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觀環境
英國時裝銷售最近一周下滑
BDO Stoy Hayward的商業街銷售跟蹤調查顯示,英國的時裝零售商的銷售額呈負成長,截至9月6日的一周,銷售額環比下降0.5%,秋冬新一季的需求相當薄弱。
生活休閑類服裝和青年服裝表現最佳,鞋業銷售這周情況也不錯。相比之下,正式著裝和內衣表現不佳。
非時裝零售商有強勁上揚,為連續第二周上升5.8%,受休閑類產品、禮品及為戶外相關產品市場需求旺盛的推動。返校前也有一個小的需求增長,尤其是文具方面,但是持續時間較短。
中端市場銷售情況相當不錯,連續兩周連續增長,同比上升0.8%。
家居用品打破了連續三周以來的上升態勢,回落3.6%,跌至去年的水平。
美國消費支出指數自經濟衰退以來達最高水平
德勤所得的美國消費支出指數8月再次提高,達到經濟衰退2007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該指數由4個部分組成——稅務負擔、首次失業索賠、實際工資和實際住房價格。該指數從上個月的下滑2.39%上升到2.94%。
根據德勤首席經濟學家Carl Steidtmann的說法,一年又一年消費者實際消費開支不斷下降,今年的增長速度似乎已穩定下來。
個人所得稅率達到過去50年的最低水平,申請失業救濟得人數比高峰期時有所下降,住房價格在過去3年不斷震蕩的情況下開始回穩。最近,汽車和家庭日用品消費強勢的銷售表明,美國消費者在部分行業的實際支出都已上升。不過專家指出,美國消費者最近養成的節儉美德也會長久的持續下去。
英國電視購物展示禁令被解除
據報道,英國將取消嚴禁電視購物展示的規定,為了能夠增加電視臺每況愈下的廣告收益。
根據星期日電訊報道,獨立的廣播公司將被允許收費展示產品,但是英國廣播公司仍然被禁止這樣做。
各種媒體上的兒童節目也仍然禁止收費展示產品。
一名政府消息人士對該報透露說:"經濟情況已發生變化,我們現在允許讓一些產品在某些媒體上展示。"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該禁令是否該被取消曾討論了3個月之久,不過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文化司司長Ben Bradshaw將于本周晚些時候頒布這項新規定。
英國商業電視臺ITV的發言人對新規定表示歡迎。對于商業廣告業和廣告客戶而言,解除禁令感到"非常期待"。
Big Brother的總監Peter Bazalgette在接受星期日鏡報的采訪時說,預計該項規則的新頒布將會每年產生1億英鎊的商業廣告收入。
紐約服裝區搞運動擺脫困境
紐約曾有世界時尚之都的美譽,但是現下其服裝區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時,美國約95%的服裝都是自己制造,但現在美國僅有5%的服裝是自己制造的。
當時很多移民都在服裝廠工作,但是現在經濟衰退了,其中大部分的人不得不面臨失業。經濟不景氣,工廠被迫尋求更低的租金,工人的生活也都很拮據。
現在在服裝區出現了"拯救服裝中心"的游說團體,希望政府及有關機構能夠出臺政策幫助服裝企業擺脫困境。否則拿業內人士的話說:"如果我們再不做些什么,那么我們將會失去這個行業,當然也失去時尚中心的名號。"
二、奢侈品公司
金融危機鞏固意大利珠寶業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意大利珠寶業認為鞏固產業的時機已經成熟。因為業內專家說,該產業中較弱的公司已經被競爭出局了。
Domenico Girardi,珠寶首飾貿易展覽會Vicenza Fair的總經理告訴路透社,經濟危機使意大利珠寶業在結構上進行了調整。行業數字顯示,意大利珠寶公司2008年的數量比2002年下降12%。這些公司都受到來自于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的競爭打擊。
Domenico Girardi認為,隨著該行業的公司數目減少,他相信會有行業整合。不過鐘表及珠寶零售商Morellato & Sector公司的CEO Massimo Carraro認為整合的時間還沒有到。
2009年世界頂級品牌排行榜
世界經濟艱難的一年,許多知名品牌的價值都有所下跌。現在算是對品牌嚴峻考驗的時期。2009年,各頂級品牌的價值可謂有升有降。降得最多的不出所料是銀行和汽車品牌。
可口可樂公司連續第九年位居改榜單的首位。服裝也依然在世界頂級品牌的名單榜首,但知名時裝品牌的數量有所變化,排位也上下調整了。其中LV在服裝知名品牌中位列第一,ZARA漲幅很快,居于前列。
