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將是充滿了機遇與必然性的一年:一些企業將取得不錯的成績而其他的一些則搖搖欲墜。無論您身處哪一個市場或行業,只有那些理解消費者,努力迎合消費者不斷變化需求的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重組后的全球經濟格局、新技術的出現(或是“老”技術以新的方式進行應用)、新的商業模式……對于新的一年,有什么理由不充滿期待呢?
因此,我們將在本文中概述10個關鍵消費趨勢(排名不分先后)以便于您在今后的一年里加以利用,保持繼續向前、繼續向上的勢頭:
1. PRESUMERS和CUSTOWNERS
“消費者將越來越多的參與到新產品和新品牌的集資、發行及預發行階段”
2013年,我們將會看到充滿激情的消費者熱衷于兩種新的“消費”模式:成為PRESUMERS和CUSTOWNERS。
PRESUMERS熱衷于在產品和服務實現之前就參與到了解、促進、贊助、推廣的過程中。多虧有了無數新興的眾包平臺、逐漸步入主流的新型制造技術以及對于創業精神的廣泛崇拜,消費者在未來一年里將有更多的機會成為PRESUMERS。
PRESUMERS在眾籌平臺上投入的資金從2009年的5.3億美元增長至2011年的13億美元,而這一數字在2012年更是達到了28億美元(資料來源:Massolution/The Economist,2012年5月)。
繼PRESUMERS之后的趨勢將是CUSTOWNERS:消費者從被動消費產品轉變為針對所購買的品牌進行集資和投資,甚至是擁有品牌的部分股權。
然而,這些精明的消費者通常期望獲得經濟和情感雙方面的回報。因此,只有那些開放、友好、誠實、可信、透明并且展現出人性化的品牌才能吸引到熱情的CUSTOWNERS。
此外,將于2013年1月正式實施的美國JOBS法案將首次允許未經認可的美國投資者購買初創公司的少量股權。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2013年經由各個眾籌平臺籌集到的資金將達到62億美元。其他國家是否會緊隨其后呢?
2. EMERGING²新興²
“世界各地的新興品牌努力迎合世界各地的新興中產階級”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都在努力迎合對方的市場需求,而現在則將有越來越多來自新興市場的產品和服務是為了迎合新興市場的需求而開發。
中國和巴西的品牌向土耳其、印度、南非的中產階級銷售產品,而這些國家的品牌同樣也向中國的消費者銷售產品。
最重要的是,這些新興市場的品牌在快速崛起的市場環境中迅速成長起來,他們重視越來越重要的新興中產階層并努力迎合他們的需求。我們將可以看到未來全球大眾市場中越來越多來自新興市場的品牌巨頭。
以下的數字顯然是誘人的:2013年,新興市場的國內生產總值將首次超過發達市場(按照購買力平價法進行計算),兩者的數額對比為44.1萬億美元比42.7萬億美元(資料來源:IMF,2012年10月)。
不論是否身處新興市場,對于所有那些想要在全球市場中大展身手的品牌而言,您應該自問誰將在未來主導您所在的行業?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嗎?請閱讀trendwatching.com的趨勢簡報
EXCEPTIONALL,了解如何在2013年進行更大范圍內的競爭對手分析。
3. MOBILE MOMENTS
移動時刻
“多任務甚至是超任務的生活方式:為什么微便捷、微體驗和數字快餐將在2013年大行其道”
對于那些想知道“移動”發展方向的人而言,一個關于消費者行為的洞察或許能解答您的疑惑:2013年,消費者期望他們的移動設備能夠幫助自己最大化的利用每分每秒。為了獲得更多的信息、人際互動、消費和娛樂,緊張忙碌的城市消費者抓緊每分每秒投身于各種有趣的活動。
所有這一切意味著在未來12個月內我們將看到MOBILE MOMENTS的爆發: 產品、服務和體驗幫助熱愛移動生活的消費者享受無縫整合的多任務或超任務生活方式。
目前有太多關于消費者移動設備使用狀況的數據,考慮到時間關系,我們為您提供以下三條相關數據:
一項調查發現,63%的女性受訪者和73%的男性受訪者承認自己兩次查看手機的間隔時間不會超過一個小時(來源:Harris Interactive,2012年6月)。
年齡在18至24歲之間的美國智能手機用戶平均每天互相發送109.5條信息,每月發送的信息數量超過3,200條(來源:Pew Research Centre,2012年9月)。
