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vin Klein設計師Francisco Costa與相戀二十余年的馬術師男友John DeStefano的居所彷佛給了他這一季所需的靈感。
衣物, 在他看來,不祇用來遮身避體,更是身心歸依的居所。從用色到廓形,都是審美的映照。而與肉身廝守的織物面料,從厚薄,鏤空,透光,支持,纏裹,垂墜,甚至細微到與肌膚摩擦發(fā)出的聲響,彷佛都在他的考慮之列。
他2009秋冬的設計,相比春夏季廣受贊譽的寬身蠶繭式輪廓和日式燈籠折紙捏褶細節(jié),更顯清凈節(jié)制,線條更為流暢,但以織物本身創(chuàng)造了戲劇性。(第二張)
冬日灰白的表面印有裂紋的剪羊絨大衣,鉛筆裙,云雀灰的短靴,鏤空后跟。(第三張)
嵌入式的折門,欲迎還合。(第四張)
Sasha的亮灰單肩連身裙,柔滑如水的絲絨質地。裙的下緣是新月形的不規(guī)則收邊,波瀾暗藏。鞋子也是,看似不解風情少女氣的mary jane,后跟也是鏤空。(第五四張)
臥室、墻上的馬鬃照片是Bergdorf Goodman的著名買手Linda Fargo所贈。床上的臥具,自然是Calvin Klein居家出品。(第六張)
黑色縐紗絲裙,褶襉斜垂輕瀉,河流入海的歸屬,又再劈浪分開。(第七張)
網眼絲裙,鑲墜不規(guī)則幾何絲絨貼片,下擺也是瀑布般不規(guī)則瀉下。(第八張)
羊毛氈單肩連身裙,鏤空的細節(jié)是我這一季看到的同類中最完美的,密實中透光,垂感微妙。(第九張)
鏤空鞋跟的mary jane由絨毛小牛皮制成。(第十張)
也有許多精妙外套和大衣。這一款棉,羊毛和絲混紡提花的小外套將不同形塊如拼圖般迭加,卻不顯繁復虛飾。(第十一張)
鏤空鞋跟的細節(jié)。(第十二張)
Guest bath洗漱鏡臺細節(jié)。(第十三張)
終于看見顏色,威尼斯金色的網眼無袖裙,上面是絲絨的粗直線panel鑲嵌,也隱隱契合Francisco一向偏愛的herringbone人字形紋樣。(第十四張)
威尼斯金色提花圖案的絲絨裙,下擺也是新月形狀。(第十五、十六張)
最后壓場的單肩juniper刺柏青的提花絲裙。(第十七張)
從巴西Rio西南邊的小鎮(zhèn)出發(fā),Francisco孤身一人來到紐約,先是上語言學校,然后就讀FIT的夜校課程。經歷Bill Blass,Oscar de la Renta,Tom Ford時候的Gucci,到終于接掌Calvin Klein,是長長的一段旅途。
他有次接受采訪時提到,金牛座的他十分務實苦干,清楚自己所要的東西。還是沒料到十幾年前一位占星術士告訴他他將會任職Calvin Klein,當時的他還是Oscar de le Renta手下不起眼的助手之一。
謙卑的他也提及自己初見大師時的忐忑。但他們一拍即合,都深愛織物。第一次一起選擇面料,足足花了兩三周時間,從多達十五箱織物中定奪:同一種圖案,卻以五種不同方式混織,并且每一種混織都有12色。他從中悟到了極簡主義的精髓:你可以保持一種廓形,但卻可以不同織物重新詮釋,永不單調。
值得一提的是,發(fā)布會運用的配樂也十分吻合曼妙-Pina Bausch皮娜鮑什2006年作品Vollmond片斷,主曲是日裔作曲家三宅純Jun Miyake的谷中百合。水瀑般的鼓點為看似節(jié)制低調的衣物帶來薄暮和暗涌。
原文參見:
Daisy 人在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