1 Coca-Cola 68,734 3% US
2 IBM 60,211 2% US
3 Microsoft 56,647 -4% US
4 GE 47,777 -10% US
5 Nokia 34,864 -3% Finland
6 McDonald's 32,275 4% US
7 Google 31,980 25% US
8 Toyota 31,330 -8% Japan
9 Intel 30,636 -2% US
10 Disney 28,447 -3% US
11 Hewlett-Packard 24,096 2% US
12 Mercedes-Benz 23,867 -7% Germany
13 Gillette 22,841 4% US
14 Cisco 22,030 3% US
15 BMW 21,671 -7% Germany
16 Louis Vuitton 21,120 -2% France
17 Marlboro 19,010 -11% US
18 Honda 17,803 -7% Japan
19 Samsung 17,518 -1% S. Korea
20 Apple 15,443 12% US
21 H&M 15,375 11% Sweden
22 American Express 14,971 -32% US
23 Pepsi 13,706 3% US
24 Oracle 13,699 -1% US
25 Nescafe 13,317 2% Switzerland
26 Nike 13,179 4% US
27 SAP 12,106 -1% Germany
28 Ikea 12,004 10% Sweden
29 Sony 11,953 -12% Japan
30 Budweiser 11,833 3% US
31 UPS 11,594 -8% US
32 HSBC 10,510 -20% Britain
33 Canon 10,441 -4% Japan
34 Kellogg's 10,428 7% US
35 Dell 10,291 -12% US
36 Citi 10,254 49% US
37 JP Morgan 9,550 -11% US
38 Goldman Sachs 9,248 -10% US
39 Nintendo 9,210 5% Japan
40 Thomson Reuters 8,434 1% Canada
41 Gucci 8,182 -1% Italy
42 Philips 8,121 -2% Netherlands
43 Amazon 7,858 22% US
44 L'Oréal 7,748 3% France
45 Accenture 7,710 -3% US
46 eBay 7,350 -8% US
47 Siemens 7,308 -8% Germany
48 Heinz 7,244 9% US
49 Ford 7,005 -11% US
50 Zara 6,789 14% Spain
51 Wrigley 6,731 10% US
52 Colgate 6,550 2% US
53 AXA 6,525 -7% France
54 MTV 6,523 -9% US
55 Volkswagen 6,484 -8% Germany
56 Xerox 6,431 1% US
57 Morgan Stanley 6,399 -26% US
58 Nestle 6,319 13% Switzerland
59 Chanel 6,040 -5% France
60 Danone 5,960 10% France
61 KFC 5,722 3% US
62 adidas 5,397 6% Germany
63 BlackBerry 5,138 7% Canada
64 Yahoo! 5,111 -7% US
65 Audi 5,010 -7% Germany
66 Caterpillar 5,004 -5% US
67 Avon 4,917 -7% US
68 Rolex 4,609 -7% Switzerland
69 Hyundai 4,604 -5% S. Korea
70 Hermès 4,598 1% France
71 Kleenex 4,404 -5% US
72 UBS 4,370 -50% Switzerland
73 Harley-Davidson 4,337 -43% US
74 Porsche 4,234 -8% Germany
75 Panasonic 4,225 -1% Japan