一項針對Android用戶應用程序使用習慣的研究顯示,那些每天在移動設備上花費一個小時的消費者平均在每個應用程序上花費的時間不超過一分鐘(來源:DFKI,2011年11月)。
4. NEW LIFE INSIDE
新的生活方式
“返還價值的產品”
不論經濟衰退與否,長期看來,開展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舉措將是品牌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這里我們要舉出的是2013年具有時代意義的環保微趨勢:那些非常直接的為用戶提供新型生活方式的產品和服務。與以往被丟棄或是被其他人回收的方式所不同,這些產品可以被種植,而其中包含著環保故事和由此帶來的社交地位。
當然,NEW LIFE INSIDE類的產品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主要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但在2013年,我們將看到通過產品創造新的、有利于環境的生活方式將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義。
象征性的、甚至是俏皮的價值觀表達將與消費者產生共鳴,特別是當這些表達背后的意圖是更為有意義的。
5. APPSCRIPTIONS
“數字技術帶來醫療體驗的革新”
數字技術帶來醫療體驗的革新,醫生和醫療從業人員通過使用健康相關的應用程序和服務提升醫療服務效果。
我們早在去年就提到過關于DIY HEALTH(健康DIY)*的主題趨勢,而目前在蘋果應用程序商店中已經有超過13,000個與健康相關的應用程序。現在,要找到健康類的應用程序已經不成問題,消費者所需要的是最好的那些程序。由于這些程序與健康相關,因此必須做到準確和安全。
因此在2013年,消費者希望醫生和醫療機構能夠對健康相關的應用程序進行認證和管理,就像在治療過程中開處方一樣,醫生們可以將這些程序作為治療工具“處方”給患者。而對于醫療服務提供者而言,通過讓使用者更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服從醫生的安排、允許遠程監控、提早發現預警信號,這些數字化的“藥物”可以降低醫療服務的成本。
即使您并不是身處于健康行業,或是認為APPSCRIPTIONS與您毫不相關, 這些現象背后更大的潛在趨勢——提供基于移動的服務卻肯定值得您深思并獲得深入見解。
* DIY HEALTH是指消費者使用高科技跟蹤、管理、監測和改善自身健康狀況。這種行為通常是非正式的和自愿式的。
6. CELEBRATION NATION
國家頌歌
“新潮的地方文化成為炫耀資本”
2013年,全球文化資本將和全球經濟狀況一樣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其結果是,新興市場將在未來一年里自豪的探索和炫耀自身的國家和文化遺產。那些以前被低估甚至是否認的象征物、生活方式和傳統將被轉化成時興的事物,成為本土消費者自豪的資本,同時也吸引著全球范圍內的消費者。
如果您所在的地區并不屬于CELEBRATION NATIONS,那么您或許可以與某個新興市場的熱門本土品牌進行合作,將他們的地域風情帶給您的顧客。如果您已經活躍于這些市場,您也可以重新閱讀簡報
MADE FOR CHINA (IF NOT BRIC)(為中國或金磚四國制造)并開始注意尊重當地文化。
7. DATA MYNING
“消費者所期望的是'好'數據而不是'大'數據”
如果說數據是新的資源,那么我們將看到在2013年消費者開始要求分享數據的價值。
至目前為止,圍繞“大數據”的討論一直專注于利用客戶數據為企業創造價值。而現在越來越多精明的消費者開始采取主動,獲得并最大化的利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數據,這些消費者要求品牌積極提供幫助和建議,改進他們的行為或節約開支。
這在娛樂行業或許已經不是什么新的事物(比如電影評分推薦以及我們在2005年發布的TWINSUMER ;-)然而在2013年,我們將看到那些“平常的”行業也開始收集和利用消費者數據。
需要注意的是:品牌必須把握好合適的尺度,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無縫服務而不是用具有侵略性的甚至是可怕的“服務”嚇壞消費者。是的,消費者希望被服務,但他們不喜歡被監視。
8. AGAIN MADE HERE
本土制造的回歸
