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到shanghai trio的創始人Virginie Fournier女士是在新天地時尚的一個咖啡館里。我幾乎對她親切而質樸的微笑一見如故。而在后來的交談里,她的敞開心扉讓我一步步走近她:不再是微笑,她的經歷,她的開放的心態,她對美的敏感以及對傳統工藝的追尋都令我驚訝。這樣一位法國女性,在她創立的品牌背后所流露出的一種對文化的理解以及執著都是值得我們去了解的,而她的身上散發出的是一種超越國籍的質樸的力量。這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女士。我很慶幸,在這樣一個下午,我們可以遇見并對話:
觀潮網:我很好奇,是怎樣的契機讓你建立了這個具有中國元素的品牌?
Virginie:你知道,中國對于很多歐洲人來說,尤其對法國人來說,是一個“夢”。所以95年我剛到上海的時候,也是尋找我的一個中國夢。那時我的頭腦里充滿了對中國的幻想:精美的絲綢、各種各樣的手工藝人,美麗的藝術品。但是當我來到這里,我發現這一切似乎都不存在。我頭腦中的其實是一個虛構的中國(笑)。但很快我就決定要和當地人一起做些漂亮的“東西”,于是在98年,我和另外兩個朋友聯合創立了shanghai trio(上海組合)。我希望能夠找到我想要的東西:一個植根于上海的品牌,融合了中國傳統手工藝和當代的設計。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手工藝的價值,有時等同于奢侈品。而那個時候,你知道,了解這些的人很少,這樣的想法還太超前(笑),所以一切都很難。那時我天天做的是睜大眼睛到處去看,到處去找去敲門(笑)。慶幸的是我還能夠找到一些有經驗的手藝人,其中有些手工藝人到今天我們還在合作。但有時他們不能理解我的想法并把這些很好表達出來,或者我需要改變他們的做法。于是我只能找到藝術家或畫家,他們能夠明白我的意思,知道我想要什么。所以這是一個艱難的開始。
觀潮網:描述一下品牌的風格或風格背后想傳達一些什么?
Virginie:我希望發現中國或者上海日常生活中漂亮的意象或細節,通過傳統的材質、精良的手工和時尚的設計以及獨特的色彩組合表達出來。比如說來自傳統軍用書包的靈感,再根據我們的要求開發特制的面料比如棉等,結合某個藝術家的繪畫,以傳統的工藝比如繡花、手繪印刷等表現。當然盡管shanghai trio把工藝視為打造美的重要元素,但任何過多的細節和“過分設計”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所做的是把傳統的元素進行現代的創意設計。上海組合的英文“Trio”包含了很大的力量,在音樂當中通常指三種樂器的組合。而我們希望通過融合不同的文化演奏出最和諧的旋律。所以,品牌強調的是工藝的傳承與細節,但這同時是一種融合的文化: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藝術與市井。
觀潮網:我們知道傳統手工藝的開發不容易,你一定遇到了很多問題?
Virginie:我每到一個地方,都希望找到代表這個地方獨特的文化以及獨特工藝的東西。因為傳統的手工藝大部分在農村,所以我走了很多地方,到過很多的農村。在中國的農村,因為生活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所以手工藝的傳承與發展面臨很大問題。比如有些工藝已經找不到原材料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還有的也許因為生活的壓力,很多手藝不再有人愿意傳承,就結束了。另外一個現實的問題是,這些傳統的手工藝人,如果我們在設計中有一些改變,就做不出來。因為他們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缺乏一個系統或創意的思維方式。社會在發展,手工藝中的有些技術手段是需要提高的,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就無法延續;而訓練或學習是必須的途徑。我想也許這并不是一個學校,只是個工坊,但可以提供專業而系統的學習。
觀潮網:可是,手工藝的學習是需要環境的。如果不再有手工藝生存的環境,缺乏好的學習機制,比如提供就業或改善生活,恐怕沒有人想學習這個?
Virginie:肯定有。在我接觸的很多中國人中,我和他們交談,有很多人是愿意去學習的,但他們沒有這個機會;當然,就業或改善生活是必須的保障。最近我們公司有個法國女孩會來實習,她在法國學的是繡花。他們一起學習的人不多,共6個,但他們畢業之后一定會有工作。我們所做的這一切不同于其他快速復制的時尚,對我們所做的工作而言,時間是個重要的因素,每一步都需要花費時間。時尚是一件重要而敏感的事,手工藝為時尚注入了更多的內涵。這里面涉及太多的因素,包括世界各地文化的發展與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時尚同時也可以教育年輕人。如果我們忽略這些,后果是可怕的。現在我們設立了一個自己的工坊,在蘇州昆山,我們試圖讓中國古老的手工藝流傳下去。盡管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至少要有人來做這個事。
觀潮網:作為一個法國人,如何詮釋產品中的中國元素?
Virginie:中國對于歐洲的藝術影響一直很深遠:從絲綢之路到17、18世紀受到中國瓷器和園林風格影響的洛可可(Rococo)文化等。另外這和我的家庭背景以及經歷或許也有關。我出生于法國的里昂,這是一個傳統紡織產業的基地。我的爺爺在里昂開了第一家也是最大的絲網印刷廠。他在上世紀30年代的時候就曾經來過中國還到過其他東亞的地方,比如越南。我小時候看到他從中國帶回去的那些漂亮的東西比如絲巾,讓我驚嘆不已。而在那些絲網印刷以及真絲里,我也發現了很多中國的元素。后來我在巴黎看到了中國的布鞋,軍用書包等。等我來到中國,卻什么也找不到。中國的發展太快太大了,很多東西行將消失。關于中國元素,當然一部分是我的理解,但我們不要做一個紀念品商店,而要用傳統工藝,做一個有上海特色的國際化品牌。我們也可能會采用法國的傳統工藝,意大利的傳統工藝,去發現每個地方的手工優勢。比如中國也可以做皮具,但意大利的皮具顯然更具優勢。所以我們會到意大利當地去進行皮具的加工。
觀潮網:你的消費者是哪些人?
Virginie:喜愛SHANGHAI TRIO的人并沒有年齡,性別的限制,更多是以生活方式來匯聚的。他們是極具個人風格的旅行者們,出于對我們產品風格和品質的欣賞,無論在巴黎、香港、紐約或上海,總會一次又一次的光臨SHANGHAI TRIO。這些人是真正自信的,可以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
觀潮網:您現在又從巴黎遷居到倫敦,如何評價不同的城市?
Virginie:巴黎和上海有很相近的地方,時尚,浪漫,但有時秩序感過強,對創意而言,更多局限。倫敦更具自由精神,思想也很開放,兼容并蓄,尤其對于創意而言,這是我所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