76 Tiffany & Co 4,000 -5% US
77 Cartier 3,968 -6% France
78 Gap 3,922 -10% US
79 Pizza Hut 3,876 -5% US
80 Johnson&Johnson 3,847 7% US
81 Allianz 3,831 -5% Germany
82 Moët & Chandon 3,754 -5% France
83 BP 3,716 -5% Britain
84 Smirnoff 3,698 3% Britain
85 Duracell 3,563 -3% US
86 Nivea 3,557 5% Germany
87 Prada 3,530 -2% Italy
88 Ferrari 3,527 0% Italy
89 Armani 3,303 -6% Italy
90 Starbucks 3,263 -16% US
91 Lancôme 3,235 N/A France
92 Shell 3,228 -7% Netherlands
93 Burger King 3,223 N/A US
94 Visa 3,170 -5% US
95 Adobe 3,161 N/A US
96 Lexus 3,158 -12% Japan
97 Puma 3,154 N/A Germany
98 Burberry 3,095 N/A Britain
99 PoloRalphLauren 3,094 N/A US
100 Campbell's 3,081 N/A US
Rodriguez首次capsule collection將在eBay獨家推出
網絡拍賣巨頭eBay證實,它計劃推出由Rodriguez設計得獨家8件單品,這些商品將在明年春天在網上拍賣。
此次的collection被稱為Narciso Rodriguez for eBay,質量高而且是相對能夠承受得起價格。該系列將有紅色、黑色和白色三色,價格從75美元到350美元不等,價格跨度較大。
Narciso Rodriguez對于在線銷售渠道感到相當的興奮,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自己的業務帶來長期的收益。Narciso Rodriguez認為在網上不同類型的女性,不同規模的公司,不同風格的設計都能找到,是一個廣泛推廣的特殊方法。這次推出的8款中的一款將在今年秋天的T臺秀上被展示。
eBay現在每年的服裝銷售接近50億美元,有超過8800萬的活躍用戶,相信eBay將給Rodriguez帶來很大的商機,是當今競爭激烈的服裝零售環境下的新商業模式。
Tommy Hilfiger返回preppy標志性形象,兩年內有望IPO
Tommy Hilfiger公司花了幾年時間,試圖使其服裝不至于太被同化或者但以標識為中心。但是公司CEO Fred Gehring說,準備推出"preppy"以及"iconic American"兩大品牌。
Gehring在接受路透社的采訪時表示,繼Tommy Hilfiger在曼哈頓第五大道旗艦店的開幕,公司將以這樣一個高姿態出現,為了向疲軟的經濟作出直接的挑戰,希望能夠獲得長期的利益。
Gehring認為紐約市復蘇的關鍵點,而且從目前新開店面的銷售情況看,總體還不錯。
過去一年,在全球開了100家新店,現在公司的全球銷售店覆蓋到了950個。而且根據全球經濟情況,公司明年還將再開50-60家店,其中大約有10幾家是在美國。
2006年,私人股本公司Apax Partners花費 16億美元收購了該品牌,可能在兩年左右公司將IPO上市。
巴寶莉將推出自己的社交網站
已經從經典轉向尖端的時尚品牌巴寶莉(Burberry)下月將推出自己的社交網站。這家服裝集團希望此舉能夠加深與顧客之間的聯系,并吸引新的忠實擁躉。
網站域名為artofthetrench.com,開始時將主要登載用戶上傳的自己身穿巴寶莉風衣的照片。該品牌在Facebook上已經擁有逾66萬名粉絲,號稱該數量超過了其它任何奢侈品牌。
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視頻采訪時,巴寶莉首席執行官安吉拉•阿倫茨(Angela Ahrendts)表示:"這些粉絲甚至可能還沒有購買過我們的產品。或者可能只買過一瓶香水或一副眼鏡。但這樣的顧客更需要品牌體驗、觸摸品牌。通過他們社交網絡的口口相傳,會繼續延伸成為對巴寶莉十分積極的討論……它的力量十分強大。"
創意總監克里斯托弗•貝利(christopher Bailey)委托時尚博主斯考特•舒曼(Scott Schuman)在網站上發布照片,主角是舒曼在全球各大城市街道上看到的身著巴寶莉風衣的潮人。斯考特•舒曼的時尚博客The Sartorialist頗具影響力。
