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說腕表漲價的聲音特別多,而品牌們也用實際行動在驗證著漲價的“事實”?墒牵瑢τ谠谥袊箨懙貐^的我們到底有什么影響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鐘表游白映澤的看法。
這是2014年10月份香港百達翡麗代理店的標價,今天,它們的標價至少拉下去好幾萬......
手表究竟在漲價還是降價?
倆字兒:降價。
最近不是一片漲價聲嗎?
是的,有真實數據顯示:
1,勞力士5-7%(日本)和12%(歐元區)。
同時還有大家沒有注意到的帝舵也漲價15%。
2,卡地亞漲價5-7%。
3,包括其他提到可能要漲價的品牌,如寶珀、寶璣、歐米茄等都被提及。
以上數據勞力士的漲價是確認的;卡地亞和其他品牌我自己還沒親眼看到已漲的數字。
最爆炸的消息發生在昨天: “百達翡麗香港市場調整降價,價格最高暴跌22%!”(實際顯示不同型號款式降價幅度在7-22%)。
昨天百達翡麗的調價,已經傳出清晰的調價表,所有款式的價格變化一部了然::百達翡麗此次降價幅度非?捎^!
我們注意到,以上漲價都發生在歐洲(但不包括瑞士)或日本、香港地區(但不包括中國大陸)。也就是說中國大陸地區價格沒有任何變動----也就是說這跟在大陸買表的一般民眾沒有任何關系!
但是,但是問題是:很多人的名貴名表,都越來越多是在境外購買的。中國人一年接近1000億美元的境外奢侈品消費(有數據顯示2013年是740億美元)中,名表占不小的數額,F在隨著中國人出國旅游越來越容易和常態化,到國外購買奢侈品成了很多人出國的固定項目,甚至有些人出國就是為了購物的目的!中國香港澳門地區,歐洲、日本、韓國以及世界各個旅游地都是中國人的購表地點。
我們舉個百達翡麗表款的例子,入門款(也就是幾乎最便宜的表款)5196型號的最低一款在瑞士公價之前是17700瑞郎,國內公價應該是178000元人民幣!猛一眼從數字上看,國內公價數字比瑞士公價數字的十倍還多!當時瑞郎兌人民幣匯率常在6.5左右,也就是瑞士購買公價不超過人民幣12萬元,再減去8%的離境退稅,一般即使在毫無折扣的日內瓦沙龍店買,最后只有10萬5千人民幣左右。如果到代理店去買會有或多或少的折扣,最后價格會比這個還低。而國內就是178000元還沒有一分錢折扣(這個表在香港代理商處購買當時最低大約在13萬人民幣左右)!這中間直接差了超過7萬元人民幣。這還只是一塊入門款表的差別。高價復雜款的價差常常能差個十幾萬幾十萬甚至過百萬。
有錢人和暴發戶不都是傻的。錢都是自己掙的。除了真無所謂和有必須國內購買需求的(很多是送禮),和完全不知這種差別的用戶,有幾個人不愿省下這幾萬幾十萬的?省出來的錢是真金白銀,能做很多事多買很多東西豪華旅行來回瑞士可以好多次了......
所以,國內的很多高級腕表品牌店都成了“廣告店”。也就是給品牌做廣告的,買的人進去看好表款,然后自己出國買,或托朋友帶,或干脆代購。我前幾天聽一位品牌高層說,現在的代購已經夸張到直接在品牌專賣店拍照片和打電話給買家看貨,明目張膽。
品牌中國公司一年賺的錢,花費廣告和各種傳播,各種市場活動,在中國大陸地區做的努力,最后都變成了世界各個免稅店的實際購買,成績總是算不到中國品牌公司的頭上。我們有時說,那些法國、瑞士、意大利、日本、韓國的表店真是閉著眼睛賺中國人的錢、得中國大陸市場宣傳和廣告的好處。因為他們啥也沒干,就是因為低價,中國用戶直接跑到他們面前快速刷卡付款、打包,連最起碼的奢侈品服務都不需要!為了不被海關查,常常連那些漂亮的表盒(表盒是高級腕表價值的一部分)也不要了!
喜歡奢侈品的中國用戶好可憐啊,忍受不了國內的奇高高價(奢侈品幾乎是全世界最貴了,所以中國人在哪里買都覺得比國內便宜),只要在外面買到就覺得賺到,喜滋滋迫不及待地等著回國去“爽”(低價擁有誰都知道的高價的東西)和炫耀,哪里還在意這些細節。實際上,奢侈品的價格有很大一部分也在服務、售后和從容華麗的購買感受上啊。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真的要佩服國內大陸市場仍然做得很好的品牌。因為他們始終要用適銷對路的好產品、好服務、相對的好價格、大宣傳和得力的銷售們來跟畸形的中外價差來抗衡,讓這些名表消費切實發生在國內。
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大陸市場始終保持優異表現和大發展的,還是價格中等的腕表品牌----因為國外購買的價差誘惑沒有那么大和有必要。那些高價位的品牌,市場表現要么不穩定(比如不計成本式的賄賂型禮品消費一銳減,它們的市場份額立即銳減),要么就Just so so一般般,即使品牌在國內的影響力和關注度已經很高很高。
也就是說,因為中國大陸畸形的高奢侈品稅等原因,奪走了高檔腕表很多生意。什么意思?很簡單,就是說那些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著名高價品牌,按照美譽度和知名度,它們的銷售應該很好。但實際大多數都一般般。為什么?一方面是因為它們本來就是奢侈品,價格本身對很多人就很貴只能是少部分人擁有。另一方面因為現在網絡時代,價格的差別之大已不是秘密,喜歡這個品牌的人,都通過自己的其他渠道低價購買或直接到國外去買了,沒幾個人“傻傻地”去中國專店購買。而實際上,買名表這類高價高品質售后要求很高的商品,最好的選擇就是在本地購買!我也常常勸朋友只要經濟條件ok,就在國內買,最好不要以“逃稅”的方式在境外或代購方式購買?墒悄菍崒嵲谠诘木薮髢r差是致命的。
有些人說是品牌國內定價太狠了。實際除了個別品牌有人為高價,絕大多數品牌的高價都是無奈的,如果沒有那些稅,他們巴不得價格降下來,中國價格在全球最有優勢,中國人都在中國國內買瑞士名表!
