瑞士是世界主要高端手表制造國,擁有全球95%以上的高端手表品牌。瑞士鐘表業最早出現于16世紀的日內瓦,17至18世紀擴展到日內瓦北部的汝拉山區。1800年世界鐘表總產量為2500萬只,瑞士鐘表產量占了三分之二。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瑞士鐘表業呈現集中化趨勢,瑞士的斯沃琪集團、勞力士集團、歷峰集團和法國的路易威登集團(鐘表部門在瑞士)通過有計劃的兼并收購其他品牌,發展成為世界四大鐘表集團。鐘表業是瑞士繼醫藥產品及機械工業之后的第三大出口行業。
瑞士鐘表產量的95%以上出口至國外,穩居當今世界第一大鐘表貨值出口國地位。鐘表業年復一年打破出口記錄,出口額從1986年的43億瑞郎上升至2014年創紀錄的222億瑞郎,達到頂峰。我計算了一下復合增長率,其實只有6%,說實話比我預估的低。
瑞士鐘表業遭遇的第一次行業危機,即著名的“石英革命”。從1970年到1988年,瑞士鐘表業受到日本石英表的嚴重沖擊,經歷了長達18年的大裁員和倒閉潮,就業人數從9萬人下降到2.8萬人。當低端機械表在石英危機中全軍覆沒時,斯沃琪勇于創新和自我突破,生產出世界上最薄的防震、耐用、低成本的石英表,打開了新的市場。與此同時,百達翡麗、勞力士等高端品牌強化優勢,逆勢增長,有力的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瑞士外貿數據顯示,從1995到2010年,瑞士手表的出口數量從5090萬只減少到3190萬只,而平均單價卻提高了五倍多。結構復雜的機械表銷量回升,重新成為瑞士經濟的重要支柱。
目前瑞士鐘表行業正面臨第二次行業挑戰,即智能手表及其他可聯網產品的崛起,相信大家都有非常直觀的體會。蘋果手表是2014年9月推出,15年4月上市,前面提到2014年瑞士手表出口達到頂峰,看來智能手表的影響力真的太大了。據市場研究機構歐睿國際統計,2016年智能手表銷量超過了機械表。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t發布的數據顯示,蘋果手表在2017年的銷量達到了1800萬只,僅其一家就相當于瑞士鐘表總銷量的75%。
從更大的歷史來看,我認為,瑞士鐘表業起源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熟于第二次工業革命,事實上十九世紀美國的制表業也是能機械化大規模生產手表的,但最終敗給了不斷提升技術的瑞士制表業。在這里,我認為美國的敗北從單個企業看是失敗的,但從產業發展來看應該是戰略放棄的,畢竟制表業并不是一個大產業。
第三次工業革命起源于二戰后的信息化革命,在石英危機下瑞士制表行業成功將腕表提升到了奢侈品領域的硬奢類別。硬奢一般指珠寶與腕表,其中人類佩戴珠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萬五千年前,可以說貫穿了人類的歷史,而機械腕表則集結延續了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極致工藝,成為可以穿越時代被世人所敬仰的珍貴之物。
從這個角度說,瑞士制表業持續向高端化走是必然和必須的,出口額可能還會突破2014年,但是產量肯定會越來越少。從我與各家品牌的簡單交流了解到,品牌越高檔受影響程度相對較小,而中低端手表品牌則可能完全被智能手表迭代。
據統計,我國鐘表產量占全球市場的70%,但出口額僅占全球的10%,約為20億美元。瑞士鐘表年產量僅占全球產量的3%,出口額卻占國際市場銷售額的40%。說到這,不得不說鐘表與奇跡這個名字起的真好,瑞士的手表行業確實是一個奇跡。雖然再次遭遇了巨大的挑戰,相信依然會否極泰來。
好的,話不多說,接下來就來看看本次鐘表與奇跡上我挑選的各品牌最值得一看的一款腕表作品吧。
江詩丹頓Les Cabinotiers Astronomical Striking Grand Complication– Ode to Music大復雜天文自鳴表