其它零售商,例如美國的西爾斯(Sears)和英國的阿斯達(Asda),今年也在一些懷疑聲中推出了社交網站。但一位分析師表示,此舉與巴寶莉吸引年輕人的努力十分合拍。事實證明,年輕人在奢侈品消費方面彈性更大。阿倫茨稱巴寶莉正在對一項三年期的發展戰略進行評估,其重點就是"數字轉型"。
自2006年接手之后,阿倫茨對公司進行了精簡:削減成本、專注于核心產品系列、并引入在線銷售模式。據她稱,網絡銷售增幅是一些旗艦店的3倍。
在第二季度的最新財報中,巴寶莉表示,得益于前來英國的海外游客,公司零售銷售保持良好,但大宗收入下降了28%,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面向美國商場的銷售疲軟依舊。
French Connection上半年虧損1280萬英鎊,關閉北歐零售部門
French Connection日前宣布前6個月公司虧損,被迫關閉其北歐零售部門,并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將通過裁員來增強盈利能力。
這家零售商將削減其倫敦總部的50名工作人員,并關閉在丹麥和瑞典的商店。
據公司報告,公司上半年營業額下降了4%,虧損達到1280萬英鎊。
公司的毛利率也從51.8%跌至50.8%。而且英鎊持續走弱,也對公司產生較大的影響。。
公司北美不蒙的營業額下降了16%。預計公司下半年批發銷售業將下降5%左右。男裝訂單明顯少于女裝,其他品牌情況基本與過去持平。
公司有意下半年多企業進行戰略調整。對于女裝部分,公司還是具有一定信心的。
Give獲新資金注入
George Davies,Next的創始人,近日以個人名義向新時裝品牌Give注資2000萬英鎊。據泰晤士報報道,Give主要是向顧客出售能夠負擔得起的豪華商品,而且該店的商品能讓顧客看起來有一個獨特的外觀。David在Give中所獲收益的%%-10%將捐獻給慈善機構。
Give今年秋天在25個地區開出新店,其中在倫敦設立品牌的旗艦店。最早的開的一家店將在9月30日與大家面世。
David希望Give可以向海外擴張,他這段日子正與沙特阿拉伯的一個商場業主談判此事。他說如果Give銷售額沒有達到5000萬—6000萬英鎊的話,自己會感到很失望的。
Versace開網絡社區
Versace計劃帶來一系列耀眼的網絡空間。該意大利時裝品牌已經推出了自己的Facebook和Twitter,以吸引更廣泛的客戶。Facebook的用戶可以在這個社區里查看即將舉行的Versace時裝秀,通過Twitter知道關于Versace的實時更新。Facebook的網頁上也可瀏覽到收藏的畫廊、華服、廣告和名人紅毯等內容。更新的Versace網站將與本月晚些時候推出。
Jean Paul Gaultier將與Target合作
Target將與Jean Paul Gaultier合作推出狂野風格的服裝。這些服裝很新潮,但是價格較為便宜。
據消息稱,這批服裝在Target店上架的時間將會受到限制。
Target發言人稱,這次除了Jean Paul Gauliter以外,公司也不像找其他的設計師的合作。因為公司還是Jean Paul Gauliter最能體現這種服裝的文化內涵。
之前Target還曾和Alexander Mcqueen以及Anna Sui等有過合作。
三、零售與品牌公司
秋冬Jaeger成功,雅格獅丹瞄準新興市場及在線銷售
英國時裝品牌Jaeger秋/冬系列需求強勁,因此公司在未來一年計劃新開五家商店,包括可能在美國上市。而其新收購的姊妹品牌雅格獅丹將針對新興市場和互聯網擴大發展,并且將拓寬自己的產品量,尤其將增加配飾這一塊。
Jaeger公司CEO Belinda Earl曾經與集團主席Harold Tillman一起成立了收購雅格獅丹工作組,她上周告訴路透社記者,她明年將在英國、俄羅斯、中東和美國開出Jaeger新店,希望能夠打開這些市場。同時,新收購得雅格獅丹將側重于新興市場的增長,而且開始在網上銷售。
雅格獅丹是否能夠在線銷售成功的關鍵是它能否向Jaeger的在線商店學習,Jaeger的在線商店現在已是公司第二大的暢銷出口。公司還計劃推出新品牌,其中包括一些新產品和配飾。
由于先進的銷售模式以及合理利用資源,Jaeger秋冬系列大獲成功,Belinda Earl透露今年的銷售額將會超過去年。但公司未曾透露實際的銷售數值。
Inditex公司利潤下降、銷售額上升,ZARA開始在線銷售
