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上海藝博會國際當代藝術展(以下簡稱“上海當代”)于9月9日順利落下帷幕。本屆展會由來自18個國家的90多家參展商和30多家中國當代美術館, 具有沖擊的特別項目、精彩紛呈的對話與論壇活動、當地主要美術館與畫廊舉辦的各類活動組成。為期4天的展會共吸引了6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35000多位參觀者。
本屆上海當代于9月7日-9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另外,總計有超過3000位媒體和來自藝術,金融,設計,時尚等各個領域的嘉賓參加了9月6日的預展活動。
在展會上,每一家畫廊都以他們最好和最新的作品來展現畫廊實力。良好的銷售情況讓畫廊對上海當代充滿信心,不少畫廊負責人已經表示明年會繼續參加上海當代。
整個展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畫廊主、收藏家,到藝術專業人士、藝術愛好者,以及本屆展會的贊助商保時捷中國、艾美品牌和絕對伏特加都高度評價了2012上海當代。

上海當代的優勢是它在國內和國際畫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一個國際化的視角來向世界展示那些最好的并且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中國當代藝術。展會中呈現的著名藝術家和新興藝術家的作品,價格區間跨度大,可以滿足不同的收藏人群的需要。
這樣一個國際化的視角也充分體現在銷售上,如Ablade Glover (加納), Alighiero Boetti和Francesco Clemente (意大利), Araki Nabuyoshi和Yayoi Kusama (日本), Carsten Nicolai (德國), Ernesto Leal (古巴), Halim Al Karim (伊拉克), Stefania Batoeva (保加利亞)等的作品在展會上均有銷售,這些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在中國和國際的藝術收藏界都極受歡迎。同時展會也精選了一批跨越不同時代的杰出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從較早一代的丁乙, 李珊, 張曉剛, 趙無極, 朱德群到新一代杰出藝術家張恩利,沒頂公司, 馬秋莎, 謝墨凜, 姚瑞中, 趙要和曾浩。
參展畫廊包括:艾可畫廊(AIKE-DELLARCO,上海/巴勒莫),Alexander Ochs (Alexander Ochs, 柏林/北京),周圍藝術畫廊(AroundSpace Gallery,上海),亦安畫廊(Aura Gallery,北京),現在畫廊 (Beijing Art Now, 北京), 北京公社(Beijing Commune,北京),其玟畫廊(Chi-Wen Gallery,臺北),Galerie Eigen+Art (Galerie Eigen+Art,柏林/萊比錫),Exhibit 320 (Exhibit 320,新德里),常青畫廊(Galleria Continua,圣吉米那諾/北京/穆琳),18畫廊(18 Gallery, 上海),Greenaway畫廊(Greenaway Art Gallery,阿德萊德),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 (Iberia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馬德里/北京),科恩畫廊(James Cohan Gallery,紐約/上海),LEO XU PROJECTS (LEO XU PROJECTS,上海),M97畫廊(M97 GALLERY,上海),Massimo De Carlo (Massimo De Carlo米蘭/倫敦),三潴畫廊(Mizuma & One Gallery,東京/北京),其他畫廊(Other Gallery, 上海/北京/溫州), Pablo's Birthday (紐約), 藝術門(Pearl Lam Galleries,香港/上海),Sarieva (普羅夫迪夫),Schuebbe Projects (Schuebbe Projects,杜塞爾多夫),滬申畫廊(Shanghai Gallery of Art,上海),香格納畫廊(ShanghART Gallery,上海/北京/新加坡),ShugoArts (ShugoArts,東京),星空間(Star Gallery, 北京), STILLS畫廊(STILLS Gallery,悉尼),Tasneem (巴塞羅那),Thomas Erben畫廊(Thomas Erben Gallery,紐約), 耿畫廊(Tina Keng Gallery and TKG+, 臺北/北京),藝•凱旋藝術空間(Triumph Art Space,北京)Urs Meile (北京和盧塞恩), XVA畫廊(XVA Gallery,迪拜)。