腕表機芯厚度僅有7.84mm,搭載19項復雜功能。玫瑰金表殼直徑45mm,深藍色表盤搭配玫瑰金指針和時標,兩枚寶璣指針顯示民用時,而「視太陽時」由末端綴有太陽圖案的額外分針指示。
表盤正面還集成多項復雜功能顯示,例如萬年歷、日出日落時間、月齡月相、晝夜長度、回歸線及黃道十二宮。
翻轉至表底能夠看到更多天文復雜功能——恒星時間和星空圖,包括銀河、黃道和天赤道軌跡,可以通過表殼4點的按鈕輕松調校星空圖。腕表搭載 1731 M820 手動上鏈機芯,擺頻21600vph,組件多達600個,動力儲備60小時。
江詩丹頓閣樓工匠系列每款皆獨一無二,且單獨報價,該款腕表售價據說近2000萬。
Cartier Privé系列致敬品牌經典設計,再創風格傳奇。自2015年以來,Cartier Privé系列連續呈獻限量并編號發售的腕表臻品。Crash腕表、Tank Cintrée腕表和Tonneau腕表正是卡地亞腕表工作坊率先重新演繹的標志之作。今年,Tank Asymétrique腕表正式加入這一特別珍藏系列。
超大號表款,47.15 x 26.2毫米
厚度:7.82毫米
鉑金
表冠鑲嵌一顆明亮式切割圓鉆(0.12克拉)
表殼和表扣鑲嵌250顆明亮式切割圓鉆(2.08克拉)
亮面藍色鱷魚皮表帶
編號并限量發售100枚
PIAGET伯爵Polo系列相對浮動式陀飛輪腕表(G0A45040)
PIAGET伯爵Polo系列相對浮動式陀飛輪腕表搭載了608P手動上鏈相對浮動式陀飛輪機芯,擁有47毫米表徑和18K白金表殼,表盤與鏈帶全鋪鑲美鉆。逾1,300顆長方形與明亮式切割美鉆(約50.50克拉)的鑲嵌其上,彰顯了PIAGET伯爵非凡的藝術造詣。而表冠上,反向鑲嵌了一顆藍寶石,令這一奢華之作更顯獨特精巧。閃耀鉆石雪花鑲嵌于砂金石水晶玻璃表盤上,并飾以金質星型時間時標,將神秘浩瀚的星空栩栩呈現。
608P相對陀飛輪機芯亦成功挑戰了地心引力與平衡法則。浮動式陀飛輪框架置于分針末端,不對稱設計卻能達到精巧的相對平衡。浮動式陀飛輪于表盤上轉動時,猶如懸浮于表盤之上,仿佛是一個獨立的機芯結構。分針需要經過縝密的設計及修飾,才能確保與另一端的浮動式陀飛輪有完全相同的重量。陀飛輪裝置的三個表橋均以鈦金屬制成,超薄且超輕(直徑為2.8mm,重量僅有0.2g),每分鐘繞軸心轉動一圈,每小時沿表盤轉動一圈。PIAGET伯爵為少數使用了這一大膽且創新的革命性設計的高級制表品牌之一。此款機芯的制作極為復雜,PIAGET伯爵的制表工坊一年只能生產一至三枚這樣的機芯,讓這一腕表更顯稀有珍貴。
該表款售價1400萬。
這款TOURBOGRAPH陀飛輪追針計時萬年歷腕表,“致敬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18K蜂蜜金紀念款腕表進一步證明朗格致力于不斷革新精密制表業。這款腕表限量發行50枚,是全新周年紀念系列中最為精密復雜的表款。五大復雜功能中的其中兩項——陀飛輪與芝麻鏈傳動系統的結合,用于提升腕表的精準度。確保計時、追針與萬年歷這其余三項復雜功能間巧妙的互動運作,可謂制表領域一項艱巨的挑戰。此外,朗格采用全新的設計方案打造這款腕表,運用黑色鍍銠的18K蜂蜜金表盤,搭配立體數字時標及刻度,結合浮雕設計,在深色表盤背景的映襯下格外引人矚目。
作為聲音之藝的創造者(THE SOUND MAKER ™),積家全新推出北宸系列響鬧潛水腕表,以強大的功能與別具一格的美學設計,致敬積家首批潛水腕表。新款腕表所搭載的956型自動上鏈機芯,則與積家首批自動響鬧腕表機芯一脈相承。這款機芯于2008年推出,如今積家工程師們為新一代響鬧腕表對這款機芯進行了顛覆性的創新設計。此前的Memovox響鬧腕表配備封閉式底蓋,用于固定音簧,而全新積家北宸系列響鬧潛水腕表則選用了透明的藍寶石水晶底蓋,以便佩戴者欣賞音錘報時運行的律動之美。這需要對報時機制進行重新設計,將音簧改為固定于表殼側面。綴以日內瓦波浪飾紋的全新鏤空金屬擺陀,與機芯機板的精美潤飾相互呼應,令精妙的報時運行清晰可見,一覽無余。還有一項經典元素保持不變:Memovox響鬧腕表標志性的“學校鈴聲”,這也是Memovox獨具的魅力之一。
直徑:42毫米 x 15.63毫米