“本土制造引領新的服務經濟”
2013年,當本土市場成長成為成熟市場,制造業將重新變得本土化。
消費者對于NEWISM越來越大的期望,希望即時獲得適合的產品、對環保關注以及渴望更有趣的STATUS STORIES(地位故事)。這些期望和新的本地制造技術比如3D打印和按需制造結合,觸發了本地制造的復興。
當然,對于那些擔心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漲、較長的交貨時間、脆弱的全球供應鏈等因素的企業管理者而言,消費者對于AGAIN MADE HERE趨勢的接受將是個好消息。
在此列舉一項數據作為引子:
每五個美國消費者中就有四個(比例為76%)會注意到“美國制造”的標簽并更傾向于購買本土制造的產品(來源:Perception Research,2012年7月)。
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PRESUMERS的趨勢與AGAIN MADE HERE的趨勢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相互補足。在2013年,“本地化”的概念將遠不止僅限于手工食品和工藝品,機械和制造業商業模式的重塑將會把這一概念擴散到更廣的范圍。
9. FULL FRONTAL
正面全裸
“不僅僅是透明,更是帶著自豪的裸露;-)”
2013年,針對透明的大趨勢是什么呢?品牌必須從“毫無隱瞞”發展到積極展示和證明自己對消費者沒有任何的隱瞞;拋棄那些所謂“價值”或“文化”的高談闊論,將直白和明確的證據、直接的結果展示給消費者。
當然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如此苛刻,但當企業的完全透明涉及到公共衛生安全,即使是那些寬容的消費者也將會期望品牌能夠在社會道德和環保責任方面向那些確實關心這些問題的人證明自己。
一些數據:
2012年,全球消費者中信任企業會跟隨正確社會價值觀的百分比從2011年的56%下降到了53%(來源:Edelman,2012年1月)。
在歐洲,僅有8%左右的人認為品牌對自己的生活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這一數字在美國為5%。有趣的是,在中國和拉丁美洲,這一數字分別為57%和30%(資料來源:Havas,2012年2月)。
69%的美國消費者表示,他們更傾向于購買那些公布企業社會責任成果的品牌,與之對比的是,有31%的消費者會選擇購買那些談論企業社會責任愿景和目的的品牌(來源:Cone Communications,2012年10月)。
只有44%的美國人相信企業的環保主張(來源:Cone Inc.,2012年3月)。
雖然下面的例子大部分都與食物有關,但其我們想要傳達的道理是明確的:只有那些對自己的品牌和產品擁有極大信心的企業才能夠做到FULL FRONTAL*。
還在擔心如果企業走向FULL FRONTAL顧客將會如何反應嗎?或許在2013年您應該擔心的是如果品牌不這樣做消費者會怎么想。
*如果您仍然覺得這一策略具有風險,請試著重新閱讀我們的趨勢簡報
FLAWSOME,相信該文能讓您意識到即使不能做到完美也并不意味著世界末日的來臨,品牌的動機才是最重要的。
10. DEMANDING BRANDS
苛刻的品牌
“品牌的愿景將變成消費者需要服從的命令”
2013年,我們將見證那些大膽的、有責任感的品牌與客戶之間的關系發生巨大的改變。這些引領潮流的品牌致力于創造更加可持續和具有社會責任的未來生活,他們要求自己的顧客也做出自己的貢獻,即使是最苛刻的消費者也會對這樣的做法充滿敬意。
消費者只有在真正相信品牌偉大愿景的情況下才會為之付出努力。所以,如果您將自己的品牌定位成為DEMANDING BRAND,那么請確保能夠做到100%的透明和真誠。否則,您還是應該參考
SERVILE BRAND ;-)
關于2013年DEMANDING BRANDS的另一個思考:在短時間內對消費者苛求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是一種策略,而在持續的前提下要求消費者與品牌共同達成有意義的目標又完全是另一回事。嘿, 想要應用這一趨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里我們提供了兩個與獻血相關的例子,也請關注我們將于2013年第一季度發布的完整版趨勢簡報DEMANDING BRANDS。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