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芬堡皇家瓷器工坊,座落于德國慕尼黑寧芬堡皇宮,于1747年由在巴伐利亞地區統治了800多年的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選帝侯爵馬克斯三世創建,是德國巴伐利亞皇家御用瓷器手工工坊,也是歐洲頂級老牌瓷器工坊之一。自創建起,寧芬堡皇家瓷器工坊即成為高水平瓷器制作的藝術殿堂,秉承皇室傳統,以全球獨一純手工技藝,制做頂級高水準皇家餐具,瓷偶和各種瓷具。
洛可可時代下的寧芬堡
寧芬堡皇家瓷器工坊問世的時候,正是歐洲盛行中國風的時候,歐洲人對這個遙遠而神秘的東方國度充滿了向往。航海技術的逐步完善使得駕船遠航成為了可能,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國的文化和藝術趣味傳入歐洲,深受歐洲宮廷和貴族的喜愛。而這時候的法國路易十五的宮廷中,正在流行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這象征著歐洲洛可可時代的到來。
洛可可風格起源于18世紀的法國,當時深受中國文化和藝術趣味的影響,結合了巴洛克風格與中國裝飾趣味、運用多個S線組合的一種華麗雕琢、纖巧繁瑣的藝術樣式,洛可可在形成過程中受到中國藝術的影響,特別是中國的庭園設計元素,絲織品、瓷器、漆器等的裝飾花紋。洛可可藝術創造出一種非對稱的、富有動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纖細、輕巧、華麗繁復的裝飾樣式,具有艷麗而纖弱柔和的女性風格。
洛可可風格本身就是由宮廷發展起來的風格,起源于宮廷,更是流行于皇室貴族之間,所以無怪于它的奢華與艷麗。具有洛可可風格的裝飾藝術逐漸出現在歐洲宮廷里。寧芬堡皇家瓷器工坊的擁有者——維特爾斯巴赫家族,鐘愛華麗纖柔的洛可可風格,由他們統治下的巴伐利亞王國更是沉寂在自由奔放,艷麗而纖細的洛可可時代,他們渴望洛可可風格在宮殿的墻壁和餐桌上盡情的綻放。
“坎伯蘭”的誕生
這套極具洛可可風格的餐具系列有一個動人的名字,叫做坎伯蘭Cumberland,出自于1765年的寧芬堡皇家瓷器工坊,作為寧芬堡皇家瓷器工坊的首件皇室級別的洛可可風格的瓷器組合,在當時的德國乃至歐洲的上流社會都享有盛譽,并且大量的用于巴伐利亞王室的各種級別的晚宴餐桌上。直到18世紀末,他們在餐桌上的地位被另外一組同樣出自于寧芬堡皇家瓷器工坊的“巴伐利亞至尊—國王的餐具”系列的瓷器所代替。然而時過不久,這套洛可可風格的瓷器組又在寧芬堡瓷器工坊里得到大量的生產,一套套精致艷麗的洛可可餐盤在1913年又出現在世人的眼前。這一次他們亮相在聯合王國第三代坎伯蘭(最后一代)之子,即恩斯特•奧古斯特三世(不倫瑞克公爵和漢諾威王位繼承人),和德意志皇帝兼普魯士國王威廉二世的唯一的女兒維多利亞•路易絲公主的婚禮宴請的餐桌上,又在歐洲的上流社會里引起了轟動。為了紀念這套洛可可風格的瓷器系列的再生,寧芬堡皇家瓷器特此取名為“坎伯蘭Cumberland”。
坎伯蘭盤中的花卉圖案顏色艷麗且極富美感,堪稱目前世界上最復雜的瓷器花繪工藝。Joseph Zächenberger設計了彩蝶翻飛、花團錦簇的圖案,突顯了洛可可時期那般精細華麗的自然花卉的景象。例如: “坎伯蘭組中的湯盆”,用切了一半的檸檬蓋鈕,非常有趣和生動。潔白瓷面上浮現鮮艷綻放的花朵和翩翩飛舞的蝴蝶,寧芬堡皇家藍的波紋沿著24K純金的邊口分布,相映成趣。而只有寧芬堡在制瓷工藝中使用24K純金工藝,這也是制瓷工藝的一大杰作。再加上寧芬堡工匠們細心、精湛的純手工技術,尤其是在圖案繪制上使用了125種顏色的調配才制作完成。讓這款如今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坎伯蘭瓷器組”,堪稱一絕。
這套誕生于歐洲洛可可時期下的“坎伯蘭”瓷器組,不僅僅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風貌,其細膩優雅的器形和紋飾風格更是傳達了高雅貴族般的生活態度。拿捏在手,沁香于心。
來自德國寧芬堡皇家瓷器的“坎伯蘭優雅之夜”晚宴將首次登陸上海,迎接德國寧芬堡皇家瓷器亞洲首家精品店落地上海外灘18號。當地時間9月25日晚上海和平飯店,屆時期待您的關注和支持。
www.nymphenburg.com
e.weibo.com/nymphenburg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