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it母公司思捷環球的悲情之路還在持續。昨日,思捷環球發布了上市20年來最“慘不忍睹”的中期業績報告,截至6月31日,思捷環球營業額為259.02億港元,同比下降14.1%,凈利巨虧43.88億港元。盡管思捷環球在本財年推出了削減成本計劃,但效果并不明顯。
思捷環球方面解釋稱,由于北美業務全部剝離,批發及零售營業額下降以及外匯造成的負面影響使公司業績受到挑戰。財報顯示,集團核心業務營業額按年下降7.7%,其中,上半財年營業額下降8.8%,下半財年營業額下降6.4%。報告期內,思捷環球關閉了北美所有門店,僅剩1024家門店,較本財年初凈減少42個銷售點,可比較店鋪銷售額減少3.3%。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除西班牙、中國澳門、馬來西亞、葡萄牙等地外,思捷環球在其他區域的營業額全線下跌。
不佳的業績讓思捷環球決定繼續關閉門店,年內,思捷環球管理層決定將關閉歐洲國家若干店面。思捷環球方面表示,由于部分門店租賃合約未滿,集團確定這些店鋪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值為1.02億港元,因此集團提前撥出3.96億港元“埋單”虧損門店。同時,思捷環球還將額外增加3000萬港元撥備,用于彌補此前歐洲及亞太地區店鋪關閉。截至6月30日,思捷環球已確定額外撥備凈額為4.26億港元。
在產品線方面,思捷環球旗下的“Esprit”及“edc”品牌也日落西山。“Esprit”營業額按年下降10.5%,“edc”下降14.6%。盡管思捷環球采取多渠道分銷策略,但其零售、批發及批授經營權三項渠道表現并不樂觀,被給予厚望的零售業務營業額為156.52億港元,按年下降12.1%。跌幅主要受店鋪人流大幅減少導致店鋪銷售額下降所致。
北京商報記者曾多次走訪發現,在北京一些奧萊門店,即便Esprit的商品價格只有幾十元,也難吸引客流。幾年前,Esprit的商品售價還領先于時尚同行。同時,Esprit在去年關閉了上海中信泰富廣場的大型旗艦店后,在三里屯太古里活躍了五年的Esprit旗艦店也已關張。
正見品牌研究中心總監林一凡表示,消費者是價格、款式的忠誠者,而思捷環球顯然已無法滿足這兩項最基本的需求。
在一片衰敗中,惟一能給思捷環球帶來鼓舞的恐怕是中國市場下半年的業績預期。思捷環球預計,下半年中國區零售營業額將上升4.4%,而上半年中國市場也出現了0.2%的微跌。思捷環球方面還預計,歐洲及亞太地區零售業務下降幅度也將收窄,收窄跌幅分別為1.4%和2.2%。
不過,思捷環球預期下一財年營業額仍舊不會出現顯著改善,管理層將繼續削減Esprit品牌成本。
在5月的投資者日上,思捷環球新上任的行政總裁馬浩思廢除了此前185億元轉型計劃,改為以節儉為主的四年轉型目標:包括每年節省10億元開支;把營運開支占比下降至少于50%。
(北京商報 劉宇)
原文鏈接
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13/264769.shtml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