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talian Chamber of Fashion意大利時尚協會最新的Fashion Economic Trends報告顯示,連續兩年銷售下跌后有望在2014年迎來恢復。 Camera Nazionale della Moda Italiana 意大利國家時裝商會主席 Mario Boselli 表示今年下半年意大利國內市場將會有輕微改善,而恢復將在2014年到來,預計2014年上半年紡織服裝產業的銷售將迎來3.5%的增長,于此同時產業也將恢復到2008年經融危機前的水平。
2012年9月,Italian Chamber of Fashion意大利時尚協會發布Fashion Economic Trends報告預期意大利紡織服裝工業產值當年下滑5.6%至602億歐元,實際結果稍微比預期好一點,下滑5.4%至603億歐元。最新的Fashion Economic Trends報告預期2013年意大利紡織服裝工業產值比2012年下滑2.3%至588億歐元。Fashion Economic Trends報告指出,預期2013年四季度意大利紡織服裝的國際銷售有所改善,但是國內依然保持下滑態勢。
意大利的經濟萎靡讓國內市場苦不堪言,與此同時意大利時尚品牌紛紛開始國際擴張,這讓整個產業向出口傾斜,2013年意大利時尚品牌的出口產值預期將達到190億歐元,而在2009年僅有130億歐元。 Camera Nazionale della Moda Italiana 意大利國家時裝商會主席 Mario Boselli 表示2008年經融危機后意大利企業意識到國內環境的惡劣,因此意大利時尚品牌企業的出口額一直保持高增長。
雖然時尚企業保持出口高增長,但是整個紡織服裝工業卻出現波動,去年意大利整個紡織服裝工業出口額下降約30%為433億歐元,不過最新的Fashion Economic Trends報告預期今年會微增1.8%至451億歐元。截止今年5月底,法國為意大利時尚品牌最大的出口國,其次是德國、瑞士和美國。
意大利紡織服裝工業產值在2001年達到峰值為729.2億歐元,隨后開始波動下滑,2005年跌至金融危機前低谷的637.5億歐元,2005年后有開始有所恢復,2007年接近700億歐元為699.5億歐元。不過出口產值一直波動劇烈,2001年意大利紡織服裝工業出口額已經高達430億歐元,2002年和2003年連續大幅下滑,2002年出口額為407億歐元,跌幅達5.3%,2003年跌幅進一步加劇至7.2%,當年的出口額僅為377.5億歐元,為近10年最低點,2007年之后又開始回升。
連續的經濟波動影響了意大利的整個時尚產業,在過去五年,意大利奢侈品集團紛紛選擇出售或者IPO. 最新的收購交易是中國Fosun International Limited 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0656.HK) 旗下管理的一只基金增資收購意大利頂級男裝制造商Caruso SpA 35%股份,從而并成為Caruso SpA 最大戰略投資者之一。
意大利的經濟疲軟讓全球投資者迅速瓜分了意大利豐富的時尚寶藏。
2012年11月,在意大利總理Mario Monti的斡旋下,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卡塔爾投資局控股在2006年建立的投資公司Qatar Holding LLC和意大利 Cassa Depositi e Prestiti 控股的Fondo Strategico Italiano簽署一項協議,創建一個合資公司IQ Made in Italy。根據簽署協議的卡塔爾首相Sheikh Hamad bin Jassim al-Thani 和意大利總理Mario Monti 透露,新公司總投資20億歐元,合25億美元,未來四年將通過Qatar Holding LLC 和Fondo Strategico Italiano 輸入。合資公司 IQ Made in Italy 未來將在廣泛領域參與投資,包括時尚、奢侈品、食品、家居、設計、旅游和休閑項目,試圖為意大利經濟輸血。
不過,聰明的中東人不會將錢白拿過來,他們看中的是意大利豐富的奢侈品資源,從著名的品牌到全球最好的生產制造工藝。至于中東投資機構的司馬昭之心,在去年7月卡塔爾私人投資機構Mayhoola for Investments收購Valentino之后已經路人皆知了。
