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
這個場景假設在未來的智能化生活,比如家里有一臺冰箱,它能夠通過用戶往里存放的食物品類、用食進度,加上用戶一些基本信息設定,判斷出用戶喜歡吃哪種商品、是否需要補貨、以及補貨的數量。
在根據數據分析出結論后,冰箱會通過系統自動向電商公司下訂單,而電商公司會通過小型的無人駕駛飛機,很快將食品運送至用戶的窗臺上(窗臺收貨系統未來會成為用戶標配),用戶只需早上醒來,把食物從窗臺取進來,再放入冰箱即可。
這并不是郭去疾經常和朋友探討的問題,因為在他看來,上述場景很容易實現,可能未來30年后就會發生。而他會更著迷于探討100年后的問題:如果靜止一個光子,用超光速的通訊,通過建納米的天梯發射到外太空去,然后做一個巨大的太陽帆吸收太陽能,用激光傳導到地球上。
聽上去有點匪夷所思,但對于從中科大少年班畢業、擁有伊利諾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及斯坦福大學MBA學位的郭去疾來說,這并不是什么特別深奧的事情。
甚至在蘭亭集市上市的第二天,蘭亭集市在美國的高管及員工集體去奧特萊斯購物,多數人因為上市的忙碌而在車上昏昏欲睡,但郭去疾卻饒有興味的和同樣出自中科大的校友、蘭亭集勢CTO盧亮一路都在探討諸如四維空間看三維空間的問題。
在郭去疾看來這并不奇怪,“你難道沒有覺得最近5年世界突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嗎?我們生活在一個技術爆炸的前夜。”
接著,郭去疾描述了他在美國看見的Google Car汽車:這輛通過高速旋轉攝像頭、雷達傳感器和激光測試儀來辨別其他車輛、通過地圖進行導航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累計行駛了50萬英里,谷歌CEO拉里-佩奇經常坐著它上班。
“這里面最重要的事情是,這輛Google汽車是有牌照的。”郭去疾說。2012年5月,美國內達華州為Google汽車頒發了首輛駕駛許可證,這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Google汽車上路。“所以,這個世界正在改變。”
現在
可是,這些令人興奮的未來,和眼下在中國做一家外貿B2C電商公司有什么關系呢?
最核心的是公司發展策略。郭去疾認為,對一個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是,每天都知道第二天早晨起來后應該做什么,這些都是非常具體和瑣碎的事情,但非常有效。另外 需要知道的,就是這個世界未來30年、100年的走向,而這兩件事情結合在一起,后面的化學反應會在某天自然而然發生。
這個世界未來的走向,在郭去疾看來就兩個詞,大數據以及云計算,如果落到每天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上,則是如何用數字以及互聯網技術讓蘭亭集勢發展的更好。
“數學家”是蘭亭集勢內部對郭去疾的評價,郭去疾“迷信”數據的程度到,每天其讀的郵件80%是機器發出。“我不太讀人發的郵件,因為人寫郵件就有講故事的成分,沒有什么故事可講。”
蘭亭集勢作為中概股的破冰上市,不僅吸引了資本的關注,還在電商行業引起討論:為何在電商平臺慘烈廝殺價格戰、垂直電商紛紛倒閉的情況下,還能有電商概念繼續IPO,而且看上去順風順水,不像去年唯品會“流血上市”的悲慘景象。
郭去疾總結蘭亭集勢成功的三點為:第一,商業模式。一個根植中國、百分之百享受中國成本結構、但卻通過互聯網面向世界市場的成功;第二,供應鏈。以婚紗舉例,在蘭亭集勢之前,沒有一個公司可以大規模定制做婚紗。第三,數據。所有決策都是給予數據。
“在數據方面,蘭亭集勢的商業邏輯就兩條,第一,先驗證后實施。第二,測試任何一個假設。有數據就數據說了算,沒有數據就找數據。”郭去疾說。
這方面的體現,在蘭亭集勢上市前就有很多媒體報道過,如幫江浙一帶婚紗小工廠改進管理和生產流程,讓他們變成適應電商需求的工廠,具體細節包括加工方法是用4個人還是5個人、如何調用平臺設計圖、如何分工才能做的更好等等。
此外蘭亭集勢還推出“虛擬公司”的概念,與一些跨國公司在各國設辦事處不同,蘭亭集勢在海外并沒有太多員工,而都是采用“眾包”模式,也就是將工作任務,以自由自愿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個人的做法。
一個以做國外貿易為主的公司,在海外居然用眾包模式,會不會面臨很大的風險?在郭去疾決定建立虛擬公司時,內部也曾經這樣質疑過,但相信碎片化時間價值的郭 去疾依然堅持,而事實證明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今天,只要做好激勵措施,文案、客服這些工作完全可以外包出去,而這也成為公司內部比較成功的項目之一。
上市融資后的蘭亭集勢第二天要做什么?答案一是拓展更多海外市場,比如如何做好更多國家的生意、目前已經有的22個預言國家如何深入;二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如何跟緊移動購物的腳步。
那么看30年或者100年后呢?回到文章開頭的無人飛機問題,在郭去疾看來中國社會老齡化已經越來越明顯,現在是有很多年輕人送貨,但20年后送貨的人都老 了,哪有這么多年輕人送貨嗎?而這對電商在幾十年后的發展有巨大影響,如果不解決自動送貨問題,配送成本會呈指數上漲。