作為特別項目持續的第二年,所有項目都由策展團對Arthub Asia與其網絡協力策劃,在創意印度基金會的支持下,聯手印度當代藝術家Aaditi Joshi, Gyan Pachal, Manish Nai, Rohini Devasher和Shilpa Gupta完成,共同關注印度當代藝術發展。
對話和論壇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有,收藏家Don and Mera Rubell夫婦(盧貝爾家族收藏館,邁阿密),林明珠(畫廊主和藝術贊助人),田霏宇(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總監),邱志杰(藝術家, 策展人, Arthub Asia總監, 2012上海雙年展策展人),樂大豆(Arthub Asia總監),Defne Ayas (荷蘭鹿特丹 Witte de With 當代藝術中心館長,Arthub Asia總監), christine Starkman (休斯頓美術博物館亞洲遠古藝術至當代藝術部門策展人),Jérôme Sans (艾美酒店及度假酒店的國際文化策展人,法國《L'Officiel Art》雜志創意總監,工作于北京和巴黎的文化企業家),, Yashian Schauble (澳大利亞中國藝術基金會總監)和Massimo Torrigiani(SH Contemporary展會總監)。
9月9日,上海當代的展會現場宣布獲得第二屆亞太區攝影獎的是來自北京星空間畫廊的藝術家溫凌。
溫凌,1976年出生于北京,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在京華日報做過攝影師之后,溫凌正式開始了攝影生涯。攝影師的工作讓他養成了出門從不忘帶數碼相機的習慣。這種習慣成一種生活態度,并為他日后的人生發展埋下伏筆。他的影像博客-- Ziboy.com,是中國第一個攝影博客,他拍攝身邊人每天的日常生活,街邊的景色、放學的孩子、餐廳用餐的人們,戶外音樂會、夏日游戲,任何在他身邊發生的事情都會被他的鏡頭所捕捉。
Ziboy.com不僅是一個和有相同愛好朋友交流的平臺,也是外國人了解中國平常百姓生活的一個窗口。
授予溫凌改獎項的評委會由由國際攝影師、編輯、策展人及評論家組成。評委會由Defne Ayas (荷蘭鹿特丹 Witte de With 當代藝術中心館長,Arthub Asia總監)擔任主席,成員包括Erik Kessels,Francesco Zanot,Maurizio Anzeri,與彭楊軍 / 陳皎皎。
Erik Erik Kessels是傳播機構Kesselskramer的創始人兼創意總監,該機構在阿姆斯特丹及倫敦設有辦公室。kesselskramer.com - kkoutlet.com - kesselskramerpublishing.com
攝影評論家、策展人Francesco Zanot至今已與多位知名歐洲及全球攝影師合作。
藝術家Maurizio Anzeri曾在波羅的海當代藝術中心(英國)、倫敦Q Forum、杜塞爾多夫Rupert Pfab畫廊(德國)、都靈Luce Gallery (意大利)、倫敦Riflemaker畫廊及Image Furini畫廊(意大利)舉辦過個展。最近參與的群展有倫敦攝影師畫廊“The Photographic Object“、俄羅斯圣彼得堡State Hermitage美術館“British Art Now”、倫敦Saatchi畫廊“British Art Now”和“Out Of Focus - Photography Now”以及Mariuccia Casadio策劃的在意大利A Palazzo畫廊舉辦的“Makeup”。
Peng & Chen(彭楊軍Peng Yangjun、陳皎皎Chen Jiaojiao)的作品主要關注攝影,出版、編輯和藝術方向。他們現任國內主流創意生活雜志《新視線》(歸屬于現代傳媒)的創意總監和編輯。theoutlookmagazine.com
上海當代由上海市國際文化傳播協會促進,上海藝術博覽會組委會,東上海國際文化影視集團,聯袂博羅那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屬意大利博洛尼亞展覽集團)共同主辦。意大利博洛尼亞展覽集團是歐洲展會組織單位中的領頭羊之一,專精于策劃執行大型生活時尚展覽,包括Arte Fiera。總部設于意大利博洛尼亞并于美國、俄羅斯、中國設有分部,已然成為最主要的商業展覽主辦單位之一。
Massimo Torrigiani(展會總監)涉足當代藝術和文化領域的工作20多年,他是Boiler Corporation的創始人之一兼總經理,該公司是一家從事有關當代視覺藝術與文化的出版企業與創意機構,在米蘭與紐約出版發行季刊攝影雜志Fantom - Photographic Quarterly。Torrigiani先生曾擔任國際性藝術雜志Boiler的編輯以及意大利生活時尚雜志Rodeo的主編。他曾開展有關文化政策與城市形成發展之間關系的學術研究,在意大利及其它國家舉辦各類藝術活動與論壇,并擔任眾多出版、時尚與設計公司的戰略公關顧問,他在諸如L'Uomo Vogue, 《紫色時尚》 和 《滾石》的藝術、音樂和時尚雜志上發表文章。Torrigiani先生于1966年出生于意大利巴里市,現居住于米蘭與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