Investcorp歐洲企業投資負責人Hazem Ben-Gacem稱已經花了很長時間和意大利奢侈品公司談,同時也在尋找一些具有國際擴張潛力的意大利品牌。去年11月初,Investcorp1.4憶美元收購丹麥珠寶品牌Georg Jensen,Investcorp此前還投資了Gucci 和Tiffany & Co.。
據湯森路透數據,由于經濟放緩,2012年西歐品牌并購數量減少5%至326間。不過,Hazem Ben-Gacem稱Investcorp隨著經濟復蘇對意大利持積極態度,并會進行長期投資。
雖然,投資機構手握大把現金,但是大部分的知名意大利品牌都表現出保持私有的堅決態度。Giorgio Armani, Roberto Cavalli, Missoni, Ermenegildo Zegna和 Dolce & Gabbana等品牌都一再表示不會出售。但是隨著Prada SpA. (HK:1913)\Salvatore Ferragamo SpA (SFER.MI)\Brunello Cucinelli S.p.A. (BCU.MI)上市的股票暴漲和業績飛升,相信所有其他品牌都有目共睹。
另外,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是主要依托本土市場的意大利私營奢侈品公司正面臨風險,Tod’’s SpA (TOD:MI) 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1月23日,意大利奢侈品集團Tod’’s SpA (TOD:MI) 公布2012財年初步業績:旗下品牌Tod’’s 和Roger Vivier 的強勁表現加上亞洲和北美的增長帶領母公司2012全年銷售增長7.8%至9.631億歐元。而在此之前,Tod’’s保守意大利經濟疲軟之痛,銷售驟降,由于過分依賴意大利市場,擁有Tod’’s, Hogan, Fay 和Roger Vivier 等品牌的Tod’’s集團三季度銷售下挫16.9%,2012年總共關閉800個零售單位中的130個,并不得不將注意力從國內轉移出去。2011年國內銷售占比53%的Tod’’s集團2012年意大利銷售降低了10個百分點至43%。Cheuvreux分析師Thomas Mesmin稱“意大利的崩潰”讓Tod’’s集團加速國際化。
業界普遍估計最有可能尋求外部投資的品牌為Dolce & Gabbana和Giorgio Armani。去年12月,意大利奢侈品和時尚咨詢公司Pambianco Strategie di Impresa在米蘭證交所發布一年一度的意大利時尚品牌公司IPO能力排行榜,Dolce & Gabbana和Giorgio Armani分列第一和第二。
去年11月,Giorgio Armani Spa 發布2011年業績報告,截至2011年12月31日,利潤增長12.8%至1.816億歐元,合2.524億美元,2010年為1.6億歐元,合2.112億美元。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之利潤(EBITDA)收益上漲8%至3.499億歐元,合4.863億美元。據報道,2012年前5個月, Giorgio Armani SpA 稱公司營業利潤增長23.2%至2.818億歐元,合3.917億美元。收入增長13.6%至18億歐元,合25億美元。
雖然業績尚可,不過,近來,意大利奢侈品市場非常令人擔憂,兩年來,意大利奢侈品市場萎縮10億歐元,時裝出口亦有大幅度下降,而國內銷售則以游客為主,Altagamma機構執行總監Armando Branchini稱在諸如米蘭這樣的城市,游客奢侈品消費占比高達70%。而游客消費主要集中在意大利的大城市,比如米蘭、羅馬、佛羅倫薩和威尼斯,奢侈品消費作為意大利悠久的生活方式歷史將要結束,很多小鎮上的奢侈品商店紛紛關閉。與此同時,時尚巨頭紛紛陷入逃稅丑聞,而且越來越多。
分析師稱尤其艱巨的是對于意大利消費者來說感到昂貴,但是影響力有沒有打到接觸歐洲以外國際消費者的設計師水平前景堪憂。 Versace, Roberto Cavalli 和Dolce & Gabbana這些在八、九十年代引起意大利消費狂熱的品牌,伴隨著意大利人消費縮減將更易受到嚴重打擊。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