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Cristobal Balenciaga
1918年,Cristobal Balenciaga在西班牙小城圣塞巴斯蒂安開設自己的第一間高級訂制時裝時尚店(haute couture house)。Cristobal的設計水準精湛,在當地一鳴驚人,贊譽聲不絕于耳。隨后,他的第二家工作室在西班牙首都Madrid成立,緊接著,第3間haute couture house在Barcelona成立。自1937年,法國巴黎喬治5世第10大道10號成為Cristobal Balenciaga的旗艦店,影響著時裝界的潮流。
巴黎的優雅氣質,漸漸融入Cristobal Balenciaga的割作意念。大師christian Dior把Cristobal Balenciaga譽為“高級時裝翹楚”以及“舉世之大師”。
1946年,巴黎世家推出首只香水“Le Dix”。“Le Dix”正好來自巴黎喬治五世第10大道10號的旗艦店的名字。如同他的高級時裝服飾一樣,Le Dix贏得廣泛的贊譽,甚至可跟Coco Chanel并齊。
1968年,Cristobal Balenciaga關閉了他的時尚店,讓喜愛他的顧客失望了好一陣子。Mona Bismarck伯爵夫人耳聞該店關門謝客,更索性也把自己關在家中整整三天。
轉接期
1972年,Cristobal Balenciaga在他的祖國西班牙離開了人世。他的幾個侄兒繼承了他的產業。1978年,巴黎世家的業務,包括旗下的香水業務,都交由Hoechst打理,后來在1986年,再歸納入Jacques Bogart集團。
1995年,Nicolas Ghesquière加入巴黎世家并開始從事授權產品的設計活動。 到了1997年,Nicolas Ghesquière巴黎世家成衣和飾品系列創作總監。
當今的巴黎世家
2001年,Gucci集團收購了巴黎世家,并與Nicolas Ghesquière達成合作伙伴關系,由后者繼續擔任創作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成功帶領巴黎世家重拾品牌輝煌時代的影響力。
現在,巴黎世家的出品包括男女成衣、鞋及飾品,它們風靡全球,經久不衰。
巴黎世家精神
只要有好的架構,甚么也可建成。” Cristobal Balenciaga這樣說過。
“有了藍圖,他便在圖紙上動筆,每一個細節均準確無誤。”Cristobal Balenciaga的好友兼擁躉Hubert de Givenchy說道。
裁剪、修邊、上料和縫紉:每一個細部都不會逃出設計師的法眼,力盡完美。現在業內流行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黑色連身裙要做得成功,設計師必須從頭到尾把裙制作出來,然后讓其工作室里那900名工人鼓掌叫好便是了。即使他曾抱怨工作有點艱辛苦澀,但是他會對友人Mirõ說,“你可真幸運,因為要想搞個精品出來,你得事必躬親才行。我可不行,我需要500個員工的協助。“
然后你會聽到他突然提高嗓子,在至善唯美意識驅使下,從一流針線工匠手中接過剪刀。他就是擁有這樣的性格,對自己,對其他人均絕不妥協。
“就像一位建筑師,總是一絲不茍,想的全是純質感,平衡,還有各種線條之間的比例的問題。”20世紀50年代法國Elle時尚雜志編輯Alice Chavanne說道。
Cristobal Balenciaga留下這樣的雋語,“美麗的衣服等于稱身的衣服。”
他是個藝術家,其骨子里追求自由,他以現代的視野看事物。女性的身體,在他看來,就像雕塑的材料。他把自己的設計思想應用到這雕塑,取態既冷靜從容,亦溫柔有加,充份展現女性魅力。
1965年,記者朋友宣稱:“每個系列都是學習的對象。”,所指的是從1946到1947年的圓筒衣,1950年的舞會落肩裝,富有青春氣息的娃娃裝,1958年的燕尾禮服,以及1965年的印度婦女的薩利式禮服。“Cristobal Balenciaga卻一直在堅持自己時尚路線,那是一條永恒的,無法越界的路線。“
事實上,在上世紀50和60年代,當時的Cristobal Balenciaga正處于創新意識及膽識的最高峰。他開創了領位不對稱,寬松型、面松,中長型,八分袖以及完美袖口的服飾風尚。他是一位精于計算的數學家,把各種比例完美妥當地安排。
上世紀50年代,Cristobal Balenciaga推出了頗受世人歡迎的無領上衣,cracknyl雨衣(1950年),女式休閑套衫,首款低腰套裝(1951年),束腰大衣(1955年),披肩及帶狀禮服(1956年)以及裙裝(1957年)。這些服飾,一個比一個時髦,撩人心扉。1962年,他發布了一款由著名制鞋商René Mancini生產的皮靴。時尚界將他的最后的作品,即1968年夏季超短裙系列,以及迷你裙和視錯覺束腰外衣喻為時裝界的“勞斯萊斯”。
