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Vittorio Spernanzoni品牌的Francesco先生和來自Perventi品牌的Saoro Doria先生
Franceso以下簡作 F, Saorio Doria作 SD
Q:請大概描述一下你們各自代表的品牌。
F: Vittorio Spernanzoni是一家專業從事手工定制鞋履的意大利工藝作坊,品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憑藉出眾的品質在在歐洲手工鞋領域贏得了大量關注。此次我們第二次來到上海參展MACAM。.
SD: Perventi來自西班牙,但是所有產品均在意大利制造。除看家的男鞋系列外,產品線延伸至女鞋,男女箱包以及皮革小配飾。
Q: 兩個品牌的設計風格?
F:我們專注于男士紳士鞋的設計與開發, 總體風格用一句話就是“50,60年代的懷舊經典”,每件產品均經過手工制舊與皮革裹蠟,
SD:與Vittorio Spernanzoni完全不同,Perventi的設計更加大膽前衛,我們叫它“unconventional stylish”。每一季推出的新品均體現當下的時尚與社會生活風貌,用色多樣豐富并佐以各種新穎的金屬配件,款式既有傳統的牛津鞋亦不乏休閑情趣的拉夫鞋。
Q: 意大利出產了Ferragam, Gucci等一批世人皆知的皮件產品品牌,與它們相比Vittorio Spernanzoni有何不同?
F: 首先要談的是“意大利制造”——它不僅僅一個概念,它是一個金字招牌,是包括我們在內的一批奢侈品牌共享的榮譽證書,是頂級品質的保證。在國際奢侈品界最知名的幾個意大利品牌都會強調自己“質量上乘,設計精美”,它們通常將設計稿件交給工廠大批量量化生產。Vittorio Spernanzoni同樣把質量二字放在品牌理念的制高點,不同的是我們進一步升華了這種對完美品質的追求,用近乎苛刻的態度來制作每一件產品。每一雙Vittorio Spernanzoni皮鞋從皮革切割開始到上蠟打光的后期制作均由經驗豐富的工匠手工完成,這就極大地限定了產量,平均每日制作出來的鞋子不足100雙。我們特地制作了一個Vittorio Spernanzoni制鞋工場的視頻放在優酷網上,歡迎大家點擊收看。
Q:何為定制鞋?Vittorio Spernanzoni的定制鞋制作過程是怎樣的?
F: 通常所謂定制鞋,就是按照顧客需求為其量身定制的鞋子,同樣在Vittorio Spernanzoni的工廠內由工匠手工制作完成。我們收到客戶訂單后,會先通過電子儀器精準測量其足部的長寬尺寸,制作出一個專屬ta的腳模存檔。接著顧客會把自己在設計上的一些想法告訴我們,由我們為其設計出一個最佳方案。款式確定后便是皮革種類的選擇,期間我們也會給出一些專業建議幫助客戶選定符合期望值以及預算的材質。最后一步當然就是等待,這個過程通常為4-6周。
Q: 這樣一款定制鞋的售價如何?
F: 350歐元起步上至幾千歐元不等,視材質以及工時而定。
Q:所以這種定制服務是把顧客引入到鞋子的設計生產中,讓最終產品成為個人的一部分?
F: 你完全可以這樣說。
Q: 您覺得這種定制鞋服務的市場前景如何?中國的消費者能夠接受嗎?
F: 每個人都在談論中國,每個意大利品牌都想在競爭激烈的中國立足,我們也毫不例外。奢侈品市場在中國的蓬勃發展的同時, 奢侈品本身的含義正在逐步改變。十年前的中國消費者以知名品牌的logo來樹立自己的信心,十年后他們發現這些雖然也價值不菲,但已無法與自己已經成長的品味畫上等號。這些成熟的奢侈品消費者希望把自己的風格融入產品,在每一件產品上打上個人專屬的烙印,并愿意為此付出更高昂的代價。我相信個性化定制將逐步取代千篇一律的成品鞋消費,在不久的未來成為精英級別奢侈品消費的主流。
Q: Vittorio Spernanzoni的顧客主要來自哪里?
F: 除了意大利本土以外,以法國、德國為代表的西歐市場目前依舊是品牌的主要顧客來源。近兩年我們試著把觸角伸向遠東地區,并在俄羅斯,韓國與臺灣有了經銷點。從目前取得的反饋來看,這些新興市場對Vittorio Spernanzoni的定制鞋服務反應十分積極。我們希望把這種成功在中國市場復制。此次參展除了更好地與潛在消費者溝通交流外,我們也在與有合作潛力的本土代理商積極洽談。
發表評論
相關的文章
"觀潮"共有183篇與該文章相關的內容。
(查看全部),以下顯示其中最新文章5篇。
on
August(8月)13, 2015 at 16:57 AM | Posted by
Digest

由全球IT巨頭蘋果公司發起的智能手表熱潮已經具有了極廣泛的關注度。智能手表與機械手表,或者說由美國科技公司發起的智能可穿戴設備與瑞士鐘表品牌制作的傳統手表,是否會產生激烈競爭?智能手表能走多遠?
(查看全文)
on
July(7月)27, 2015 at 11:59 AM | Posted by
XOXO

音樂、潮流和Sneaker總是如影隨形,以至于我們可以看到三者具有很多交集,而楊念融就是交集中的一人。盡管背負了音樂人、主持人、潮流品牌主理人等很多標簽,但這絲毫不妨礙楊念融對Air Max 95無可比擬的熱情,對他來說一雙舒適、百搭同時也夠另類的Sneaker,是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
(查看全文)
on
July(7月)27, 2015 at 11:49 AM | Posted by
XOXO

現在擔任《Digger》執行出版人的魏之驥,每年經手的Sneaker都有幾百雙,這讓他笑稱把愛好當成工作是一件好事。但時至今日,魏之驥仍然覺得在眾Sneaker中,Air Max 95是個“異類”,更是Nike Air Max系列中的一個巔峰和旗幟。能夠在工作中接觸Air Max 95這樣的鞋子,是他對Sneaker媒體事業的激情和新鮮感的來源之一。
(查看全文)
on
July(7月)27, 2015 at 11:35 AM | Posted by
XOXO

聶征,橫跨時尚、潮流和影視界的著名攝影師,閑暇時把收集復古跑鞋當做一大愛好。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很多青年曾因為不能如愿擁有一雙屬于自己的Air Max 95而心懷遺憾,聶征就是其中的一員。因為在那個沒有eBay和rakuten的年代里,買到一雙US12碼的Air Max 95絕非易事。
(查看全文)
on
July(7月)9, 2015 at 17:36 AM | Posted by
李儀

商場里、網絡上從來不缺少女裝,從設計到品牌,有相當一部分似乎都在追隨者歐美日韓的腳步,讓都市里的女孩常常都像從一個衣櫥里挑衣服似的。但是幸好,這不是全部的真相,越來越多的新銳品牌在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它們不是設計大師,不會過于前衛,因為銷售和設計一樣重要;同時它們也從不亦步亦趨,它們更像是長跑比賽里那個在里圈領著你跑步的人,比你多辛苦一點地走在前面,但又能讓你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前方的光亮。服裝品牌何其多,有這樣一個品牌愿意做你身邊的風格大妞兒何樂而不為呢。在采訪“UOOYAA烏丫”品牌創始人尹劍俠的這一個小時里,我這樣真切感受到了品牌所透露出的爽快和有趣的特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