西班牙零售巨頭Inditex公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公司凈利潤下降,不過由于嚴格控制成本,降幅為7.6%——好于預期。尤其是在上半年新開了166個零售點,使得ZARA快速進入市場。
該集團還宣布,將開始在網上銷售它的主打品牌——ZARA,從2009/2010年的秋冬系列開始。開始將在西班牙、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和葡萄牙提供網上銷售,今后將擴展到全球市場。公司股價上周上漲了3%。
公司第三季度的前6周,銷售額增長了9%,與上半年的增長速度相同。
截止到7月31日的前6個月,公司從去年的4.06億歐元跌至3.75億歐元。而分析師此前的預期為3.499億歐元。
期間總銷售額均符合預期,增長6.6%,達到48.6億歐元。同家店面銷售額與去年下半年上升0.7%相比下降了2%。
公司毛利率從去年占總銷售額的56.4%下降至55.3%。分析家認為,美元走強使原始材料成本更加昂貴,同時它又面臨著西班牙市場的價格壓力。
由于擴大公司規模,上半年運營成本增長了8%。到上半年底,Inditex在全球73個國家擁有4430家專賣店。
Lotte計劃在印度和中國開新店
韓國Lotte百貨商店正在考慮向中國和印度擴張,目標到2018年在中國經營20家分店。
該百貨公司計劃今年向海外市場投資大約2.939億美元。包括通過兼并和收購等活動,來提升公司的國際增長。
Lotte計劃到2015年時能夠使公司的海外市場轉虧為盈。
Lotte Shopping將在2011年的時候,在中國天津開出新商店。2014年的時候將在蓖伊和越南開新店。
該公司目前在印尼、中國和越南共有30家Lotte超市。這些是經過去年收購荷蘭萬客隆旗下的印尼商店以及2007年時收購了其中國店所獲得的。
YGM參與收購雅格獅丹
英國豪華時裝品牌雅格獅丹目前接受雙重所有權。由英國時裝企業家Harold Tillman的Broadwick Group以及香港的服裝零售商、批發商YGM共同擁有該品牌,GYM為其亞洲持牌人。
YGM花費1370萬英鎊獲得了雅格獅丹亞洲收購權。GYM認為雅格獅丹原先在歐洲和英國市場的高額營運成本是其巨大的黑洞。
雅格獅丹秋/冬2007/08 廣告系列秋/冬2009/10 雅格獅丹秋/冬2009/10
YGM貿易公司首席執行官Sam Chan認為,經過曠日持久的5個月談判,公司決定只購買"品牌最精彩的部分"。雅格獅丹在英國的工廠工資高,而且GYM對英國的業務缺乏了解,如果全部購買的話將會成為過于沉重的負擔。
根據最終協議,YGM獲得雅格獅丹在42個國家以及亞洲市場的商標權,包括日本地區。Renown從YGM手里獲雅格獅丹在日本地區的設計、制造和銷售權。
"三方協作"的模式相當具有吸引力。由于Harold Tillman對英國及國際市場的了解加上YGM對于亞洲市場的熟稔,相信兩家公司之間的協同作用能夠產生一定的效果。Sam Chan認為:"消費者更看重的是品牌,而不是品牌的主人。對一般的消費者而言并不了解其中的差別。"
Sam Chan還說GYM對于拓展雅格獅丹的戰略是開拓中國、日本和韓國三大市場。公司認為這三大市場對雅格獅丹較為熟悉而且相信還有更大的潛力有待挖掘。
Timerland利用社交及數字媒體,廣告公關青年市場
Timberland公司近日宣布了新的綜合性營銷活動,旨在吸引世界各地的年輕消費者們。
這場新的營銷活動,目的是推出Timberland 2009 footwear collections,運用的元素包括iPhone手機、Blackberry應用程序、各種游戲、互動廣告、在Hulu上的品牌視頻以及可定制化的Pandora電臺廣告。同時將在店內搞一些促銷活動,也將在潮流博客及雜志上做足公關。
此次活動這個月將在美國、意大利和英國推出。
Timerland全球營銷副總裁Jim Davey稱:"此次將社交與數字媒體相結合,將推出許多富有創意的廣告,同時依靠公關,將與我們年輕的消費者進行一次有意義的對話。是Timerland全球整合營銷的戰略體現。"
H&M將開東京最大旗艦店,中國為重點市場
H&M目前正在考慮在日本百貨公司中開設店中店,近日該公司日本業務負責人christine Edman如是表示。
而且有意在東京開設最大的旗艦店,該店面積至少有500平方米。目標地點在原本奢侈品服裝店分布的地方。christine Edman說選址時最被關注的問題。
去年,H&M在東京中心地段開設了第一家日本店,但是現在該店的銷售額和客戶流量已經遠遠超出了H&M的期望。
與此同時,H&M公司計劃在日本開出第5家分店,而且在東京時尚地標澀谷開得旗艦店是是世界上最大的H&M旗艦店。該公司將在日本的辦事處及陳列室超過三層。
