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舉辦的全球首個原創高端時尚包袋跨界藝術展——“BAGISM包·當代”,于今天正式拉開帷幕。該展將在7月15日至10月9日在上海chi K11 美術館舉行。K11一直將藝術、文化、時尚與設計的力量有機融合,以充滿想象力、創新的藝術展覽和跨界活動展現K11獨特的時尚藝術氣息。這次K11將藝術跨界延伸至時尚領域,攜超過350余件跨越400年歷史包袋及15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展開一段超越100天的跨越國度及時代的時尚藝術之旅。
如今包袋已經成為大眾日常生活中獨一無二的配飾,也是女士們的心頭至愛。手包這幾百年間隨著歷史與社會的發展與變遷,有著不同的作用和象征。它的設計也隨著時代與潮流轉變而不斷更新,所承載的文化和含意也有所不同。此次K11將藝術結合時尚,用包袋與藝術的創意對話為公眾呈現經典時尚與當代藝術跨界完美融合,以另一種角度思考藝術與包袋和時尚的關系。
K11及K11 Art Foundation創辦人鄭志剛先生表示:“時尚與藝術的跨界,是K11一直倡導的工匠精神的最佳展現,也將由K11引領這個趨勢。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的跨界藝術展,激發人們對藝術概念與時尚設計的脈絡進行更深入的解讀與討論,審視兩者在文明的軌跡中不可分割的關系,也為中國當代藝術家和社會提供全新的藝術靈感和創作源泉。”
為呈現藝術與時尚的完美融合,這次展覽特別邀請了法國策展人伊麗莎白·阿祖萊(Elisabeth Azoulay)女士、青年策展人劉品毓小姐聯合策展,同時由國內知名時尚主編及策展人葉曉薇女士擔任此次展覽策展顧問。她們將共同策劃并從歷史、女性解放、名人、藝術這四個核心議題,將包袋與藝術品重新展現歷史的過去以及我們生活的當下。
展覽現場以充滿時尚設計與巧妙的展示方式,讓公眾直面了解包袋幾百年的歷史變遷、生活方式的改變與手包的設計演變、背包方式,以及包與女性地位和含義。公眾還可與巨型Lady Dior手包藝術裝置進行互動,加強現場參與感與體驗。而展品中還有不少是跨時代的經典和名流珍藏,如Coco Chanel親手設計的包袋、簡·鉑金(Jane Birkin)的原版包袋及時尚傳奇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與伊夫·圣羅蘭(Yves-Saint-Laurent)的私人手包、著名影星劉嘉玲(Carina Lau)的私人收藏等,其中摩納哥王妃格蕾絲·凱麗用過的Hermès原版包袋更是首次在國內展出、讓觀展者近距離接觸經典包袋設計的藝術之美。
展覽策展人伊麗莎白·阿祖萊(Elisabeth Azoulay)表示很榮幸作為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手包作為生活飾品,如今大部分都被放入櫥柜進行展示,希望透過藝術設計來賦予這個飾品更多的內涵和含意,透視其背后跨越幾百年的歷史和經典設計,以一個嶄新的視角展現在公眾的面前,完美詮釋每個經典包袋作品。
此次展覽的另一大亮點是邀請到何采柔、胡為一、李爽、梁遠葦、廖逸君、羅智信、靳山、彭薇、王浩然、王恩來、王思順、于吉、徐震、張恩利、趙要(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序)等15位中國當代藝術家,通過欲望、信息、生活/軌跡、性別、現成制品、傳統、廣告、社會參與以及消費者9大主題,帶來充滿自我主張的“BAGISM”藝術作品。同為此次展覽策展人劉品毓認為這次展覽為觀眾呈現一場貫穿400年包袋歷史的時尚與包袋的跨界對話,以不同的角度詮釋包袋在當代社會的角色與意義。
其中,中國知名當代藝術家張恩利為“BAGISM包·當代”這一當代藝術展特別定制了新的繪畫作品,該作品將在之后參與特別公益義賣項目。張恩利的繪畫作品一直圍繞著日常生活中常被忽視或是被遺忘的物和環境。展覽期間,年輕藝術家王恩來的作品《浪潮》置于上海K11一樓中庭,通過控制排風扇的啟動順序,呈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垃圾袋充滿變化的波浪矩陣,使垃圾袋脫離原本的功能語境,生成新的關系,讓觀眾在上海K11入口的遠處已經能感受“包·當代”展覽帶來的震撼力。作為展覽亮點的兩位藝術家,在為我們展現當代藝術的同時,也記錄了生活中日常“物”的印跡。
此外,中國著名的人像攝影藝術家肖全的攝影展《我們這一代》也同一天在chi K11美術館內開幕,這是肖全多年來拍攝名人肖像的大型回顧。同期,10 Corso Como和“上下”之家也將分別舉辦其名為《時代的肖像》及《美麗世界》的展覽。史無前例的三館聯展主要展出2012年至2015年間的新作品以及一百多張從未公布的作品,可以讓觀眾更全面、更完整的認識肖全的創作。
除了展覽,chi K11美術館還將于每周末繼續舉行“BAGISM包·當代”藝術講座及工作坊等教育培訓活動,公眾可通過這些不同類型的互動方式,參與并了解時尚及藝術的話題討論。K11將持續引領藝術的跨界風潮,為大眾帶來更多跨越不同領域的新鮮創意體驗。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