機芯:Jaeger-LeCoultre積家956AA型自動上鏈機械機芯
功能:時、分、秒,日期顯示,鬧鈴,單向旋轉內表圈
動力儲存:45小時
表殼和表鏈:精鋼
表盤:漸變藍色表盤,太陽放射狀飾紋、粒面飾紋和乳白色裝飾
表背:鏤空
防水深度:30巴
編號: Q9038180
型號:IW371617
技術特點
機械機芯 - 帶分鐘和秒鐘的計時功能 - 小秒針附掣停裝置 - 透明藍寶石玻璃表底
機芯 IWC萬國表自制機芯69355
振頻 28,800次 / 小時(4赫茲)
寶石 27顆
動力儲備 46小時
上鏈 自動上鏈
材質 精鋼表殼,鍍銀表盤,藍色指針和鑲貼時標,精鋼表鏈
表鏡 雙面防反光弧面透明藍寶石玻璃表鏡
防水性能 3巴
直徑 41毫米
表殼厚度 13.1毫米
沛納海Submersible Goldtech™ OroCarbo潛行系列紅金碳纖維腕表 – 44毫米 PAM01070
品牌首次將兩種創新材質結合,
腕表表殼以沛納海Goldtech™紅金打造,
表圈、表冠及表冠護橋鎖桿則采用Carbotech™碳纖維。
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材質碰撞,
創制出獨具美學風格的專業潛水腕表。
名士克里頓系列Baumatic COSC天文臺腕表10551是獲有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機構(COSC)認證的天文臺表,配備拋光精鋼表鏈和配套表殼。表盤于3點鐘位置設大型日期顯示窗,中央點綴象征精準性能的精致白色十字坐標。
本表款搭載品牌自制自動上鏈機芯,COSC天文臺保證優越持久的精準度,提供5天的動力儲存功能,內置21顆寶石軸承。40毫米緞面拋光表殼采用灰色表盤,防眩光(雙面)耐刮圓弧形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以及透視表背。
帕瑪強尼通達系列Tondagraph GT玫瑰金藍色盤面腕表
通達系列Tondagraph GT玫瑰金藍色盤面腕表采用經過拋光及拉絲工藝處理的18K玫瑰金表鏈,搭配直徑為42毫米的18K玫瑰金表殼。滾花表圈的靈感源于米歇爾•帕瑪強尼(Michel Parmigiani)先生親自操刀設計的首款寰宇系列腕表。Tondagraph GT玫瑰金藍色盤腕表搭載榮獲COSC天文臺認證的品牌自制PF071自動上鏈集成計時碼表機芯,同時提供大日歷顯示功能。PF071機芯圍繞中央導柱輪分布,這使得計時碼表的操作更加流暢。同時采用制作難度更高的垂直離合裝置,杜絕計時秒針抖動,從而進一步提升腕表的計時精準度。5赫茲頻率的計時精準度相較多數每秒僅跳動8次的計時碼表提升了25%。
帕瑪強尼機芯均經手工倒角及拋光工藝處理,PF071機芯共擁有50個內角,且全部經過手工倒角與打磨處理。Tondagraph GT玫瑰金藍色盤面腕表由帕瑪強尼旗下工廠獨立制造,從螺絲和游絲擺輪,到至關重要的調節機構——擒縱機構,再到表殼及表盤,均為自主生產。此款腕表杰作限量25枚。遵循帕瑪強尼美學準則以及深植米歇爾•帕瑪強尼先生心中的黃金比例。進一步優化的水滴形表耳完美融合一體式表鏈的線條,打造渾然一體的設計美感,再次體現了品牌卓越的制表造詣與非凡追求。
該款表售價36萬,限量25枚。
Roger Dubuis羅杰杜彼Excalibur Superbia腕表
Excalibur Superbia腕表之上,造就一款卓越典范之作,它以富含鈀的白金精制而成,并鑲有整整600顆珍貴白鉆與藍色藍寶石。這為Roger Dubuis羅杰杜彼的標志性機芯提供了真正奢華絢麗(和完美理想)的外觀:汲取2005年推出的傳奇原款機芯的靈感,此款全新演繹的RD108SQ雙飛行陀飛輪機芯成為首個與差速器相連接的雙調節器機芯,其體積更為碩大,并飾有一顆鋪鑲著美鉆的星星。Roger Dubuis羅杰杜彼在僅有極少數制表師能精熟掌握的極致復雜功能領域享有先驅地位,為了向此殊榮致敬,嶄新的RD108SQ機芯將其雙飛行陀飛輪演繹為超卓精湛的經典標志。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