此外,H&M公司計劃到年底,中國的H&M店數量將計劃提高30%。公司有意快速拓展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所有主要市場。公司認為中國游龐大的人口,具有無限的潛力。
e-bay和歐盟打起品牌爭奪戰
易趣最近簽署了一份請愿書,希望歐盟能夠修改歐盟競爭條列。因為網站上有75萬的歐盟用戶,而歐盟有規定限制互聯網銷售產品。
這份請愿書從7月開始啟動,希望歐盟能夠對"強迫消費"以及"選擇性消費"下個明確的解釋。因為這兩條使得網站上好多東西都無法再歐洲買賣。
eBay認為這種做法對網絡企業很不公平,而且網站和消費者不得不就此條付出更多。
但是也有幾個品牌,如Tiffany和LVMH都發現該網站上有銷售自己的假冒產品。因此如何正真做到控制產品銷售,是一件頗為不易的事情。不光光是靠一些想法就能解決的。
ZARA提供網上銷售了
高街時裝連鎖店ZARA宣布可以在自己的網站上在線購買產品了,這一消息是其西班牙母公司發出的。
Inditex旗下擁有多個品牌,這次ZARA可以在英國和主要的歐洲市場買到在線商品,出售的時間是2010年的冬季系列。
Inditex的上半年業績顯示,利潤下降2.8%,降至7.99億歐元。同店銷售額下降了0.7%,還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
銷售額上漲的9%,達到48.6億歐元。現有店面4430家,其中上半年新開166家。
消費者可在Zara Home網站上購買到這些在線商品
Uniqlo目標快速擴張
快速零售商Uniqlo目標成為全球時裝巨頭,雄心勃勃的公司計劃到2020年公司年銷售額增長7倍,升至540億美元。公司預計截至8月,今年的年銷售額達到73.6億美元。
目前,該公司在日本有780家Uniqlo專賣店,在海外同時經營著80家店面。Uniqlo的目標是能夠與Gap、Inditex和H&M齊頭競爭。
公司CEO Tadashi Yanai在接受某新聞媒體采訪時說:"如果能達到年銷售額540億美元,那真是一件相當好的事情。不過要實現這個目標,那么在美國和歐洲實行并購戰略將是必不可少的。"該公司目前收購了紐約時裝品牌Theory以及法國品牌Comptoir des Cotonniers。
該公司還計劃明年春天進入俄羅斯市場,而且將會在中國快速拓展。計劃到2010年,在全球擁有4000家零售店,目標國際銷售330億美元。
與此同時,Uniqlo的國內業務目標為2020年達到110億美元。
Uniqlo在整個萎靡不正的日本零售市場中獨樹一幟,在經濟衰退期,店鋪銷售額持續增長,由于其適宜的價格以及令人信服的商品吸引著愈加節儉的消費者們。
Uniqlo同店銷售額8月增長5.6%,這主要是由于秋冬季節新產品銷售強勁造成的。截至8月,本年度Uniqlo品牌的銷售額也同比去年上升了11.3%。
迅銷公司還表示,計劃在上海開設一個全新的Uniqlo旗艦店,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Uniqlo店。不過開幕日期還未對外公布。
Adidas和Puma為和平倡議60年來首次歷史性握手
德國體育服裝老大Adidas和它由來已久的競爭對手Puma走在了一起,舉行了一場足球友誼賽,以支持一項和平倡議。
這次活動被形容為歷史性的握手,是60年來兩家首次聯合,為了支持Peace One Day。在那一天(9月21日)兩公司的職員們將組成兩隊進行一場足球友誼賽。
那一天之后,兩公司的工人們還會一起看電影,真是顯得很"和平"啊。
Adidas和Puma自從兄弟Adi和Rudolf Dassler以來就一直是競爭對手,分立為20世紀40年代德國城市體育的兩大江山。
Adidas公司首席執行官Herbert Hainer 說:"我們很有信心體育能夠讓大家聚到一起。也很高興能夠為了支持世界和平與Puma走到一起。我們堅信體育能夠把許多正面的價值觀——如激情、團隊精神、公平競爭等很好的表現出來。"
四、研究報告
危機下的飾品生存紀實
對于曾經的奢侈品仲裁者而言,這是殘酷的一年。過去的十年中,全球奢侈品爆炸性增長。在此推動下,豪華的飾品們也是銷售情況相當好。但是現在不同了,根據貝恩公司的調查,預計飾品銷售將在2009年下降10%。這是貝恩自1995年跟蹤調查飾品市場以來,發現該部分首次真正開始下降。
Coach公司CEO Lew Frankfort認為:"美國的消費者的長期資產都不同程度的下降了40%至60%,雖然他們會重新開始支出,但早已不是以前的水平了。那些相信事情會回到原來狀態的人可是說是在妄想。"
