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2日,上海) 近日,“卡地亞靈思涌動女性創業家獎”與中國企業家木蘭匯、上海交通大學—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AEMBA項目共同舉辦創業主題研討沙龍。活動特別邀請麥肯錫(上海)咨詢有限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余進女士作為主持人,諾亞財富聯合創始人、諾亞(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汪靜波女士作為主講嘉賓,共同討論了社會企業兼顧盈利與公益之道。出席研討會的特邀嘉賓還包括“卡地亞靈思涌動女性創業家獎”2011年亞太區獲獎者、義源(上海)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春虹女士,2009年亞太區決賽入圍選手、SHOKAY創始人喬琬珊女士,該獎項評委、赫斯特媒體廣告集團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楊玟女士,以及卡地亞中國區公關總監張小宇女士。上海交大—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AEMBA項目主任李沛話女士特意為研討沙龍致歡迎辭。此次沙龍以“創收與創益”為主題,嘉賓們分別從商業模式、融資及平衡藝術三個角度共同探討社會企業的平衡發展之道。
“社會型企業”是當今企業發展的新類型,也是女性創業的主流方向。“這是無論多困難也要堅持的商業模式”, SHOKAY創始人喬琬珊女士與主講嘉賓汪靜波女士分享到。源自一次旅游,喬琬珊看到當地牧民在艱苦的環境下放牧牦牛,讓她萌生起創立社會企業的想法,打造牦牛絨產業鏈,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當地藏民生活水平。2009年,她憑創新商業模式參加并入圍了“卡地亞靈思涌動女性創業家獎”。SHOKAY理念上的領先,不僅體現在將社會責任感融入企業運營,更體現在其產品線之外提供定制服務。SHOKAY在上海組織了手工編織團隊,為當地女工提供工作機會的同時,將手工編織定制作為品牌內涵。“我們希望與牧民和織娘一起合作,因為我們想提高他們的收入,所以我們必須一切從源頭開始,”喬琬珊堅定地說,“這就是社會企業與傳統商業模式之間的微妙差別。”
主講嘉賓汪靜波女士認為要規劃好社會企業的發展,必須從資本投資角度看待其商業價值,明確自身優勢以及對資本的吸引力。從尋找未被滿足的社會需求到決定商業模式,其中發現的新價值正是社會企業的核心。融合創新價值的商業模式是社會企業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不能忽略可持續發展的要素。汪靜波女士認為融資對很多初創企業來說,是生存下去必走的一步,特別是要兼顧創收與創益的社會企業。打造“一杯水馬桶”的義源公司董事長陳春虹一直堅持環保企業的理念,當年為了推廣父親發明的節水技術專利,她放棄教師的工作只身來到上海創立“義源”。憑堅持與毅力,“義源”成功把握機遇進入世博會,奠定了企業更廣闊的發展道路。陳春虹女士談到創業初期的艱難和對融資的看法時深有體會,“資本是血液,沒有資本意味著創業會堅持不下去。即便如此也要慎重選擇投資合作者,就如同找對象一樣,價值觀相近才能幸福的走下去”。2011年,陳春虹以“一杯水馬桶”項目獲得“卡地亞靈思涌動女性創業家獎”,國際上的肯定為企業累積更多關注,同年義源公司年銷售額同比翻了兩番。
在創新價值的基礎上發展可持續性商業模式,兼顧社會效益與盈利回報是一種平衡藝術,然而作為女性,在社會中常扮演多重角色,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余進女士以親身經歷,與嘉賓們共同講述如何發揮女性企業家特有的平衡智慧兼顧事業與家庭,呈現堅韌而柔美的女性力量。
近年,全球女性創業人數日漸增加,越來越多的女性活躍在商業領域,成就一番事業。“卡地亞靈思涌動女性創業家獎”在2013年收到1800個案例參賽,較2012年增長約20%。其中,環境保護,商業與人文關懷的結合以及個性化服務一直是女性創業的熱點。在創造商業利益的同時,女性企業家更關注社會公益,從而傾向于選擇創立社會企業。“卡地亞靈思涌動女性創業家獎”希望鼓勵更多中國女性實現創業夢想,通過參與獎項評選,得到實際幫助與指導,成就企業創收與創益平衡的發展。
關于“卡地亞靈思涌動女性創業家獎”
“卡地亞靈思涌動女性創業家獎”(Cartier Women''s Initiative Awards)于2006年由卡地亞和女性經濟與社會論壇聯合主辦,并由麥肯錫國際顧問公司和英士(INSEAD) 國際商學院鼎立協辦。這項引人矚目的年度國際大獎用以鼓舞女性的創業熱情,成就女性的創業夢想,并幫助女性企業家搭建國際化的溝通平臺。此獎項每年在全球評選出六個由女性領導的具有創新意義的杰出商業企劃案,并予以表彰。自創辦以來,“卡地亞靈思涌動女性創業家獎”已挖掘了130位富有潛力的女性創業家,給予她們專業的商業指導和幫助,并表彰了其中的38名獲獎者。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