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亞手上擁有一份隨時可以調用的獨特檔案。這些檔案好似卡地亞的靈魂,講述著自品牌創立以來的全部作品的歷史。大皇宮展覽“卡地亞:風格史詩”將精選部份檔案展出。
卡地亞檔案部位于和平街13號第六層和第七層,由維奧萊特•貝提(Violette Petit)主管。檔案部不對公眾開放,只有研究人員和少數擁有特許權的人才能在接待室受到首席檔案員的接待。這些文件的內容仍然嚴格保密,因為它們可能包含了關于某些名流顯要及珠寶主人的信息。
檔案部以接待室和幾個儲藏區域構成,里面收藏了大量的照片、圖稿和石膏模型。嚴格的溫度和濕度控制,確保了最佳的保存條件,以避免溫濕度的波動損壞水粉畫和書面文件。
不過,和平街13號并不是唯一保存著卡地亞遺產的地方。1902年和1909年分別在倫敦和紐約開設的最早的兩間分公司都有自己的檔案館。原因很簡單:在開業之初,每個新的分公司都依靠巴黎工作坊,但是不久以后就會開始本地制作。紐約和倫敦檔案館也由巴黎檔案部管轄,與和平街13號一樣,保存著關于本地工作坊作品的檔案。這些檔案本質上都是工作文件(手繪稿、訂購記錄、 客戶檔案等),記載著公司的日常活動。
在1970年代檔案部創建之際,卡地亞幾乎毫不費力就找到了所有的檔案,因為它們仍然保留在這三個地方,從創立以來就從來沒有搬離過。卡地亞巴黎從1899年開始就一直位于和平街13號;不久分別在新邦德街和第五大道建立倫敦和紐約分公司。這兩個分公司至今仍在原來的地址。
檔案部的主要職能是保存整個公司的歷史,并提供研究材料。維奧萊特•貝提的團隊與卡地亞專家每一天都保持著密切的合作。
整個檔案館的藏品非常豐富,折射出卡地亞豐厚的歷史成果。一旦作品離開工作坊,就會創建一份文件,再配上一張該作品的水粉畫。每件作品都單獨編號,一旦珠寶重新在市場上出現,檔案部就能從庫存卡(最初的訂單)中找到它的照片和圖紙。幾乎所有類似的文件目前都已被檔案部編入索引。
檔案部還保存了3萬多張照片底片。早在1901年,卡地亞就已開始在工作坊內為自己的主要作品拍照。從1907年開始,卡地亞的每一件器物、配件、珠寶或鐘表在離開工作坊時,都會系統性地拍照存檔。
除了商業信息之外,檔案部還保留了與員工旅行相關的書信和文件。在這些更為罕見的文檔中,旅行記錄片尤為富有價值。從20世紀初開始,卡地亞家族成員與卡地亞員工的足跡就已遍及全球,拜會客戶與名貴寶石供應商。他們的旅行都詳盡地被記錄下來。比如,朱爾•格拉恩澤(Jules Glaenzer)1908年的旅行日志就記載了各種豐富的軼聞和印象。在這次為期八個月的旅行中,朱爾拜謁了暹羅國王,并訪問了新加坡和上海。同樣,來自俄羅斯鄉間的訂單記錄簿則準確記載了卡地亞復活節游牧商店的待售作品清單,出售了哪些作品,價格分別是多少。還有一本1911年到1912年的新德里旅行日志則記載了雅克•卡地亞(Jacques Cartier)早期的一次印度之行。在這次旅行中,他受邀參觀了英王國王喬治五世的接見室。檔案館還保存著雅克•卡地亞前往巴林的旅行照片,因其罕有而擁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卡地亞檔案館最引人矚目的檔案之一,就是巴提亞那邦王公的一系列訂單。每一件作品都是經典巨作,折射出他的奢逸品味。
為了保護客戶的隱私,所有帳簿都嚴格保密。只有極少數訪客能夠看到部分與某些重要人物相關的著名珠寶,比如溫莎公爵夫人。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溫莎公爵為公爵夫人訂制火烈鳥胸針的訂單帳簿。還有一些不為公眾所知的作品,也同樣令人心動。比如1910年創作的一款鉆石“項飾”,其整個歷史都保存在檔案館,包括記載著第一張草圖的概念記錄本以及最終的石膏模型。檔案館還保存了大約1,200尊從20世紀早期到1920年代的石膏模型,為每一件作品留下了真實可感的三維證明。
“這里充盈著近170年的豐沛歷史。我們保存的不僅是這些作品的記憶,同時也保存了所有構筑卡地亞的男人和女人的記憶,”貝提說。
和平街13號檔案館

和平街13號卡地亞大廈第六層和第七層的檔案部接待室。“一個充盈著近170年豐沛歷史的所在,”維奧萊特•貝提,檔案部主管。

訂購記錄和客戶檔案詳盡記載了卡地亞的日常活動。

每件離開工作坊的作品都擁有一份檔案,其中包括一張該作品的水粉畫。圖為溫莎公爵夫人的火烈鳥胸針,創作于1940年。

檔案館還保存了1,200尊從20世紀早期到1920年代的石膏模型,為每一件作品留下了真實可感的三維證明。

檔案館可以讓我們追溯卡地亞作品的歷史,比如這條創作于1910年的項飾,就保留了從概念草圖、石膏模型直到照片底片的一系列完整檔案。

卡地亞檔案寶庫還收藏了3萬張照片底片。從1907年開始,卡地亞的每一件器物、配飾、珠寶或鐘表在離開工作坊時,都會系統性地拍照存檔。

檔案館還保留了卡地亞工作人員的通信與旅行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