不過趨勢回穩倒是有數據可依,去年冬天和春天,許多消費者們都回到商店購買皮鞋、手袋和太陽眼鏡,不過都是有選擇性的。今年上半年Gucci銷售增長了8.3%,LVMH銷售額增長0.2%,Hermes的銷售額上升了7.6%。但是價格都有下跌,所以利潤未必高。緩引Hermes總裁的話來講,2009年的銷售情況只能算是平平而已。
飾品市場總的戰略是控制成本、不斷創新,同時如何開拓擴大中端市場也是亟待我們解決的問題。
Condé Nast接下來會怎樣?
Condé Nast7月請來了麥肯錫顧問公司首席執行官charles Townsend來幫助公司走出現在的困境。
Condé Nast營運總監 John Bellando稱,下一年度公司的預算將大大減少。在編輯、修剪、人數、旅費等方面減少20%到30%的費用。而且公司計劃在11月進行裁員,同時在職員工的收入將減少5%。這些也都是逼不得已,因為公司的廣告收入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charles Townsend認為Condé Nast接下來應該,用新方法新觀點來優化及發展業務。根據麥肯錫的觀察和深入分析,Vogue以及Condé Nast Traveler可以采用相同的模式運作,便于管理,降低管理成本。現在麥肯錫的專家們還在進一步分析Condé Nast的情況,盡量滿足Condé Nast管理人員的想法,可望于下周一咨詢報告定稿。
對于業界所猜測的Condé Nast將有高層人事變動,公司拒絕透露關于這方面的任何訊息。
Barneys百貨前CEO出席秀展,認為奢侈品堅冰總會消融
據聞,Phillip Lim的男裝T臺秀上,Barneys百貨公司前CEO Howard Socol現身會場。他不是一個買家,只是以一個觀察員的身份來捕捉下一季的熱點。
大家都表示很高興能夠看到Howard Socol。而Howard Socol先生自己也感到很開心,因為他一直很欣賞Phillip Lim,認為他將藝術天才和市場很好的混合在了一起,做的東西都很有意思。
2008年5月,Howard Socol從Barneys百貨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一職上退休。現在他的生活很放松。做了很多一直想做的事情,去了很多地方旅行,而且還指導了許多設計師,Phillip Lim也是其中一位。
針對現在奢侈品市場低迷的狀態,Howard Socol的觀點與之前的分析家們不同,他認為奢侈品堅冰總會消融。就好比當年的9.11,可謂人心惶惶,大家都感到很害怕。但現在已經不會了,這是因為又是9年過去了,時間消磨了害怕。奢侈品也是這樣,只要時間充足,情況就會好轉。
倫敦市長感謝LFW對英國經濟帶來的益處
倫敦市長 Boris Johnson對倫敦時裝周(LFW)表示大力支持。他強調此次活動為英國經濟帶來了益處,通過贊助和媒體報道英國獲得了許多資源。
在紐約時裝周酒會上,他發表了此番言論。他認為LFW為設計師提供了一個平臺,這些都帶來了一定的銷售額。每1英鎊的投資,這次都換回了880英鎊的回報,真是有著卓越的商業價值。
他還補充道,今年是LFW25歲的生日,很多設計師和時裝編輯都回歸舞臺。如果你還在猶豫不決,請不要再搖擺了,快來紐約加入我們精彩的演出。此次活動將從9月18日開始一直到9月23日結束。
地理優勢不再成為紡織服裝采購的關鍵因素
長期以來一直是這樣,如果供應商和采購商的地理位置越是接近,那么該供應商就比其他地區的供應商更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更有人認為,這種競爭優勢會愈演愈烈,因為現在時裝周期變得更短,也就意味著交貨期也被縮短了。因此距離近似乎很成優勢。
距離近可以降低運輸成本,而且通常更容易調整現有的訂單、補充庫存。
但是如果真都是這樣的話,那么為什么許多采購商還要在中國和印度生產呢?其實考慮服裝采購的因素有很多,成本、質量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而且由于現在航道線比之前的更多了,如果要轉換港口的話也較為方便,因此單單靠地理優勢已不足以打動服裝采購商。
Mittelmoda產生冠軍
Mittelmoda新主席Matteo Marzotto計劃召開一次意大利時尚大賽。此次大賽已是第17屆舉辦,9月11日在意大利Gorizia來開帷幕。
此次參賽的設計師共有26名,這些設計師來自世界各地。最后來自英國Northumbria大學的Nicola Morgan獲得一等獎,獲得獎金1萬歐元。
五、中國相關
Aeon在中國出售自有品牌