“Google是做搜索的公司,也可以做無人駕駛汽車,夏普最早是造鉛筆刀的,諾基亞最早是做伐木與橡膠的,一個做電商的公司,也可以制造無人駕駛飛機,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 的擁有幾百家無人駕駛飛機網絡的一個公司。”郭去疾說,這世界所有的人和公司都一樣,重要的不是從哪兒來,而是要往哪里去。
考試
一個不喜歡講故事的人,在闡述了如此多哲學理論之后,顯然不會濃重色彩的去談IPO,在郭去疾看來,整個上市更像是一場高考,而上市后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三個月要交一份成績單。
事實上整個上市過程,也并不像外界期待的那么波瀾壯闊:一年前就啟動了IPO,每幾個月郭去疾和高管團隊就要飛去和投行見面,財務報表和數字還不錯,資本窗口打開了就趕緊IPO。
對 于中國公司而言,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給投資方非常重要,比如優酷說自己是中國的Youtube+Hulu,奇虎說自己擁有用戶僅次于騰訊的軟件,當然也有 故事沒講成功的,坊間傳聞迅雷上市時,已經無法用“中國第三大軟件”打動投資人,用了“數字媒體內容消費互聯網平臺”概念結果華爾街都沒買帳。
蘭亭集勢并沒有什么可參照的成功者,跨境B2C這件事情也沒有太多曲折的情節。當然投資人依然會問許多問題,比如如何解決營銷費用過高、重復購買率低等等。
郭去疾認為,最重要不是和投資人講故事,而是需要解決兩件事情,一是讓投資人覺得你可以被信任,什么事情都坦率溝通,二是讓投資人覺得你有潛力,能夠持續發展。
對于上市的種種猜測,如受到投資人逼迫、不上市也能過的很好等說法,郭去疾并沒有太多的回應,他表示對于蘭亭集勢而言,公司發展這么多年,上市就好像到時間面臨高考,沒有什么需要不需要,而任何一個公司都需要遵循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
“那些抱怨華爾街不懂中國互聯網的,如果有本事不拿VC的錢,那就不上市。任正非沒有拿外部的資金,沒有人逼華為上市,既然拿了VC的錢,要么上市要么賣掉,這在資本市場是非常簡單的事情,美國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家說過這樣的話,但在中國能成為一個討論話題。”郭去疾說。
在中國,很多公司不太愿意與投資人溝通,郭去疾認為這只是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應該帶有太多情緒去做,實際上在上市路演之前,蘭亭集序的團隊就繞著地球飛了很 多圈,和很多人在一兩年中見了很多次,上市之后更是要不斷溝通,“跟考試一樣,溝通是其中一門,你總得考個良好或者優秀。”
基于和投資人良好的溝通,蘭亭集市上市進程推進很快,尤其在定價方面,與其他公司拍桌子、痛哭流涕的場面不同,蘭亭集市就是開了個會,董事們討論了一下,只花了10分鐘而已。
“多定1美元有什么好處?能多長塊肉嗎?No,所以隨市就行,最重要是做一個成功的上市,后面漲個20%,大家都Happy,比多定1美元最后跌的稀里嘩啦, 第二天就被人告、被人罵好。”郭去疾說。蘭亭集市當時獲得了了接近10倍的超額認購,首日大漲22%報收11.61美元。
上市當天好像也沒有太多的驚喜,郭去疾和高官們提前2個星期到美國路演,基本很少睡覺,在上市前一天睡了相對充足的5個小時,到了紐交所進行早餐會然后進場交易,郭去疾還沒從吵吵嚷嚷的競價及紅色變綠色數字的開盤中緩過神來,就被拉去連續做了15個采訪。
敲完閉市鐘后,郭去疾現場接受了CNBC采訪,一天所有環節結束后,在場所有人員全體鼓掌,然后蘭亭集勢高管們走回到酒店,晚上和投行及投資人做了慶功宴,第二天就去紐約著名的奧特萊斯Woodberry購物(很多公司IPO成功后都是直奔高檔購物場所第五大道)。
“高考”考完了,接下來蘭亭集勢要面臨“三年一小考、一年一大考”的財報,這是一件相當有壓力的事情,別說蘭亭集市,如果蘋果、Google給不了滿意答卷,股價一樣會受到重挫。不過郭去疾并不擔心外界擔心的各種困難,他更關心如何去解決困難。
“大家都說做婚紗重復購買率低,但實際上還有更低的比如做棺材、葬品,但在美國有幾家成功的上市公司專門做葬品。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內在邏輯,有的靠重復購買 率高成功,有的靠毛利高成功,關鍵還是要看自己的商業模式。”對于投資人的各種疑問,郭去疾喜歡用數字說話,直接講財務報表。
而在公司管理方面,郭去疾則喜歡提到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在孤立熱力系所發生的不可逆微變化過程中,熵的變化量永遠大于系統從熱源吸收的熱量與熱源的熱力學溫度 之比),熵是這個世界混亂度的評價,意思是隨著公司越大人越多,各種東西都會越來越亂,好不容易把它理好了,它又會亂。
“亂是一個世界的趨勢。所以,管理公司就是在跟這個熵增原理做斗爭,最終是亂,亂是本質,而序是一種強加。亂是一個長期,序是一個短時。”郭去疾說道。
對于郭去疾來說,成就感就是發現世界客觀規律。如果500年前發現世界客觀規律,會像哥白尼一樣被燒死,而如果在100年前則會被寫入史書成為科學家,50年前會被軍隊用去造原子彈和導彈,“我只是在今天發現了世界的客觀規律,然后用它去賺錢”。
(新浪科技 崔西)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