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至11月18日,法國奢華配飾品牌羅杰·維維亞 將在巴黎的東京宮藝術中心舉辦一場回顧作品展,以紀念與品牌同名的創始人、設計師,以及該品牌在時尚史上的標桿地位。
這場由奧利維·塞拉德 (Olivier Saillard) 策劃的展覽邀請了尚-朱立安·西莫諾特 (Jean-Julien Simonot) 擔綱布景設計總監,儼然是一個專為鞋履設計的博物館。它以盧浮宮和普拉多博物館為原型,并從羅杰·維維亞品牌汲取靈感。非洲風情、東方韻味、18世紀格調、法國和英國藝術家——這些主題不僅是這位大師的標志性特色,也受到大多數權威藝術學院的青睞。參觀者將被帶領進入一趟風景之旅,不僅能體驗19世紀風格的懷舊風情,還能領略保存完好的歷史物件所散發的古老魅力。這些鞋子借用了一些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稱謂和角色,把它們運用到展覽中,緩緩地細數了藝術和時尚世界。與其說是一個鞋匠,羅杰·維維亞更像一位發明家。他的創作始于20世紀30年代,本次于東京宮藝術中“Saut duLoup” 展覽廳中展出的140款鞋子正是對這段歷史的一次回顧。
羅杰·維維亞將鞋履視為一件件雕塑作品,對其形態進行不斷的演繹。“線條總是讓我著迷,”大師這樣說道:“我會把自己畫的草圖修改五百次,以此來鑒定設計理念的準確性并向足部的結構致敬。”鞋跟是他設計中的關鍵部件——無論是1954年首次推出的細高鞋跟,還是1958年的“Etrave”、1959年的 “Choc”,亦或是彎曲的“Virgule” (Comma),即“逗號”鞋跟,這是他于 1963 年作為品牌主打鞋款而設計的。鞋履的形狀對他來說同等迷人,1958年他使用了“土耳其式”或“吉他”鞋頭來襯托鞋面。
作為結構和外表的革新者,羅杰·維維亞從不怯于使用刺繡,得益于Rébé和Lesage歷經百年之久的專業刺繡技藝,他將鞋履提升到藝術品的高度。
羅杰·維維亞名聲響亮,在20世紀50年代,他是克里斯汀·迪奧 (Christian Dior) 唯一的合作者,與這位高級女裝設計者齊名。當時,巴黎的大多數時裝展,從夏帕瑞麗 (Schiaparelli) 到伊夫·圣·洛朗 (Yves Saint Laurent),都受到了創造精神的啟發,這也促使維維亞于 1963 年開創了自己的同名品牌。
羅杰·維維亞推出的優秀作品曾吸引了無數名媛成為其追隨者。1953年,他為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儀式設計皇家御用鞋,當天,地位最為顯赫的皇家成員都穿著他設計的鞋履。受到這一皇家光環吸引的還有溫莎公爵夫人和伊朗王妃索瑞亞,另外與她們比肩的還有瑪琳·黛德麗 (Marlène Dietrich)、伊麗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珍娜·莫羅 (Jeanne Moreau) 和碧姬·芭杜 (Brigitte Bardot) 等等……他的鞋履讓她們欲罷不能,也讓她們倍感驚喜和有趣。這些女士們不僅喜歡穿著高跟鞋,還喜歡穿著在鞋面上飾有著名方飾銀扣的平底鞋,就像凱瑟琳·德納芙在1967年布努埃爾的《白晝美人》中那樣。
2002年開始,為豐富其產品系列,羅杰·維維亞品牌不斷重新詮釋歷史上的經典作品,這些作品珍藏在法國的羅馬鞋履博物館 (Musée de la Chaussure in Romans),其中包括在東京宮藝術中心展出的140款鞋履。
除了來自品牌珍藏的鞋履和配飾,此次展覽還陳列了從全世界最重要的私人和公共藝術機構 借來的珍貴藏品: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多倫多巴塔鞋履博物館、羅馬鞋履博物館、巴黎時尚 博物館和巴黎城市時尚博物館。
在布魯諾·弗里索尼的推動下,這些時尚史上的經典作品再一次證明了其對現代設計的深遠影響力。布魯諾·弗里索尼自2002年起擔任羅杰·維維亞的創意總監,令品牌獨特的國際地位和名望歷久彌新。憑借尊重、創造性和現代視角,他將品牌打造為全球奢華配飾品牌之一,也成為由伊內絲·德拉弗拉桑熱優雅代言的巴黎時尚的象征。布魯諾·弗里索尼以俏皮的手法為品牌作品系列繪制了新的線條和造型,同時運用久負盛譽的“Virgule” (Comma) 鞋跟來凸顯自己的創意設計,得到了眾多優雅女性的鐘愛,如卡拉·布呂妮-薩科齊、凱特·布蘭切特、安妮·海瑟薇、妮可·基德曼和茱莉亞·羅伯茨等等。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