“自然一些,做回自己。” Cristobal Balenciaga說。
西班牙畫家輩出,例如Goya、Velasquez和Zurbarán...
正是受到這些西班牙畫家、西班牙歷史及西班牙文化啟發,Cristobal Balenciaga設計了Infantes系列絲綢禮服;適合于劇院的以厚重感的天鵝絨作主料,以珍珠點綴的Duennas系列禮服;帶花邊的女式短上衣;以及手工刺繡的Tereros禮服。
不僅如此,西班牙當地也有簡樸修行的宗教氣息,其啟迪了Cristobal Balenciaga聲名遠揚的深黑色晚禮服。Flamenco舞的激情啟發Cristobal Balenciaga將各種暖色用在時裝上,時裝霎時宛如一塊調色板,各種色彩喧囂狂亂,互相爭奇奪顏:有深綠,檸檬黃,糖紅,深紫,鮮紅,暗栗,這些顏色都雜合地并置于一體,各色盤踞一方,看上去宛如一幅絢麗的幾何圖案。據Cecil Beaton (1904-80)說,這位在上流社會浮沉的攝影師以及文學家曾說:“如果把巴黎世家比作時尚界的畢加索,我想大多數人也會贊同。”
Cristobal Balenciaga喜歡將單色的布料襯托線條、圓點花紋及鮮花圖案。此外,他把粗花呢與凸紋絲綢、平紋皺絲品、羅緞和帆布等素材結合于一體。對于Bucol為其設計的裂紋尼龍材料和蜚聲海內外的Abraham工作室生產的zagar及gazer,他將這些研發實驗室中誕生的最具革命意義的紡織品與傳統意義上高貴典雅的布料一并使用,令世人驚訝不已。
“無疑,巴黎世家是唯一一家敢作敢為的時裝設計企業。” Elsa Schiaparelli評價道。
比例的和諧,衣與人的和諧,促成了一種難以企越的和諧感,難怪Hubert de Givenchy不禁高呼:“這是巴黎世家式奇跡”。巴黎世家給長久以來由緊束腰身主導的時尚界吹來了一股清爽的空氣。無需用太多的胸衣束腹,無需裹上厚重的胸衣,穿上禮服依然風姿卓越,需要的僅僅是改善裁剪工藝,精選和配置布料的問題。巴黎世家展現了自由精神與女性獨有的陰柔屬性的和睦融合。
“Cristobal Balenciaga設計時裝就如同編排樂章,使用各種布料,以色彩作音符,各式材料作琴弦,一首動聽的交響樂由此而生。”(Jacqueline Demornex) 在追憶故友Gustave Zumsteg(蘇黎Abraham綢緞時尚店首席設計師)時,Cristobal Balenciaga提到:“要制作一件偉大的時裝,挑選品質優良的布料是首要條件。”
作為時尚界的真正大師,Cristobal Balenciaga一貫堅持為每套衣服制作禮帽,并配裝珠寶。“藥丸盒”狀禮帽,Andalusian寬邊女帽,圓柱狀日式禮帽上,毫無例外地點綴著珠玉寶石,顯得奢華富貴,在光線的映照下,澤澤生輝。
話雖如此,靜雅依然是指引Cristobal Balenciaga的核心設計理念:他設計的時裝透出的那股質樸之風是他人難以模仿的,這種質樸之風就如同建筑之雄力。另外,他對各種技巧的掌握的可說是爐火純青,所以復制是一樁難事兒了。”1932至57年期間擔任時尚雜志Harper's Bazaar主編的Carmel Snow以非常確定的口吻說道。
“社交不可少,精力也重要。” Cristobal Balenciaga總是妙語連珠。
巴黎世家是時尚品質的一塊試金石,她迎來不少慕名而來的顧客,包括了西班牙王室成員,歐洲貴族子弟,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例如美國影星Marlène Dietrich,Helena Rubinstein創始人Helena Rubinstein夫人,還有Maria Callas。 這絕不是博君一笑的供人消遣的事宜,Cristobal Balenciaga為人是相當挑剔的,他不但是巴黎時裝界身價最高的設計師,而且他只肯為精英,當然還有他的私交好友才動動自己的精湛技藝。
人們都抱怨他只能容納90人的會客室太過于狹小,對于這些怨語,Cristobal Balenciaga聽得太多了,他索性充耳不聞。事實上,他打造那個會客室時,根本沒有想過要把整個巴黎的顯貴一族都奉為上賓。Cristobal Balenciaga的設計風格還是一貫地靜雅與高貴,沒有過份裝飾性的飾品和嘩眾取寵的噱頭,也不會教人感到空洞無物、。
任何人都沒有特權,“不租賃禮服,也不給任何折扣。”是不變的原則。模特目無表情的臉頰上也不許掛有笑容,其千篇一律地天橋上步行著,高昂著頭,提臀向前,在一面素色的背景布幕上投下自己的身影。模特不一定要美得驚艷,但“衣服一定要漂亮,這樣不論模特的面貌何如,衣服也能脫穎而出。” Cristobal Balenciaga這樣響應那些對他評頭品足的評論家。
發表評論
相關的文章
"觀潮"共有845篇與該文章相關的內容。
(查看全部),以下顯示其中最新文章5篇。
on
September(9月)19, 2015 at 17:53 AM | Posted by
Yank

