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ITAT是因為它贊助了7月1日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的《同一首歌》節目,后來關注PPG的時候又進一步了解了ITAT的"輕資產"運作模式。
10月1日國慶58周年,上海淮海路西藏路口FASHION ITAT五層巨型店鋪開張,而且就在當天廣州和重慶的FASHION ITAT店鋪也同期開張,可謂聲勢浩大。
進店一看,上海FASHION ITAT的店鋪裝修確實花了功夫,全黑的店鋪空間讓人很難看清服裝本身。模特展示都是相當夸張的造型,時尚的繞圈展架竟然從1樓到5樓全部使用,讓人看的有些暈。5樓VIP空間里的閱覽室放著各種報紙以及ITAT的企業內刊,桌球房和乒乓房里熱火朝天,人們揮汗如雨的運動著,而免費上網房間里那一個個電腦桌和臺式PC讓我想起了大學里的電腦機房……
據報道FASHION ITAT是針對18-28歲的主流消費群特別推出的以快速時尚為主導,商品結構以國際化品牌女裝為主,店面裝修集品味、概念、意識為一體,并在店內搭建T型走秀臺,秉承ITAT集團創新的會員制形式,承接了ITAT百貨會員俱樂部"免費午餐、免費禮品包裝、免費雨傘租賃、免費個人形象指導、免費修改褲腳、免費書報閱讀、免費熨燙、免費泊車和免費上網"的九大免費服務,同時增加"免費雞尾酒、咖啡集各種飲料"、"免費桌球及電影"等增值服務。
看完這段介紹,與我之前的經歷一樣,似乎無法將FASHION ITAT與一家賣衣服的店鋪聯系起來。OK,那讓我們再了解一下ITAT的背景:
ITAT是International Trademark Agent Trader的縮寫,翻譯為國際品牌服裝會員店。
ITAT的商業模式可以用6個字概括"
零貨款、零場租"。
"零貨款"是指ITAT向上游的供應商進行代銷,庫存壓力和物流配送均由供應商承擔。
"零場租"是指ITAT以每月銷售額15%的浮動場租,和每個商場結算,而不是事先簽訂租賃合同。
在ITAT的模式里,供應商、ITAT和商場業主按照60:25:15固定的比例分成。
ITAT董事長歐通國說:"中國有大量的服裝中小企業在尋找銷路,ITAT相當于為他們免費搭建了一個龐大的銷售平臺。前幾年的基建熱也造就了很多二類、三類商圈的樓盤空空落落,ITAT的模式也同樣為他們找到了新的收入增長點。"
堪稱完美的商業模式吸引了大量風投的進入,06年底唐越負責的藍山中國資本對ITAT首輪投資5000萬美元,07年3月,藍山中國資本聯合摩根士丹利以及Citadel對ITAT再投資7000萬美元。
憑借資本優勢,ITAT目前已經開設FASHION ITAT店鋪3家、ITAT百貨會員俱樂部70家和ITAT連鎖會員店593家,銷售額達到7億元,并計劃年底前店鋪數達到1000家,08年超過2000家門店,并且在香港股票上市,預計市值超過100億港元。
如果按照以上發展,絕對是震動中國服裝行業和資本市場的大事件。不過從我一開始知道ITAT就始終懷疑其實際銷售能力,不過既然風投如此看中,那必定有可取之處,而且ITAT的商業模式也無需依靠賺取中小代理商的錢來壯大自己,屬于非常善良的商業模式。因此,我只提出一些小疑問。
ITAT的"零貨款、零場租"似乎完全打破了服裝零售的2條原則:
一、對于服裝本身有一種說法,過時的服裝也許永遠都是庫存
二、選址對于一個店鋪成功的貢獻有時甚至超過貨品,因此H&M和Zara等都會為了一塊好的地段等待數年時間
就目前FTD去過的FASHION ITAT店鋪,這兩個問題顯而易見。
貨品幾乎全是庫存積壓商品,不要說快速時尚,服裝本身的質量就有待商榷,所謂的會員價也沒什么便宜。至于什么國際品牌,又只是一堆擦邊球綁大牌而已。
店鋪確實位于上海的繁華地段淮海路,不過過了Zara所在的大上海時代廣場,西藏路口的淮海東路幾乎沒有多少消費人群。
當然,ITAT如此多的附加服務也許確實滿足了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正如FTD曾經關心的已經不能使用"阿迪達斯萬達奴"名字的
"萬達奴"品牌繼續茁壯成長。ITAT滿足了大量低端消費者購物和休閑娛樂的要求,與中高端的Outlet奧特萊斯形成差異化。既釋放了過剩的服裝生產能力又盤活了閑置的商業地產,最重要的是得到VC風投的青睞,對緩解資本市場流動性過剩問題起到一定作用。如果未來香港上市也賺的不是國內中小股民的錢,絕對符合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因此無論ITAT本身服裝賣的怎樣,對各方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有網友對ITAT做了如下評價:
擦邊球專家、雜牌綜合店、與時尚無關。由于FTD只看過一家店鋪,因此無法發表更多一件。因此,請分散在各地的FTD的觀潮員們告訴大家當地ITAT的情況以及你的看法吧,我想這一定很有意思。