Aeon公司計劃到年底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一系列自有品牌產品。根據日經新聞報道,Aeon現在在中國共有30個銷售店,而這些產品將在其中的15家商店出售。
公司會在廣東省先推出12種食品,然后將推出自有服裝和家庭用品品牌,這些服飾的價格將比名牌便宜30-40%。
公司推出自有品牌的目的是為了能到2010年時,公司的整體銷售額達到7500億日元——該值比2008年的銷售額翻了近一倍。作為該戰略的一部分,公司從今年秋天開始,自有的2200個品牌平均降價10%。
在中國銷售的自有品牌產品將外包給曾經為公司日本自有品牌生產的那些公司。Aeon認為,由于減少規模,外包生產將能夠進一步減少生產成本,從而使其能夠銷售價格更低的產品。
中國公司:不只是制造商,而是時尚的新主人
中國服裝制造業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已經擺脫了單純大規模制造商的地位,中國開始向西方一樣打造自己的服裝品牌。
一些國際知名品牌店內地經銷權都被中國國內的公司所收購,比如雅格獅丹和皮爾卡丹,最近都已被中國服裝制造商和銷售商收購。
與國外品牌相比,中國國內的品牌受經濟衰退的影響不那么嚴重。因此國內企業對外投資的力度有所增強。
中國動向之前收購意大利卡帕在中國大陸的所有權。現在該公司還瞄準了美國市場。但這些都只是消息人士透露的小道消息而已,正式的行動還未進行。
國外服裝專業人士認為,都十分看好中國的機會。認為許多中國品牌都有望能夠進入西方市場。
發表評論
相關的文章
"觀潮"共有3521篇與該文章相關的內容。
(查看全部),以下顯示其中最新文章5篇。
on
September(9月)25, 2015 at 12:03 AM | Posted by
XOXO

8月28日,“2015首屆中國生態環保面料設計大賽評審會”(簡稱大賽)在盛澤舉行。大賽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蘇州市吳江區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共同承辦,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人民政府特別支持。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5, 2015 at 11:41 AM | Posted by
XOXO

8月27-28日,“2015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評審會”(秋冬季)暨“16/17秋冬中國流行面料入圍評審會” 、“2015中國國際面料創意大賽評審會”在江蘇吳江盛澤舉行。活動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紡織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中國流行色協會、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承辦。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4, 2015 at 10:41 AM | Posted by
陳蕾蕾

誰是全球最性感明星?Victoria’s Secret絕對是至關重要的發言人之一,Victoria’s Secret內衣秀早就了眾多知名模特,品牌還推出了“WhoIs Sexy”的榜單,來看看今年的榜單排名吧。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3, 2015 at 11:22 AM | Posted by
陳蕾蕾

本周五,在英國的布里斯托城市,手袋品牌Mulberry遭到抗議,根據英國報刊The Western Daily Press的報道,抗議者希望引起品牌對人權的關注,品牌位于土耳其的SF Leather工廠存在侵犯人權的行為。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3, 2015 at 11:15 AM | Posted by
陳蕾蕾

Jean Paul Gaultier的服裝將于10月1日開始在日本的Seven&iHolding旗下的Ito-Yokado, Sogo和Seibu店鋪銷售,平價系列服裝可在7-Eleven便利店購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