《藝伎回憶錄》中小百合斟酒時從和服中露出的半截手臂惹得男人頻頻回首,她顧盼生姿的樣子高貴無比;《茉莉花開》中陳沖身穿旗袍露出纖細的手臂,倚在窗前也會有半個上海灘的男人為她折腰;Andy Warhol說“留白的空間是未曾浪費的空間”,這是否也適合服裝?我猜想,潘金蓮挽起袖子去撿那雙筷子的時候,有沒有恨自己那個朝代沒有see-through?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18, 2015 at 17:19 AM | Posted by
Digest

全球政治舞臺的戲劇性無時無刻不在牽絆著70年代的西方社會,正因如此,那時的亞文化是多姿多彩的,時裝更是以獨特的記號區分不同族群。女權運動讓男人穿上了喇叭褲,美越戰爭的強權主義讓嬉皮為愛發聲,傳統制度的壓抑讓朋克吹響了暴戾口號。那是一個強調關懷與自由的年代,也是西方價值觀與文化站在頂峰的時刻。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18, 2015 at 17:01 AM | Posted by
Digest

無論襯衣還是半裙,任何單品只要變成絲綢材質,就立刻擁有了一種華麗感。絲綢雖說是奢華的代表,但是并不會容易顯得俗氣,算是實穿度比較高的奢侈材質。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11, 2015 at 16:05 AM | Posted by
Zoe

秋季的色彩大多是沉悶的,脫掉了春夏鮮艷暴漏的裙子和糖果色手包。穿上了遭到整個時尚圈嫌棄的秋褲,涂上深色指甲,換上深色系遮體大衣,把自己包裹起來對抗寒潮。然后默默的淪為了所謂不解風情的女人。那么為什么不給秋天加點料?既然不能露出美好的胸部和完美的腰線,那就從細節入手,從手開始,裝點自己。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11, 2015 at 11:05 AM | Posted by
可樂

因為Lemaire和優衣庫的合作而一炮走紅的性冷淡究竟是個啥,其實很多品牌將這個風格做了好幾年了!只不過你們最近才關注而已,今天就來扒扒這些性冷淡的品牌,以及看看時髦的街拍姐姐們是怎么穿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