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下一站去哪兒?12月8日,在“2017智慧供應鏈高峰論壇”上,一場關于“智慧供應鏈”的對話吸引了蘇寧、百聯、網易考拉、益海嘉里、Geek+等幾十家與零售物流相關的企業參與。蘇寧又一次向外界強化了其在物流戰略上的定位和路徑。
做中國商業最大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
蘇寧物流副總裁王長林在分享中說:現代商業有看得見的大變革,也有許多潤物無聲的小變革,智慧零售引發了產業和供應鏈的快速升級,用戶消費習慣卻需要在培育和養成中慢慢形成,物流只是觸發變革的一個觸角而已。
蘇寧在物流領域的深耕由來已久,但真正發力卻是在這幾年,從數據上看,蘇寧物流在倉儲面積上達到了628萬平方米,11月份又聯合深創投聯合成立了300億元的物流地產基金,希望到2019年,將實現管理倉儲面積規模達到1200-1500萬平方米。物流基礎設施的持續加碼,意味著蘇寧在供應鏈上游的介入越來越深。
“蘇寧物流希望在供應鏈的鏈接上更加智能,除了服務于蘇寧線上線下全渠道,還會更多地與上下游合作伙伴進行開放協同,在供應鏈全方位的基礎設施上提供更優質的支持,致力于建設中國零售業最大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
從物流向供應鏈延伸,已經成為顯而易見的趨勢,不管零售還是物流,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讓商品流通更加便捷高效,讓用戶體驗更快更準。王長林介紹,蘇寧物流在智慧供應鏈上的著力點有四個——“數據生態、服務生態、技術生態、管理生態”。
以服務生態為例,今年雙十一,蘇寧物流在全國13個城市啟動了零點第一單的配送。上海第一單用戶收到自己買的iPhone8僅用了13分鐘,北京第一單用戶則受到了媒體的全程直播,收到零點下單的藍牙耳機也僅僅用時14分鐘。蘇寧的倉儲體系完全按照智慧零售“場景、個性、智能”新邏輯進行布局,中心倉、平行倉、門店倉、前置倉、社區倉,倉儲的形式變得很豐富,服務的場景變得更多樣,產品離用戶可以變得更近。
綠色共享行動,從共享快遞盒引領到綠色產業聯盟共建
想象一下,未來如果每天產生的快遞包裹達到10億件,會對環境帶來什么影響?有機構給出的當下快遞垃圾的數據,每年可以消耗掉46.3個小興安嶺。小興安嶺是中國重點用材林基地,林區面積1206萬公頃,其中森林面積500多萬公頃,快遞包裝造成的消耗之大可想而知。
這里不得不說,蘇寧在今年在雙十一綠色包裝上的一次巨大創新——共享快遞盒。共享的概念已經熱到發燙,但從各個行業推廣的程度來看,還遠遠達不到普遍推廣的程度。共享的價值在于資源的充分利用,放到共享快遞盒上來,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充分利用,更對綠色快遞產生了強大的推力。
雙十一期間,蘇寧共享快遞盒在北京、上海、南京、重慶、鄭州、深圳等13個城市投放,從11月1日到11月11日,5萬多個共享快遞盒累計循環使用了825000次,一共可以節省近500棵10年樹齡以上的大樹。而截至11月14日,共享快遞盒11月節省了130萬多個包裝紙箱,單單算經濟效益,這樣的創新措施也是可觀的。
更重要的是,共享快遞盒的影響已經在國家政策制訂上已經有了顯著的效果。繼10月共享快遞盒熱潮,11月2日的全國人大第三十次會議上,商務部部長鐘山點名表揚了共享快遞盒理念;同一日,國家郵政局、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0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再次從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三個角度認可了共享快遞盒的創新趨勢。
無疑,綠色共享是未來快遞包裝的唯一方向。蘇寧推共享快遞盒只是一個開始,從趨勢上來看,蘇寧共享快遞盒開了一個好頭,后面就需要包括阿里、順豐,甚至三通一達等快遞公司一起加入進來,一起探索綠色共享包裝解決方案,百花齊放,才能完成深度的綠色包裝改造。
蘇寧物流的下一步想法會更大,共享快遞盒將作為一項長期的綠色包裝措施將持續進行產品迭代創新,目前已經與灰度、一撕得等多個產品供應商進行了聯合研發,蘇寧希望就此建立一個綠色包裝聯盟。
更重要的是在商品端,蘇寧已經與榮耀、佳能等多個3C品牌商建立了綠色包裝循環使用機制,計劃在商品的全鏈條流通上實現綠色包裝、綠色配送,上下游形成完整的綠色產業聯盟。
只有行業都“綠”了,未來才能實現真正整個生態的包裝循環共享。這是蘇寧的野心,也應該成為整個零售行業的野心。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