好了,我們現在來解釋最重要的問題。
為什么說現在很多漲價確實發生的情況下,真實的情況是降價趨勢?
首先,這些漲價只發生在歐元區和幾個因為匯率變化,價差突然很大的地區和國家。因為當地匯率突然變化且穩定后,瑞郎兌當地貨幣升值,當地的表價自然過于便宜,這和高級品牌要保持國際價格穩定姿態相違背,所以一般都會修改價格。
這次就是這樣,歐元區的價格上漲,是因為瑞郎兌歐元突然暴漲,打亂了歐洲區和瑞士價格的統一性,品牌必須做調整。這種調價是被迫的,沒有一個品牌愿意做這種漲價,因為現在的整體趨勢和共識是大家要降價。碰到這種突發狀況,品牌全部是被迫而為之。
所以在歐洲和瑞士賣表的人都高喊“要跳樓”,因為價格升高后,歐洲和瑞士價差就沒有之前相比中國大陸價格差距那么大,加之整體經濟低迷,他們的生意就更不好做。而在歐洲賣表的,現階段肯定還是一片喊“漲”聲,因為在火熱的喊漲中,才能抓住最后的一點機會,把意欲買表的中國買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急著”在漲價前買表,把這種生意機會榨取到零。
等到都漲上去了,瑞郎也保持堅挺即瑞士公價本身就比較高時,在歐洲和瑞士本來輕松無比賣表的人們就要真跳樓了。至少他們沒那么多生意和工作機會了。舉個例子,每天到店的中國客人少一個,他們一年就要少不少穩定生意,他們一年就不可能雇那么多人、多開那么多店,甚至之前火爆期開的店也要一個個冷落和關張。原來被這些店"急需"招聘的中國籍店員,要想有個好收入,未來可能最好是要另謀生路了。
所以,在過去不短的若干年中,多次漲價的瑞士品牌們,現在感到他們產品定價太高了(或者說...針對中國用戶太高了...這個意思大家體會下)。所以,必須得降價和調整價格。而這些品牌又常常是市場的操盤高手。它們口頭上不直言降價,
但實際上已不約而同地悄然走向同一條路:
降價。
今年開年的第一大展,2015SIHH日內瓦表展就清晰地對外透露出大家要集體降價或者說調整價格的明確信息?上脑谌鹗垦胄械"瘋狂"舉措,瑞郎兌歐元在SIHH開展前幾天突然暴漲,最終媒體和各個傳播渠道一片"漲價"宣傳聲中,本要傳達的真實的降價信息被淹沒了。表展所要透露和傳播的重大信息沒有得到原有的傳播。
舉這次2015SIHH上重要品牌的最新款腕表定價來說明一下。
其一,一貫矜持的朗格表,之前最低的入門款價格應該在16000歐元左右(希望沒有記錯,如果有記錯歡迎大家拍磚),可是這次最新推出的紅金Saxonia價格是13900歐元。這是明顯的降價了,而且是整體調整品牌入門門檻價格。
其二,其他品牌的某些表款標價,實際也相對在降低。
其三,歷峰集團最重要品牌之一萬寶龍,去年只是以一款不到10萬人民幣的低價萬年歷腕表足以讓業界驚異,而今年萬寶龍腕表以密集“狂飆”式的低價新款在2015SIHH一舉成名:年歷月相表最低僅3萬人民幣左右公價,“跟江詩丹頓世界時很像的"世界時腕表只要3萬5千人民幣左右,而設計出挑且帶陀飛輪的紅金材質單按鈕計時碼表定價30萬元人民幣......這些價格都打破了高級腕表界一貫的價格門檻。作為歷峰集團和卡地亞地位不相上下的最重要品牌之一,萬寶龍能走出這樣的低價策略并"大肆"推出新品,集團一定是默許的。也就是說高級腕表領域的低價或降價是大勢所趨。
經濟瘋狂時,誰都可以瘋狂。經濟不好時,還保持高姿態,那只有掉下來摔得很慘。中國市場不成熟時,拼了命不斷漲價賺中國人錢還能實現;中國市場相對成熟中國表友和用戶相對"聰明"時,再那樣下去只有搬石頭自己砸自己的腳。
大品牌的舉措常常是明燈和風向標。實際2014年,江詩丹頓已悄悄調低了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價格。而好幾家品牌,也實現了"中港臺同價"甚至在爭取實現全球同價。
這次百達翡麗在一般民眾相對迷惑的一片漲價潮中,突然價格“暴降”,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
這是2014年10月份香港百達翡麗代理店的標價,今天,它們的標價至少拉下去好幾萬......
希望有一天,我們喜歡的名表都能全球同價,我們開開心心在家門口買表和享受最好的服務,再不去折騰和動腦子----千方百計找到價差最大的那個地方,找到所謂的保值增值的名表。
愛表、買表、用表,是為了自己開心,為了讀時,為了裝飾自己的品味和個性,是一種文化,一種傳承,一種優雅和自我欣賞。
其他的,就都想多了。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